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改变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赵巧

(宁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改变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研究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采集外周静脉血实施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较高,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高敏肌钙蛋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应用价值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常见心血管疾病类型。加强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早期施治,减少患者死亡率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肌钙蛋白是心肌肌肉收缩中的调节蛋白,当前临床研究显示肌钙蛋白可提示心肌损伤状况[1]。在此背景下,本院对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5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健康体检人员均实施了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检测,以了解高敏肌钙蛋白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现将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研究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6岁(s=8.7);疾病类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1.7岁(s=8.4);对照组人员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1.6岁(s=8.5)。对三组人员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患者疾病类型均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确诊;健康体检人员未发现明显疾病;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研究对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检查。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状态人员;沟通、认知、精神、意识障碍患者[2]。

1.2 方法

对所有人员均实施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检测,对照组人员均在清晨空腹下采集外周静脉血5ml,研究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均在入院时采集外周静脉血5ml实施检查,常规离心分离,取血清,均经免疫荧光法检测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检验20min内即可获得结果,其免疫荧光试剂盒由瑞莱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过程均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使用说明书实施,注意检测试剂盒在开封后24h内有效。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不同人员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

②分析总结研究组不同类型患者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人员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3 讨论

当前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发病急,致残率、病死率也逐渐升高,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诊治是减少患者死亡率的关键[3]。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还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且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又可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患者治疗方式、临床表现、心电图存在一定差异,但仅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鉴别诊断效果不佳,误诊率高[4]。肌钙蛋白是当前临床反映心肌损伤的常用指标,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类型为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其与原肌球蛋白可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活性来调节心肌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作用过程,当人体心肌细胞存在损伤时,肌钙蛋白将释放至血液,其血清浓度逐渐升高,并可在心肌损伤后3-6h内检出,维持时间可达6-10d,稳定性较高[5-6]。因此,临床可通过肌钙蛋白水平了解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程度。根据本次研究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说明实施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检测可有效辅助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过程,且可辅助患者预后评估。但当前临床尚未提出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诊断标准参考值,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对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仍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可辅助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何金辉.高敏肌钙蛋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2):241-243.

[2]李秀琪,汪瀚,余稳,等.高敏肌钙蛋白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4):439-442.

[3]梁安珊.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50-251.

[4]肖玉光,彭佳华,徐佐坤,等.急诊床边敏感性肌钙蛋白I早期诊断与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13):19-21.

[5]冉瑞明,陈平,康忠明,等.肌钙蛋白1、高敏C反应蛋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2,41(1):38-39.

[6]卢玲玲,高基民,邹立林.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4):454-456.

论文作者:赵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改变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赵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