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新的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论文,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的快速增长相比,近年来的发展呈现放缓态势。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认清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所处的内外部形势,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症结矛盾,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模式选择,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完善我国教育体系。

一、我国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到1999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140万人,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广义上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三类教育),到2000年,三类教育的学校达1214所,在校生达454.51万人,分别占高等教育学校数的66.96%和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9.96%。尽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而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一)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升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据统计,我国的技术工人有7000多万,中级的占35%,高级的仅占0.5%,劳动力结构中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从人才培养和供给来看,全国2000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下降为1131万人,所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比1995年的最高水平56.8%降了5个百分点。但是,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一致,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呈现一定的增长,但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的比例则有明显下滑的趋势。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所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均呈下降态势。高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新高职和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远不如普通高等学校,培养规模和质量也不如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链条中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大量初中及初中后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就业前的准备教育与技能训练。2000年,全国约有800多万初中毕业生和90多万普通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和高等学校,而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必要的职业资格教育和技术培训。最近通过对一些中等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近三分之二的进入劳动力市场,三分之一多的高中阶段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等院校,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未经过就业前的培训和职业准备教育,这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缺乏相应的结构安排。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数量紧缺逐渐转向结构性紧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协调

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国家有关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国人才市场总体形势供大于求,求职人数是招聘职位总数的几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人才供求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值4.5倍以上。除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外,各专业在供求比例上也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市场中的经济专业职位的求职者居多,而社会能够提供的这类职位不多,中高层专业型的营销人才缺口较大,计算机、管理、广告类专业人才供需两旺。发达地区对于高级技工的需求越来越旺,在深圳等地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级技工的工资报酬超过本科教育。这种人才结构性短缺,说明学科专业之间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整。在普高热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所受到的冲击与“宏观调控”不力有着很大关系。部分地区忽视职业教育,甚至让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放任自流、各求生灭,职业教育面临生存危机。优质教育资源浪费甚至流失,如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分散办学,重复设置专业,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整合。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体制仍然不顺,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不能有效地衔接,面对部门而不是面对市场办学,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不理想。

(三)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支撑能力不够,未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

“九五”时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的政府投入从1995年的109亿上升到1999年的168亿,但占财政拨款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财力十分紧张,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地区单一农业又以单一种植业为主,专业化人才的市场需求冷淡。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发达,吸纳新的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不强,加之在市场机制下许多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地区,使本来就稀缺的人才资源不断流失。在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和吸纳能力不同,一些地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习惯于在计划体制下运行,学校按自身专业特长和原有模式培养人才,不太关心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需要多少、结构和比例如何?由于专业设置不够灵活,没有很好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办出特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多,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迫切性不够强。这就使得产业不能有力地推动教育发展,教育也没能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实现良性循环,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危机的根源。

(四)除了经济社会因素外,教育结构中过于学历化的倾向,加之教育管理又常常以学历规范各类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特色

重学历文凭、不重素质技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观念,以及在对口高考的人才选拔体制下,普教“车水马龙”,职教“门前零落”。高等学校连续几年大幅度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据一些本科高等学校附设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反映,2001年计划招生与实际之间相差很大,报到率只有70%左右。由于片面追求高一级学历文凭,加上高等职业教育高收费,不发统一印制的派遣证,招生排在录取批次的最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成为“次等教育”。由于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模式未能根本改观,高职高专的课程大部分选自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计划是本科的压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总数都低于本科,并没有体现实践动手能力上的优势与特点。在另一方面,如果高职与高专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两者都是培养大专层次的、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是“殊途同归”,为何“另起炉灶”发展高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作为缓解普通高中升学压力的措施手段,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尚不明显。但是,如果将专科教育看成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可能将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一个终结性的封闭教育,重蹈中等职业教育的覆辙。高职与高专,高职与中专,本科与专科之间的界限定位不够清晰。在就业政策上,以学历为导向,按照学历文凭的高低而非职业技能确定人们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地位,社会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也是使职业教育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我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体系要同时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加入WTO和融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格局,我国经济发展从农业国加快转变为一个工业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移以及我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成体系的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入世后首当其冲的第三产业,如金融行业,专门人才现有数量规模与行业需求总量差距不大,但真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十分缺乏。有专家分析,我国入世后的头5年需要大量外向型人才,以现有的每年几万毕业生的外向型人才培养能力,5年后的人才缺口也相当大。无论从教育管理还是体系构建方面,传统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四大块教育类型的划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国际化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我国职业教育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发展,职业资格、技术标准以及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化使现有办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二、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

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21世纪前期我国教育将朝着以下方面发展:

(一)我国不同地区处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是亦步亦趋而是各具千秋,形成明显区划特征

21世纪前半叶我国肩负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但是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还要在一定时期存在。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应用型、工艺型、智能型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职业教育层次的需要高移。但是对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长学制、封闭式的办学模式转向以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为重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西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由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并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缺乏,而且不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预先设置好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城市化职教“职业教育与岗位对应”的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不是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是主动地创造“工作岗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服务。未来5-10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将迎来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千帆兢发的局面。

(二)高中阶段和高中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并选择更加合理的形式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出现:(1)“二、一分流模式”或称综合高中模式,即普通高中学生实行高二后分流,通过添加职业课程或把一部分学生转移到职业学校,接受一年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升学或就业预备教育,通过单独命题实行对口招生,由于分流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好,考上高职相对容易,从而打通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屏障。(2)中学后模式,即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生未能升学后进行一年左右时间的职业技术培训,适应我国技术含量不高且相对稳定的第二产业以及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中一些专业培训周期短的特点。(3)社区模式,即依托社区,不限年龄、学历、学制并且降低收费标准,举办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4)企校联合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通,如"3+2"或5年一贯制模式,这是中专教育直接与专科教育的对接。二是已有各种学校经过转制改造成为高职学校,如以原有的专科学校为骨干,对其专业结构进行“市场化”调整、“职业化”改造;对职工大学以及其他有关成人高校进行“职业化”改造。目前我国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等共772所,直接或部分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新建高职学校包括普通本科学校中的二级学院或专科层次的“高职班”以及民办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是对就业结构、工作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反映。根据我国劳动部门的调查,随着经济转型,近年来非正规部门就业、非全日制、临时工作、自营就业和到微型企业就业等各种就业形式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的多元化。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和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既不完全等同于德国的双轨制,也不同于北美体制和法国体制以及拉丁美洲体制,而是在普通中等以及中等后教育中渗透或增加职业教育,并建立地区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作为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基地,拓宽各级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内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主张将高职办成高等专科教育,这是一种职业教育学历化的倾向,不宜提倡。

(三)瞄准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增强适应性,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

为了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性,职业教育将在专业设置上更加面向区域发展特点,既要考虑到区域分工中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也要兼顾就业无边界的人才自由流动原则。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大区服务。如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作为高职试点学校,瞄准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1999年-2001年,连续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97%、98.3%、99.08%,位居各类高等学校就业水平的前列。高等教育的分化与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高等学校的合理分化,有利于扩充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办出高等高职业教育特色。我国专科层次的教育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2000年,各类专科层次的在校生达454.5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为100.9万人,但新高职所占比例很低。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说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高职是一种教育类型,是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水平上的“高”。从广义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比较丰富,如工程技术教育,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所以说,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教育类型上的不同划分,象普通高等教育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划分一样,高职内部也有进一步的分层和分工。认清这个问题,才能有利于职教体系的完善,有利于高职的健康发展。

(四)合理调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比例,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变动需求,解决教育结构性失调,促进就业增长

世界工业化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仅仅依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关系还不足以说明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层次、科类、专业结构确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普职比例的上升或下滑问题,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分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从而断定职业教育合理的规模、形式与专业结构。不强调刚性的普职比例,并不等于不存在比例关系或轻视职业教育地位的重要性。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全世界共约30亿活动人口中有25%-30%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即使在发达国家,如经合组织也存在公开失业问题,在这些国家按照教育水平统计相对失业率,说明通过增加教育和培训减少失业的观点是成立的。我国显性和隐性失业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岗位类型和技术要求的变化也带来失业人群的增长。社会迫切需要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转岗就业提供服务。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个体而言,将大大增加就业竞争能力和机会,但从总体劳动力市场来说,将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了失业率,二是就业机会在个体间进行了重新分配,对失业率没有构成显著影响。无论哪种可能,职业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五)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变终结性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建立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结构体系

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也是如此。我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一些省区现行政策,准许10%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考入相应的高等师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10%升入高职,10%的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开通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随着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和水平的不断增长,人才结构水平的逐步上移,需要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向下应与“中职”相衔接,为中职毕业生开通升学渠道,还应向上发展,这样才能把我国的职教体系建成一个由初等、中等与高等乃至研究生教育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只能是阶段性的教育,不可能作为一类教育的结束而存在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

(六)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家主导型的职业教育制度,在管理体制上加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协作,优化布局结构,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办学体制上更加多元化,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社区、个体等广泛参与,形成各种利益主体、多种渠道办学的格局

由于国内的、跨国的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日益增长,证书制度作为能力的认证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需要产业的发展驱动外,还必须由劳动力市场的限制即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来推动,就是使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类似的“硬通货”性质,职业教育才能从产业和劳动力市场两方面得到强大驱动。根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国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6797个,报名参加鉴定的人数达到320万人,获得各类等级证书的有180万人。职业资格证书将同学历资格证书一样,逐渐在职业教育质量鉴定和求职过程中发挥主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服务半径主要面对本地区、本行业。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消除部门界限,打破职教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的“条块分割”的格局,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的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部门负责的技工教育和岗位资格认定与培训,以及人事部门负责的人才使用管理制度,统一纳入政府统筹,制定教育培训和就业资格准入标准,放开和规范人才劳动力市场。通过政府统筹和市场运作的结合,使资源配置更加集约化,解决规模过小,办学分散,专业规模设置小而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学校应进行适当合并重组,建立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等职业教育要依托普通本科院校和各类专科层次学校的转制改造,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办出高职特色。

同时,应充分注意到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多方面影响。国外跨国企业向中国谋求最佳利益,要求从业人员和技术岗位实现本土化,国际职业教育和人才管理模式也会渗透到中国。例如将ISO9000用于教育评估,就是依照国际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体现。这种模式引入中国,将对现行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价体系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加入WTO,教育分类、教育质量和办学标准甚至管理模式在更加开放的领域与国际衔接,教育面临的影响十分广泛。在此情形下,更加需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三、关于改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走势,表明专业设置更加面向区域要求,资源配置更加集约,培养形式更加多样,办学体制也要更加多元。这只是图景式地描绘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目标,具体实现这些目标则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为此需要调整或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保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步发展

在发展职业教育问题上,必须去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头重、一头轻的观念和做法。政府需要对职业教育投入进行倾斜,采取优惠政策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资金来源和划拨土地,并建立相应的职业训练实习基地。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的比例,通过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口招考制度,加快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上的衔接,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应主要来自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颁发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淡化层次)。改变以学历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等值承认职教和普教学历资格,增强职教的吸引力。在培养方式和方法上,建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提高“双师型”师资比例。加快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与分离,属于职业性强的高等专科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在投入体制、办学体制方面实现统一政策安排。同时要大力扶持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教育类型上的不同划分,不应作为不同教育层次的限定。

(二)通过调整就业政策和制度,大力推动“双证书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有机联系

教育部门、就业部门和产业部门统一建立就业政策体系,包括职业教育、岗位培训、资格认定等相互衔接的环节和方面,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考核再上岗的劳动制度,为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职后教育和转岗培训提供政策保障。政府需要制定适当可行的政策和鼓励办法保证企业和个人进行技能培训投资,比如税收上的优惠。建立国家职业教育统筹委员会,指导、协调和规范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考核评估机制,运用开放的办学体制和严格的质量考核鉴定机制,规范职业教育。加强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分工,教育部门负责培养,劳动部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监察,考教分离,保证技能评估和资格认定标准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建立积极的激励结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产业政策改善就业结构,使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既能面向本地区,也能面向大区域或跨省区服务。鼓励企业任用持有技术等级证书的技能工人,同等学历毕业生要同等对待,淡化身份管理。在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人才劳动市场的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以及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体制下,不宜将不转户口、不包分配以及高收费等作为区别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政策限定。

(三)按照不同利益主体合理划分投入比例,建立合理的比较稳定的职业教育投入分担体制,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开拓经费来源

职业教育为不同办学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具有明显的经济特性。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决定了这种经费投入与分担体制必须以政府为主体,鼓励企业、个人以及社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办学和经费投入。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会这些理论在实际中的操作和应用,这就决定了办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需要有更大的投入,并且为达到学生学习与操作的有机结合,还必须建设与所开课程相应的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和高成本要求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承担职业教育投入的相应责任。

(四)发挥政府职能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和办学模式自主调整的信息反馈和调节机制

政府各部门统一协作,建立起经济结构变动、劳动力就业和职业资格教育相互沟通的灵活的信息反馈渠道,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的合理调整。仅靠政府调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调适的问题,必须培育信息中介机构,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建立社会用人单位与学校密切联系的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学校董事会、校友会和专家委员会等在学校发展规模、专业、课程设置和调节方面的咨询、监督作用。

标签:;  ;  ;  ;  ;  ;  ;  

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