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130118;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 130031
摘要: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将网络管理模式纳入管理改革中。企业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简要说明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有效策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
1 引言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的重大变革,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代。“互联网+”概念不仅给企业带来的迅速发展壮大的机会,也对全球的政治、经济、企业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同样面临着被颠覆的巨大挑战。互联网的到来不仅使得人力资源的市场发生变化,导致人才流动性短缺,还会使得人才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更加明显。互联网还可能造成人才流动速率加快,这有利于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2 “互联网+”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巨大的IT技术人员的需求。由于当时人们对互联网的发展认识不足,社会的教育系统也没有及时地对教育结构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调整,造成了社会上IT专业人员的严重短缺。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泡沫虽然使得人才短缺的现象被夸大,但是也加深了企业对于IT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从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市场上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问题,这是因为市场越来越多地需要懂得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工作人员,而那些没有更新自己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应用技能的求职者可能面临失业的困境;随着互联网信息和计算机专业知识会越来越普及,各大高校也将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这种人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将会得到缓解。近年来,网络教育和各种远程视频培训的出现,降低了培训的成本,不仅是IT行业的从业者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互联网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会使各个行业的人力资源专业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策略
3.1 绩效管理工作的改革
互联网具有较大的管理优势,就是可以远程对数据完成一系列的处理,为企业构建贴身的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绩效管理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实用性,可以通过明晰的步骤进行管理的有机联合。一是绩效考核计划与指标定量等可在互联网上实现模拟和具体实施。二是员工培训的互联网账户信息为绩效考核提供科学的参考。三是应用互联网可以为员工的自我评价和管理者对员工的客观评价形成数据,便于绩效考核。四是企业上下级之间可以在线沟通,实现绩效问题的及时解决。五是企业可以为员工创建绩效图形模型,为继续培训和晋升提供参考。
3.2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渐渐地失去了效力,传统的商业集团如果想摆脱目前的困难,就一定要进行全面的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转型并不是就简单的把公司生产的产品放到网上商城或者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此前也有很多公司把互联网理解为仅仅是投放广告的新地方从而对公司目标定位错误,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要想进行全面而且彻底的人力资源组织变革,就要逐步放弃中央对边缘的控制性思维,要将原来具有高度控制性的大组织变为决策上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微型组织。谷歌公司,很早就开始把互联网思维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上。把每个部门进行细化,形成多个小团体,完成公司规定的任务。员工服从于独立的小团体,他们的决策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机动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效益。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从而更加拉近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代,人才有更多的途径找到企业的用人信息,同样企业也通过各种方式从网上得到人才的信息。有了互联网,技术人才能够同时服务于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如此,必然能够获得更良好的人才共享效果,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3.3 部门网站的建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但是这些员工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内,工作岗位和工作经历等均不同,当进行员工培训和员工考核时,由于对这些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不了解,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不高。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充分应用其新的科技技术,加强不同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可控。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网站中分设不同的部门网站,不同部门将内部员工基本信息和工作、活动项等登记或记录,也可以积极组织和鼓励内部员工参与网站活动,以实名或匿名的形式在部门网站中提出建议或发表文章。这些内容可以用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不同部门员工工作的看法和思想倾向的信息资料,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后期制作员工培训资料和计划、开展员工活动提供参考。
3.4 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的创新
在互联网平台下,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网络数据进行收集,并将员工互动数据进行整理,依靠大数据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中反映员工心理变化、问题集点和员工整体情绪等,整理出员工的需求,从而及时反馈给决策者,投入适当的预算资金进行人力资源整合与激励,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吸引力和职业幸福感,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更好的形成职业向心力和企业凝聚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5 发挥数据应用作用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思维模式应该积极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信息提供、传播和应用提供的便利性较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这点。互联网技术应用中从沟通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具有零距离和低成本的特点,但是在这种无障碍沟通中互联交流会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产生,这些信息数据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因而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充分重视其数据的应用作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为人才选用和储备提供参考。例如关于员工选拔和任用,可以对企业内部两年内离职的员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任职时间等,这些数据统计分析后能够了解员工的离职时间倾向。
4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也产生了很多机遇。如何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迅速适应“互联网+”这样的新环境,改变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克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重建管理模式,转换管理手段,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英.“互联网+”下中国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维[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4:14-16.
[2]王佳仁.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6,05:152-153.
[3]肖平.组织结构扁平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81-84.
[4]陈昌敏.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15,06:64-65.
[5]曾湘泉,苏中兴.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中国环境下的挑战与变迁——以日本在华企业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9:69-75.
论文作者:董兵1,张滨娜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互联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数据论文; 人才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