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孩子气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_顾春珊

教师的孩子气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_顾春珊

顾春珊 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183-01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人问一位个子不高的年轻女教师:“你显得这么小,学生会怕你吗?”这个女老师回答到:“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我首先是个老师,有了这个头衔,就足以让他们敬畏三分。”这一问一答中,正好说明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认为,我是老师,要为人师表,不得有违老师的形象,所以说话做事都是那么有分寸。学生眼里,老师是个神,是可望而不可及,除了让人敬就是让人怕。这样的关系怎么可能让他们和谐的走在一起呢?这样的关系怎么能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呢?到底怎样的老师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呢?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能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孩子打成一片,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的老师。

一、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学生健康的心理得益于生长在良好的心理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而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就是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宽松是一种感觉,置身于此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应是放松自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自然流露,思想可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约束。我想,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会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易营造这种宽松的氛围。

1.老师的孩子气有利于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进行各种教育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老师的孩子气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老师和学生。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喜欢孩子气的老师。孩子气的老师没有架子,更平易近人,也没有太多的规定,给了学生们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在学生眼中,这样的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动态就易于掌握,有助于老师进行教育,学生也乐于接受。课堂上,我班的陈爻炜同学的牙齿不小心弄掉了一颗,他举起手向我反映这一情况,我叫他先丢掉了,他面露难色,说:“我掉的是下面的牙齿。”我心里顿时明白了,在孩子的心中有这样一个固定的想法:上牙掉了,就得丢在下面,而下牙掉了就得丢在上面,不然牙齿就长不出来。孩子这种想法当然不对,但是若冒然的直接不打击他的这个想法,他肯定会接受不了,我连声说:“那得丢在上面,你去吧!”他乐呵呵的跑出去了。事后,我再找到他,和他谈起这个来,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说:“老师,我知道这样做是迷信的。”我告诉他,没有什么,老师啊,也这样做过。他的心里释然了。从这以后,他一遇到这些问题就和我商量,俨然把我当成了一个知己了。

2.老师的孩子气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课堂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气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就可以接受孩子啼笑皆非的回答和举动,不会因恨铁不成钢而迁怒学生的不认真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化,课堂气氛沉闷,从而造成对孩子心理的伤害。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总认为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扼杀。课堂上,一个学生把一只小鸭带到了课堂,但所有孩子的视线被他的举动吸引后,我的课堂早已成了他的表演了。我很生气,可当我看到小鸭后,我也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我毫不掩饰我对他的喜欢,还叫学生们也来说说他的可爱之处,学生们看到老师这样子,早把刚才的担心抛到了脑后,纷纷说了起来,有的说它的绒毛有意思,有的说他通人性。听孩子说后,我还迫不及待的说:“我下班后,也要买一只做我的好朋友。”这件事后,这个孩子对这个鸭子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他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一次考试中,他的《我和小鸭》一文获得了最高分。我想,若当初,我对他的行为采取另一种态度,那他的情况就会不是这样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及发展性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于一年纪的新生来说,从教师到同学有陌生之感,课程压力、作业负担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等,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在学前期身心的发展的基础上,小学教育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儿童所达到的已有的心理水平又不能完全适合于这些新的要求。这样一来,就使小学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和儿童以有的心理水平之间产生矛盾。在教育的影响下,这些新的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着小学生的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个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将会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而孩子气的小学教师一定会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切实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努力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进一步发挥有特殊的作用。

三、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孩子的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课堂中,我对我以往教学中的一个错误向学生解释时,一个学生马上就说:“老师也犯错误?”言语中甚是不能理解。我故意拉下脸,“怎么,老师就不能犯错误了?老师教你学语文,是叫你用这样的语言来说别人的失误吗?老师生气了,看谁来安慰我?”我一副等着别人安慰的模样。班上的学生马上积极行动起来,有的这样安慰我:“错了就错了,知错就改还是好老师。”有的说那个同学,看你不会说话,把老师弄的不高兴了。最有趣的是李怡洁,她大声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听了她的话,我一下就开心起来了,“还是你会说话。”同学们都被我的孩子气弄得大笑起来。经过这样的一节课,学生或多或少知道了在与人交往时,对待别人的过错该以这样的态度。既达到了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目的,又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可以让孩子找到自信、乐观的感觉

要打预防针了,看着针头扎进去又抽出来,我还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这时候,我往往是紧闭着双眼,不去看,常常这时候,就引来了孩子们看热闹,不怕打针的孩子故意大声说不疼,怕的孩子也装出一副不怕的神情。完了,还告诉我:“老师,真不疼!你试试?”我大叫着不的时候,他们早笑成一团了。这个时候。老师所表现出来的孩子气,就成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和自信的资本。嘿!我比老师还强呢!

据前几年对几所大城市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小学生心理异常人数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作为一名老师,应自觉的担负起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那么,孩子气不可少。

论文作者:顾春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教师的孩子气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_顾春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