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热病的综合防治_农业论文

姜热病的综合防治_农业论文

姜温病的综合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防治论文,姜温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姜瘟病是姜腐烂病的俗称,是细菌性病害。它不仅侵染生姜,亦侵染茄子、辣辣、马铃薯等茄科类作物,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在各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该病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潜伏期短、蔓延快,造成多次再侵染,因而防治较为困难。在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病品种和杀菌药剂情况下,栽培上应突出以农业预防为主,辅之以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1、轮作换茬姜瘟病菌一般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因而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菌的主要途径,尤其对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3年以上才可种姜。轮作地前茬以种植粮、油、葱、蒜类作物为好,一般采用生姜→大蒜→玉米→小麦;生姜→油菜→水稻,避免茄科类作物。

2、精选姜块,种子消毒姜种应选择肥胖鲜亮,芽眼饱满,侧芽粗壮有力,尚未完全萌发,折声清脆,断面颜色正常的姜块。选后的种子反复晾晒以减少水分,促进发芽,防止播后腐烂。用姜瘟净300倍液喷洒姜种,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分种,再进行处理。姜芽分钟时,可在其切处沾新鲜草木灰消毒。

3、合理选地,适期播种姜田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田块,采用深沟高厢方式种植。适期播种是高产防病栽培的重要手段之一。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时即可播种,过早播种因地温低而出苗慢,导致苗弱苗瘦,甚至烂种死苗。 偏迟播种则植株难以在高温强光照的7月之前封行,降低受光强度,导致抗性降低。试验调查表明,陕南地区应以4月15日至25日为最佳播期。

4、科学肥水管理姜田应施足农家肥并注意氮、磷、钾平衡配施。一般目标产量2500公斤姜田施氮18~20公斤,磷10~12公斤,钾15~18公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水是病害的主要传播媒介,过湿田块要做好开沟排湿防止积水;干旱时要小水勤浇,严防大水漫灌。生姜喜阴,可在畦边点种蔬菜搭架或种植玉米等高杆作物间套遮阴,调节光合作用,提高抗性降低病害。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集中堆放干燥后烧毁,严禁在水渠、田边乱扔,同时在病穴周围撒鲜石灰消毒。

5、药剂防治,姜窖消毒进入7月以后的高温多雨季节,应视天气变化及病害发生流行状况,及时选用菌立灭或姜瘟净,每隔15天左右防治一次。如田间湿度过大或已发病,以200倍液灌根,田间湿度小时则以300倍液喷雾。生姜收获前,应在无病姜田严格选种,同时提前彻底清理姜窖,选择药剂进行病虫处理后再单贮。

联系电话:029-7345429

标签:;  ;  ;  ;  

姜热病的综合防治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