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裂缝的几项控制措施论文_曹贵群

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裂缝的几项控制措施论文_曹贵群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53000

【摘 要】本文介绍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包括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陷裂缝、温度裂缝、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以及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构造特点。分析屋面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包括由于聚苯乙烯保温板选择不当、屋面瓦选择不当、屋面瓦细部处理欠妥造成的渗漏等产生的质量问题。

建筑物屋面按其坡度一般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两种形式。前些年,建筑的屋多为平屋顶。实践表明,这种屋面形式不利于排水,且为找坡耗费大量的保温材料,存在较为严重裂缝和渗水质量问题。相比之下,由于坡屋顶面层坡度大,排水畅通,不致造成积水,且坡屋顶阳光的照射角度大,对防水层的照射时间相应缩短,延长了防水材料的耐老化时间。同时也是建筑物立体形式变为多样化,丰富了街景,美化协调了城市气氛。尤其采用了带有阁楼形式的坡面屋顶,是室内采光通风好,空间利用率高;跃层式住宅建筑的上层,用作居室,其成本低、利用率高,深受使用者的青睐。

一、裂缝的类型

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2.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由于屋面现浇板除承受自重及混凝土基本无外部荷载,我们认为此类裂缝产生的原因|暑要是温度应力、干缩变形分力造成的,其中涉及设计、施工、原材料等诸多因素。

1.设计人员只重视承载力的要求而忽视现浇板的构造要求,在坡屋面板上仅设板两端的负弯矩筋,中间无构造配筋。在坡屋面板混凝上浇捣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水灰比大,混凝土在终凝之前向下流坠,从而引起屋面板产生水平拉裂缝。

2.施工方面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中,有80%左右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产生自应力而产生的。混凝土浇筑后,未按规范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养护,表面失水过快,出现不正常的干缩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导致其表面开裂。

板面混凝土不用平板振动器振捣,而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振捣,导致混凝土中的粗骨科不匀,使得其强度不匀。特别在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坍落度较大,而混凝土拌合物在终凝之前,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还要自然下坠,很容易产生塑形收缩裂缝。贯通圈梁、屋面现浇板的裂缝。

三、裂缝的控制措施

1.设计构造方面

坡屋面现浇板配筋应满足构造要求,板中无负弯矩筋部位应增设中的构造分布筋;现浇板结构层上应增加一道保温隔热材料,以防止屋向板温度应力过大。

(二)施工方面

在施工时,应在砖墙砌筑完成后,用细石混凝土将砖墙踏步浇成一个光滑斜面,并铺设一道油毛毡或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使得屋面现浇板与砖墙可自由伸缩,减少温差变形。

屋面现浇板混凝上的浇捣顺序应自坡脚向上依次进行,并每隔1.5m左右设置一道平行于屋脊方向的铁丝网,防止混凝土向下流坠。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应对混凝土面层进行二次抹压,以消除或减少冈表面失水收缩与自重流坠裂缝。施工过程中应对现浇板的负弯矩筋及双排筋的上排筋加强管理,严禁踩踏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捞跑道、支马蹬形式。板面混凝上应用甲板振动器振捣.不宜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振捣。

当坡屋面的坡度大于45。时,应改为滑模施工或按剪力墙做法在板筋固定好后在板顶上部支模施工。如采用滑模施工时应保持模板平整光洁,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滑模速率相匹配,防止滑模时产生混凝土拉裂、流坠。如采用板顶上部支模施工,则应严格控制上部模板的刚度,确保在混凝土板振捣时上部模板不位移。板面混凝±振捣可采用附着式平板振动器振捣。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12h内必须进行浇水养护,如遇夏季高温天气下施工,则浇水养护时问应适当延长,必要时可在其上覆盖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以减少水分过快散失。对普硅水泥和矿渣水泥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商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参考文献:

[1]张雄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6

[2]鞠丽艳 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混凝土 2013.6

[3]郭仕万 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 山西水利科技 2014.1

[4]鞠丽艳 混凝土裂缝防治的两种新方法 施工技术 2015.8

论文作者:曹贵群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裂缝的几项控制措施论文_曹贵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