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论文

浅谈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论文

浅谈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李琳琳 金晶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 要: 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内容,还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及语言的运用又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能够了解该民族的政治、历史、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 外语 文化 教学

1 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授学生外语时,多注重强调语音、词汇、语法,而忽略了文化的导入和教育,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沟通,但由于不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与使用目标语言的人进行沟通时,其对于外语学习者在单词或语法上的错误往往能够理解和包容,但对于因不了解文化所造成的失误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束定芳(1996)认为目前人们对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已达成共识,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进一步获得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部分有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为了适应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要求,需要把某些外族文化项目作为专门的学习内容。特别是,目前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多数选择外企、旅游社、翻译社、涉外办公等职业,这就要求在学习阶段,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对目标语言的文化有详细、透彻的理解,避免日后工作时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2 文化导入的内容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内容的讲解。在学习外语时,不仅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还应了解使用目标语言民族的独特文化,了解其中所包含的独特内涵,以及该民族的族人是如何运用目标语言去表达其民族文化的。文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导入的内容。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内容作为导入更适合,以及如何将目标语言和文化更好地结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林汝昌(1996)曾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概括为3个层次,即语言的结构层次、语言结构的文化层次和语言的语用文化层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这3个文化层次为基础,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阶段,教授不同层次的文化内容。

束定芳(1996)认为文化导入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大类。教师在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时,应适当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堆积体的中下部大多较为密实,很少出现架空现象,是由于堆积体经过了长时间的沉积、固结;其大多为较好泥质胶结。

3 文化导入的原则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此,赵贤洲、束定芳、张安德等众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总体来看,文化的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实用性原则

文化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众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整理总结,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3.2 阶段性原则

启发法是指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词汇、短语、俗语、俚语、典故、文学作品等导入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

3.3 适度性原则

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及其文化内涵,因此,对导入的文化内容应有所取舍,尽量选取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内容。

3.4 系统性原则

对于河网数据中常见的“河心岛屿”区域,(c)图中可以看出相较于本文方法,Delaunay三角网在交汇点处存在偏差,导致多余线段产生,转折节点过于明显且呈Z字型波动,使得最终提取出的中轴形态较差。

3.5 主流性原则

一个民族及国家的文化,既有贯穿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也有少数人所倾向的非主流文化。在导入文化内容时,应着重介绍主流文化,对一般的社会现象及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进行强调,不能以偏概全,造成学生的误解。

3.6 时代性原则

文化导入要具有时代性。语言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反之,时代的发展对语言的形成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融合法是指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化内容和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贯穿教学始终,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文化导入的方法

实用性原则是指导入的文化内容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相关文化感同身受,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导入实用性的文化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4.1 注解法

跨学科导入法是指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如历史、政治、经济等科目导入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目标语言文化。

4.2 直接阐释法

直接阐释法是指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对文章中所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具体的介绍说明。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目前,由于教学大纲中没有对文化导入教学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将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方法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使教师在讲解时能够有据可依,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事半功倍。

4.3 启发法

文化的导入要有阶段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在介绍外国文化的同时,也向学生们介绍外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使学生能够了解外国文化的特征,同时能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4.4 融合法

上述研究表明,数字学术的出现对英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高校图书馆界逐步意识到数字学术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数字学术支持的重要性,并通过设置相应职位、开展具体服务等方式支持数字学术。英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实践,对我们多角度地了解数字学术环境及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实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相关服务提供参考。

4.5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指将目标语言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更为直观、立体的感受,更好地发现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目标语言的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4.6 跨学科导入法

目前,外语教材在编写时通常采用注解的方式,对文章中所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解释说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注解往往只是点到为止,对于文化的扩展和延伸具有局限性。

360度全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制作全景场景的全景图片的拍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拍摄后的图片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处理的图片没有拍摄时候辅助工具的痕迹,可以直接应用在高校制作全景漫游系统时的全景场景制作中,节约了图片处理的时间,加快了全景场景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4.7 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主要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及文化基础后,能够对某一特定的文化现象,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讨论并加以归纳。

按照每月练兵成绩,对照考核细则,对当月练兵成绩优秀的队员进行奖励,并对成绩不达标的队员进行惩罚,考核结果兑现在当月工资中。同时,全年的考核情况也为年底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练兵中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队员,不在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先进个人评选范围。

4.8 课后补充法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采用课后补充的方法。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利用课后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既可通过语言来学习文化,又能通过文化来强化语言的学习效果。通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导入目标语言文化,既能满足学生在学习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对目标语言国家所产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能强化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对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目前,大部分的外语教材通常是采用课后阅读的方式来介绍外国文化,或在课堂上通过电影或电视剧等作品更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这些方法在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固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却都存在着局限性。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把文化和语言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语言与文化的互相促进。

近日,虽有省级非遗项目儒家拳进入福州市琴亭小学,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落户百年名校福州钱塘小学,但在地域上比较集中且数量上还远远不够。建议福建中小学将地方武术列入教学课程;中职学校将其列入选修课程;高等院校将其列入专业课程,并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改善武术教学环境,优先在学校培养武术师资,选派部分民间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学校也可承办相关武术赛事,形成民间、学校、社会三方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福建武术非遗保护的传承与传播,才能促进福建武术优秀拳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整体平衡,才能全方位彰显福建武术物质文化生态建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韩晓玲.寓语言教学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29-30.

[2] 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11-17.

[3] 何筱莉.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3):40-42.

[4] 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教学,1997(1):96.

[5] 李锐.从生态语言教学观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7-89.

[6] 张强,李克.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84-185.

[7] 杨洋.对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6(7):102-104.

[8] 张安德,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25-27.

[9] 刘茹斐.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00-103.

[10] 李顺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80-85.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6(c)-0124-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18.124

①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韩语专业翻译教材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516号)。

作者简介: 李琳琳(1984,10—),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韩国学。

标签:;  ;  ;  ;  

浅谈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