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讲评的有效性分析论文_宋利强

数学作业讲评的有效性分析论文_宋利强

(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祝场中心小学,314406)

摘要:讲评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常规重要的环节,是反馈与调控学生数学作业批改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从小学数学作业讲评中存在的低效表现、探究有效的作业讲评策略两方面来阐述作业讲评课如何从低效走向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讲评;低效;策略

一、作业讲评中的低效透析

(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在作业讲评中,发现老师总喜欢把学生做错的题目都详细分析,讲深讲透,殊不知有的习题学生已掌握,可老师总是“好心”地在浪费时间。始终不关注学生错误中的梯度和区分度,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要少讲,哪些要祥讲,哪些问题要让学生花时间去分析讨论错因的,教师讲评前都没有作出针对性地剖析,从而使有些错题讲评成为无效的劳动。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习题:

30×30=90 60×30=180 300×30=900

第一题学生就发现错因了,都嚷着说是积都少了一个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共同复习一个数乘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方法并板书 :先乘末尾0前面数字,然后在所得积的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实际上,这几道口算,班里做错的学生是很少的,而且口算在本单元是作为重点知识进行教学的,还经历了练习课、复习课,学生对口算算理早已铭记在心。所以这样的错例讲评是毫无价值的。

(二)随堂检测习题缺失。

笔者认为,作业讲评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没有相配套巩固拓展练习检测,学生难以达到强化,巩固之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们数学教师去讲评作业,都是把错的多的、难度大的、容易错的题目讲评一遍就算教学任务完成了,很少有老师根据作业错误情况精心去设计相对应的课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上作业讲评课的学习效果。正因为作业讲评课,学生没有作业压力,所以就不会产生主动接受、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数学学习的心理需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轻易走神,做小动作,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如果我们每位数学老师每节作业讲评课都准备好随堂检测题,及时检测学生,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业讲评课中来的。

(三)作业订正的方式陈旧

在数学作业讲评课中,订正错题是学生的一项常规任务,所以在课堂上,许多同学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把错题订正好,订正对,使自己能在老师面前顺利过关这一目标上,没有把上课焦点放在错题辨析、探究正确的解题过程中来。从而造成课堂上,老师讲评一题,学生抄一题的现象,有些老师不准抄,要求学生讲评后再订正,学生就机械地记算式和答案。这种订正作业的方式,只注重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根本起不到纠正错误、弥补缺陷的功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作业讲评的有效策略

(一)“三备”讲评,突出重难点

1.备讲评习题

在作业讲评前,教师要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作一个认真的分析,分析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整理出错误产生的类型,然后根据错因来确定讲评题。讲评题分为“蜻蜓点水型”和“仔细解剖”型,所谓“蜻蜓点水型”就是错误率较高,但错因易发现,学生能自悟解决的。“仔细解剖”型就是错误率高,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是讲评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多花时间让学生探究。

2.备讲评方法

讲评习题精选后,教师要备教法和学法。学生的作业经过教师认真的批改之后,发还给学生,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目重新审题并纠错改正。如: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由于知识点不清造成的错误;由于审题范围或方向的偏差而造成的错误等。这些纠错比较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改正。

面对自己无法解答或答不完整但通过集体谈论能有效破解的难题,教师交给同学们,让他们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去共同解决。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思维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题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更生动、更富创造性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备检测习题

作业讲评结束后,还需做好巩固提高的工作,因为作业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学生薄弱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学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难度相当的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之强化,当堂反馈补救,确保下次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设计检测题,促巩固深化

作业讲评一结束,就进行检测。我们的检测题与评讲纠错题在知识内容、易错点、解题思路上是很相似的。以下是我在一次作业讲评课中的评讲题与随堂检测题:

例如:评讲题

(1)用60厘米长的铁丝做成长、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6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与乙车的速度比是3:2。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多少千米?

随堂检测题:

(1)用240厘米长的铁丝做成长、宽、高比为3:2:1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7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与乙车行的路程比是3:2。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

由于明确了作业讲评后就有检测, 学生在讲评中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到讲评课教学中去,一改学生原来“要我学”为现在“我要学”,课堂气氛一扫沉闷而变得灵动活跃。通过认真完成随堂检测题,对某个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加深了对同类问题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得心应手,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方法,促习惯养成

为了杜绝学生订正作业时,抄老师的讲评板书或机械地记老师讲评时的算式、答案的现象,我采取了如下三点措施:

1.讲评前,了解作业正误情况

教师在讲评前,提前把批好的作业发下去,让学生了解本次作业的正误情况。有些错误,学生一看便知错在哪儿了,于是三下五除二就订正好了,剩下来的就是真正不会做的习题了,也就是老师要评讲的内容了。

2.讲评时,不准翻开作业本订正

讲评时,我都把讲评题写在黑板上,或者写在幻灯片上,这样学生完全不需要翻开作业本了。这样的做法有两点益处:首先,学生不会偷偷摸摸去订正抄板书了。其次,学生不会一下子看作业本读题,一下子看黑板,分散注意力了。

3.订正时,写出错因和解题思路

明确规定,作业订正时要在边上写上错误的原因,还要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如:24 ×105=24×(100+5)=24×100+5 =2405。错因:5个24变成5,得数少了115,正确思路:105个24=100个24+5个24,订正:24 ×105=24×(100+5)=24×100+24×5=2520。

所以,在讲评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错题分析、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中来,因为如果他们上课不认真听,就无法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

总之,高效的数学作业讲评课,要凸显学生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意学生学法指导,要精选评讲题,突出重点,注意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作业讲评课真正起到纠正错误,巩固基础知识,改善认知结构,促进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兵《对数学作业批改记录的有效利用》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9年11期

[2]赵玉香《错例巧用 催化课堂》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11期

论文作者:宋利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数学作业讲评的有效性分析论文_宋利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