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令建强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令建强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学区 甘肃 天水 7413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带来了素质教育,而且也带来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然而,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清楚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分析与研究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希望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前言:随着新课标的实践深入,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要想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将新课程教育理念落实到位,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能够找准当前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供帮助。

一、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学中仍旧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素质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在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没有自主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为了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及时的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当中,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灵活的运用教材,通过趣味性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应用意识,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方面的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惑[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出现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不敢象以前一样讲解知识点,总是希望学生可以自行解决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有些人竟然错误的以为新课程就是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的总结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违背新课程素质教育的原则。比如有这样的一节计算课,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自主计算,只要正确答案却对数学的算理和计算的方法不加讲解,这是多么让人担忧的一种现象,虽然好象是以学生为本,重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培养,但教学目标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如以前来的扎实。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错误的认知,一味注重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双基的重要性,就算是高楼大厦也是需要坚实牢固的地基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一样,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正确认识,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材内容和方法的问题

新课改带来的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中的知识面广深度大,教材结构也不在封闭,其中有着大量的留白,为教学知识的扩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来进行知识的“深加工”,而只是在照本宣课;没有对教材的留白加以延伸,仍旧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着简单的搬运。因此,教师要对手中的教材加以科学的利用,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赋予生命力,让学生在知识还原的过程中体会乐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试教育带的影响不容小视,在新课标的实施上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一)教学情境创设方面

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很好的调动[2]。但要是不按照教学内容的需求,只是一味的追求有趣,看似好象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吸引,但舍本求末到影响学习的有效性。有些情境甚至与教学内容毫无联系,只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学习却没有任何的意义。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在有多生动多有趣,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好奇从而产生自主探究的动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够让学生产生疑惑、好奇的心理,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内容,目标明确的创设出客观有效的情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面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上组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为了体现素质教育,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还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其实这要本就没有必要,学生明明就可以自已通过正方形的折纸的来完成学习。再有一些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互动交流的效果,只是不均衡的合作,大多数人都成为了陪衬,合作学习成了好学生的个人表演。

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选择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让大家都有进步的机会。

四、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建立学生的自信心[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对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只是假意的评价浅显的表扬,如在课堂上学生回答出长方形有四个角时,教师还表表扬说你可真聪明。这种表扬太过随意,是种误导,学生是需要尊重和鼓励,但是这种模糊的评价带来的只会是非不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合理的给予评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性的评价确实可以唤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但批评又何尝不是爱的一种表现。善用评价可以为学生指明方向,可以让学生全面的发展。

结论: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并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此为学生指明方向,促进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福,哈金桂.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62-163.

[2]刘汉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66-167.

论文作者:令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令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