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论文_沙育

试论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论文_沙育

韩家园林业局韩家园资源管护区

摘要:营林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营林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便是对幼林进行抚育管理,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林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的人员应对抚育管理幼林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并在思想上提高重视,从而使制定的相应措施可以切实落实。

关键词:生长环境;卫生状况;三大效益

一、营林生产现状分析

1.投资标准不统一

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下达工程计划任务名称较多,任务较重,工程资金来源渠道不同,投资标准不统一,严重制约了营造林工作质量。工程类别涉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植被恢复、乡村绿化、巩固退耕还林、造林补贴等项目建设,生态林造林投资从每亩100~300元不等,经济林造林投资从每亩200~500元不等。根据工程类别、营造林计划及培育目的的不同,同一树种在同一村相连地块,存在造林密度和投资标准不统一、抚育经营管理方式不合理现象,给当地林农和经营管理者造成直观上的错觉,降低了管理积极性,林分质量得不到提高。

2.生境条件较恶劣

新造林地的成败与生境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某地区为例,其气候条件适宜,但地形起伏较大,在坡度上的表现是:小于15°的缓坡占43.8%,16~25°的斜坡占22.5%,26~35°的陡坡占17.5%,36°以上的急坡险坡占16.9%。近几年来的造林地主要是在山区进行,山脉众多、河流纵横,造林地块山高坡陡、刺灌丛生、交通不便。特别是砂页岩发育的地区新造林地,土层尤为瘠薄,保水性更差,造林地苗木呈块状死亡,加大了抚育管理的难度,制约了林业各项效益的发挥。

二、中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分析

1.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为保障林木健康的生长,良好的外界环境必不可少。在对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时,土层的厚度、肥沃性,土质排水的畅通性、疏松性等十分重要。当林木处于幼林阶段,其根系较为脆弱,周围还具有较多的杂草会和幼林争夺养分、水分等,致使幼林无法汲取到足够自身健康生长所必须的养分与水分。因此应进行适当的施肥,并进行松土等管理,从而使幼苗获取足够的水分与养分,进而提高其成活率。部分幼林会遭受人类、牲畜等的破坏,应及时进行补植补造,部分地区具有大面积的灌草,会影响到幼林的生长,此时应将灌草祛除,从而为幼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提高幼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2.改善森林的卫生状况

通过对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可以对森林中的卫生条件进行改善。在中幼林阶段,可按照稀疏规律、林木的发育状况等,进行适当的间伐与修枝,通过人为方式的干预对树种组成、密度等进行调整,从而使森林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为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且对复层异龄林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诱导性作用,使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生态防护等功能增强,保障中幼林的健康生长。

3.提升林地的三大效益

当成林后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从而保障林木种植获取最大的综合性效益。对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管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三大效益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在进行实际工作时,应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与规划工作,并对采用的抚育方式进行评估。从而针对不同的林分选择不同的抚育管理方法,提高抚育管理的适用性,切实获取最大化的效益。对人力资源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充分利用,使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保障幼苗可健康的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1.补植补造

当造林的成活率低于85%时、幼林的存活率低于80%,则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补植补造,从而保障林木的覆盖率。受人为破坏、牲畜破坏等原因,会导致林木出现破坏及死亡的现象,而这部分无法通过自然的方式进行修补,因此人为补植补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补植补造时,应对林木的间隙、大小、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均匀性的补植、局部补植等方法进行。在选择树种时,可通过混交的方式进行,即补植的树种与既有的树种形成混交,从而补植完成后树种的分布具有混交性。

2.割灌除草

处于中幼林阶段的林木,其根系较为脆弱,但其周围具有较多的灌草,灌草的生长强度较大。致使生长过程中抢夺较多的养分与水分,使得林木无法获取所需的养分与水分。当幼树受周围的灌草遮蔽、盖压而影响生长时,需割除幼树周边1 m2左右范围的灌木、杂草。荒山荒地造林既要割灌、又要除草,为了保护与扩大生物多样性,作业时注重保留有生长潜力的天然幼苗、幼树和珍稀乔、灌木树种。耕地造林在除草的同时,为促进幼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进行松土、培埂。完成割灌除草后,需将剩余物全部清出林外处理。

3.修枝整形

在人工造林地进入中林阶段,为改善林内通风和光照状况,促进林木生长,减少树干火灾、雪压和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需要进行修枝整形。人工生态林部分,进行树冠下部已枯死、濒临枯死的枝条的清理,消除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观赏和生态防护功能;人工经济林(果树林)部分,要针对每株树干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开张、矮化,修剪密生枝叶、徒长枝、细弱的结果母枝及病虫枝、枯枝,使枝干构成一定的合理树型,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证均衡协调,为稳产丰产奠定良好基础,达到连年丰产的目的。

4.施肥管理

在人工造林幼林阶段,如果土壤现有的养分不足,将会阻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人工经果林部分,土肥不足会直接导致经果林的产量和质量低下。为提供林木生长所需养分,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需要进行人工施肥作业。人工施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以下内容:一是应以氮肥为主,以磷肥为辅,特别是幼林时期需要适当增加磷肥使用量,促进林木发育;二是在酸性土壤当中,应在原肥料配制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钙质肥料。

5.抚育间伐

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的不同,针对人工造林生态林部分,在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需进行不同方式的森林抚育,在造林密度过大或自然更新能力强的高郁闭度林分,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伐除非目的树种的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快速生长。

四、结语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时,一项重要的措施便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造林。对人工造林进行全面推行,有利于森林资源的进一步扩大。为使林木资源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使用功能,首先应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在林木处于中幼林阶段,其根系较为脆弱、生存竞争激烈。因此对中幼林进行相应的抚育管理,并保障管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适用性不仅具有重要性,还具有必要性。在选择抚育管理的方法时,应对林木的种类、疏密程度、自身情况和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提高抚育管理方法的针对性。提高中幼林的成活率,为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发林.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分析[J].乡村科技,2018(7).

[2]高海川.试论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48-148.

[3]徐雪飞.论中幼林抚育的管理技术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J].农技服务,2017(22).

[4]简惠青.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成效研究[J].乡村科技,2018(6).

论文作者:沙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试论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论文_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