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观察论文_史文净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90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结果:治疗三个月和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一年后,治疗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92.50%,对照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6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方式后,可以实现对患者眼压的有效控制,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微创小梁切除手术;生物羊膜移植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一旦没有及时开展治疗过程,就很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失明,因此当前临床中加强了对青光眼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过程实施,发现采用微创小梁切除手术有着较好的手术效果[1],下面本文对其手术开展方式以及手术功效加以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青光眼患者,每组各4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55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68.12±3.55)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微创小梁切除手术,术前采用滴眼液进行滴眼处理,之后将浓度为20.0%的甘露醇药物选择250.0毫升,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完成滴注治疗过程,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治疗,在麻醉处理过程中,采用利多卡因实施阻滞麻醉处理,进一步以穹窿作为基底结膜瓣[2],面积大小为3毫米*4毫米,进行充分剥离操作到透明角膜内1.0毫米到1.5毫米之间,之后完成角膜穿刺治疗过程,采用7号针头放置在10点角膜边缘稍内透明角膜位置,让患者的少量房水放出,之后将巩膜瓣进行剪除,在外科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切口周围巩膜切除[3]。

治疗组采用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在微创小梁切除方式后,联合采用羊膜片开展后续的治疗过程,在前端距离小梁切口后边缘1毫米的位置,上皮面向上处理,之后采用尼龙线放置在患者巩膜瓣顶端连同羊膜缝合两针的位置,将BBS液注入到角膜穿刺点中,这样可以促进前房深度恢复[4],在完成上述手术操作过程后,需要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药物、庆大霉素药物等,术后对其手术位置进行包扎加压处理,之后对患者点抗生素以及激素滴眼液进行有效处理,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连接的紧密性,术后由一名临床医师指导完成,做好术后抗感染治疗过程,提升治疗效果[5]。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比

治疗组中,视力提升患者16例,视力不变20例,视力下降4例,和对照组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恶化情况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手术治疗青光眼疾病后,有着较好的手术疗效,同时小梁切除术是当前临床中治疗青光眼疾病的重要手术类型,通过联合采用生物羊膜移植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性滤过泡情况,缓解不良反应症状,提升手术成功率,实现对患者眼压的有效控制,进一步调节和改善手术治疗过程,促进患者的病情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王平西,李丹怡,孙玲等.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2):146-148.

[2]尹成建.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6):2396-2397.

[3]何晓光,乔俊丽,孙励等.青光眼实施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5):607-608.

[4]王永新.青光眼采用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J].医学信息,2014,(35):314-314.

[5]穆天红.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8):1086-1087.

论文作者:史文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观察论文_史文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