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薪酬审计研究_绩效薪酬论文

现代薪酬审计研究_绩效薪酬论文

现代薪酬审计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薪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薪酬审计是人力资源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特定的标准,采用综合性的研究分析方法,对组织的薪酬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分析与评估,为改进薪酬管理功能与技术而明确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机理,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从而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限薪令”,到我国财政部的“金融限薪令”,以及国泰君安人均百万年薪、中石油雇员薪酬成本与企业盈利逆向增长等事件的发生,企业薪酬问题已演变成公众事件,并成为相关政府和立法部门的监管课题。在以人为本时代,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激励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对企业薪酬的层层质疑和各国对企业高管薪酬约束制度的纷纷出台,如何在现代企业薪酬的规范管理中有效履行监督职能,如何对现代薪酬体系和薪酬支付风险实施管理建议和风险防范,是审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从薪酬制度、薪酬支付审计及薪酬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对现代薪酬审计进行探究。

一、薪酬制度审计

薪酬制度体系是以薪酬战略目标为导向,进行薪酬规划,制定形成的一系列薪酬管理方案和执行程序。薪酬制度审计就是对这一系列薪酬管理方案、程序等规定完善与否、执行状况如何进行评价与建议。笔者按照薪酬的战略导向、竞争性、激励性、合法性等原则来探讨薪酬制度审计。

(一)薪酬战略与公司战略一致性的审计 薪酬制度设计以薪酬战略目标为起点。从公司目标、战略规划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薪酬战略目标并最终实现公司竞争优势是一个逻辑发展过程,公司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及薪酬管理的最高目标,也是薪酬战略审计基准。确保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和内部其他部门战略相互融合,是薪酬制度审计首要问题。另外薪酬战略审计还要确保薪酬战略能支持公司的不同竞争战略,包括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等。如在公司低成本战略目标下,企业薪酬战略是否强调以工作为基础的低工资成本、公司的激励薪酬是否既达到激励目标又没有增加不必要的开支、是否引进绩效评估作为人工成本控制机制等是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薪酬规划是否具有竞争性的审计 薪酬规划是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与福利支出相结合的整体规划,薪酬规划的竞争性是企业能否在行业竞争中获取和留住优势人力资源,保持核心竞争力,争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不同企业的薪酬规划尤其是绩效薪酬规划都不一样,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商业秘密。如亏损企业高管享受高薪酬与盈利企业高管拿低薪酬,都容易扭曲激励机制,不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选人机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忌。审计应以丰富的专业经验为依托,通过行业比较分析和历史趋势分析等方法程序,对企业薪酬规划是否具有竞争性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薪酬激励是否具有持续性的审计 薪酬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激励人力资本。薪酬激励要兼顾短、中、长期激励效应,要具有持续性。薪酬激励计划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激励对象的特点设置的。没有持续性的薪酬激励,企业高管和员工很可能出现短期急功近利的行为,从而无法实现薪酬战略和公司战略。薪酬激励持续性审计重点是对薪酬激励计划的条件、时间设置的合理性、长远性进行评价与建议。如绩效薪酬是薪酬激励的主要形式,业绩考核指标是绩效薪酬的计算依据,也是绩效薪酬审计的关键。绩效薪酬持续性审计需要对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是否兼顾企业成长质量(如净资产收益率)、成长方式(如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成长速度(如净利润增长率)等予以评价。

(四)薪酬设计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审计 《劳动合同法》、各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国企负责人薪酬规定》等规定既是各行业薪酬设计的依据,也是薪酬制度审计的标准。薪酬设计和支付方面出现的问题、人事薪酬方面出现违规报道或披露,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对上市公司而言则往往直接影响公司股价的涨跌。薪酬设计的合法性审计主要内容包括薪酬设计中劳动支出是否得到基本补偿,有关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工资限额规定是否予以考虑,薪酬制度中是否规定相关代扣代缴社会保险基金、个人所得税等程序等。

薪酬制度审计还包括对薪酬方案的公平性、效益性等评价。薪酬制度审计通过对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有效性审查、评价与建议,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为薪酬支付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奠定基础。

二、薪酬支付审计

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薪酬支付审计是以企业薪酬制度和其他制度审计为基础,对薪酬支付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的实质性测试。薪酬支付审计包括基本薪酬支付、绩效薪酬支付和福利支出三部分内容审计,另外企业高管薪酬支付作为全球关注焦点,其审计也一并列入进行探究。

(一)基本薪酬支付的审计 基本薪酬支付主要包括计件、计时工资的支付审计。基本薪酬支付审计主要包括核对员工数额的真实性、核算工资数额准确性、查阅账务处理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缴纳情况等。其审计方法和程序与传统应付工资实质性测试程序相同。该领域主要存在企业或管理层是否通过职工薪酬进行企业盈余管理或其他舞弊风险。如在2007-2008年中旬,某公司内部发生财务负责人利用组织内部人员多,工资支付标准复杂,内部审核机制不健全等条件,制造虚假的员工工资卡来套取单位资金的舞弊行为。

(二)绩效薪酬支付的审计 绩效薪酬支付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绩效考核标准,对年度奖金计算方法、支付条件、税收缴纳、成本列支、账务处理等进行实质性审计。如集中发放奖金时偷税漏税的情况或可能加重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情况都很多,企业或高管层利用绩效薪酬进行企业盈余操控的风险也存在,这些都是绩效薪酬支付审计重点关注的领域。绩效薪酬支付审计程序方法与基本薪酬支付审计类同。

(三)福利支出审计 福利支出包括基本福利支出和特别福利支出,基本福利支出是指传统的企业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费用、为职工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等。特别福利支出是指现代企业为了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员工建立的各种福利保障制度,如住房贷款计划、带薪休假制度、员工持股计划和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计划等。基本福利支出审计主要是对支出和计提的合理性、真实性、合规性等进行实质性测试。特别福利支出审计以企业年金计划实施审计为例,企业实行年金计划的条件是否符合,一般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是年金支付和年金缴存的前提。企业年金支付审计重点包括对年金计划实施条件、年金缴存比例和精算方法、税收负担或优惠情况、账务处理方式、年金的支付方式、年金的投资收益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情况等内容的审核。

(四)企业高管薪酬支付的审计 企业高管在组织治理和组织文化的构建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高管薪酬的构成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和现金奖金、股权激励、风险基金,及包括职务消费在内的各项福利等。仅以股权激励、风险基金、职务消费为重点对高管薪酬审计进行探讨。

(1)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的审计。股票期权激励的审计是以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合约、股票期权的行权时间、行权条件为依据,重点监督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实现,管理层是否存在积极促使行权条件形成的企业盈余操纵或舞弊行为。股权激励实施审计可结合企业盈余审计一并开展,结合宏观经济或行业形势的变化分析,行权前后财务数据历史趋势分析,高管任职流动情况分析展开。如若企业业绩在股票期权行权前不断攀升,在股权激励计划约定的时间内,各项行权条件刚好满足,之后出现企业高管积极行权,企业业绩出现明显下降,高管层异常流动等情况,则高管层为及时行权进行企业盈余操控或联合舞弊的风险就很大。

(2)高管年度风险基金审计。高管年度风险基金一般作为绩效工资的一部分,延期支付,是一种中长期激励薪酬,如兴业银行为高管提供了年度风险基金,占总薪酬的21%左右。年度风险基金审计主要内容包括:年度风险基金如何确认计提,在企业成本中如何列支,支付的实现条件或理由、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情况等。

(3)高管层的职务消费审计。企业为高管层职务消费提供的预算开支实际上是为高管层能在薪酬福利之外提供的一种补充福利,如公务用车的使用、日常招待、休闲消费等,审计主要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审查是否有异常福利支出,重点监督高管层的职务消费是否符合股东大会、董事会或地方政府及国家关于高管薪酬福利的规定。

三、薪酬审计风险控制

在对企业薪酬制度和薪酬支付情况进行具体审计时,还应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审计风险控制。

(一)全面了解行业和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一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特点,如审计对象是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属行业是否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银行业、国有企业等。二是了解公司经营理念和治理结构,重点了解薪酬管理委员会的设立与否及其地位和独立性如何。三是结合对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高管层和其他员工的数量、结构、流动情况。如若公司职工人数变动频繁,则公司经营管理可能存在问题,离职成本的支付及其他薪酬支付风险就相对较高。四是结合对行业薪酬情况的了解,掌握职工薪酬基本情况。如通过对审计单位的职工薪酬进行初步比较分析,若公司职工薪酬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物价变动以及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出现反向变动,则公司经营业绩或者职工薪酬可能存在问题。

(二)重点关注企业薪酬体系中高风险领域 不同企业的薪酬体系高风险领域都不一样,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当前企业薪酬审计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主要有:一是将薪酬支付与费用的操控相结合进行企业盈余管理:二是薪酬支付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领域,如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税费领域;三是高管薪酬支付(包括股票期权、职位消费在内)领域。美国的高风险高回报的薪酬模式——即低底薪加高奖金的高管薪酬模式,就因过度强调短期回报,致使美国企业高管的行为越来越短期化,并导致道德风险不断泛滥,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对高风险领域要配备充分的审计资源,实施重点审计。

(三)采取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审计技术手段 有效的审计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几种有效的薪酬审计技术方法如下:(1)采取分析性复核程序。对公司年度间职工薪酬总额、高管薪酬支付总额,单位人工产出、员工离职率等数据进行历史趋势分析、同行业比较分析,并分析产出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2)充分运用实地查看与询问手段。通过深入人事管理部门、车间、仓库等部门实地查看和询问,可以从各部门获取账外职工信息,并将各种不同来源渠道的信息进行比对。(3)重点重计算复核。对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支付的数额、条件、代扣代缴税费进行重点重计算。这些审计技术方法能了解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确认薪酬支付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降低或规避公司利用薪酬支付进行盈余管理或其他舞弊行为等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还可以结合具体薪酬审计项目,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审计技术手段来规避薪酬审计风险。

(四)报告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薪酬支付中存在的风险 薪酬制度审计时,对制度中明显存在的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低效益的人力资本投资、易引起短期激励行为的漏洞或违规等问题,要及时与企业治理层沟通和报告。薪酬支付审计过程中,若存在利用薪酬进行盈余控制的风险、偷漏缴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管理层联合舞弊操纵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的风险等情况,即使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对整个审计报告的结论不构成影响,也要及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管理当局报告,以防范其他大的问题的存在。

标签:;  ;  ;  ;  ;  ;  ;  ;  ;  ;  ;  ;  ;  ;  ;  

现代薪酬审计研究_绩效薪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