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环境下我国综合铁路客运站发展研究论文_贾丹

当代社会环境下我国综合铁路客运站发展研究论文_贾丹

摘要:随着中国四纵(京沪、京广、京哈、沪深)、四横(徐兰、沪昆、青太、沪汉蓉)客运专线系统网络的逐渐成形,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镇群城际客运网络的建设,武汉东站、郑州东站、北京南站、天津西站等一批新型铁路客运站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与历史上的铁路客运站相比,这些新型枢纽不仅建设规模巨大,在空间组织方面也形成新特征。各类交通设施的一体化换乘极大地提升了出行便捷性与舒适性。然而,高昂的运营成本为新型铁路客运枢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未来,新型铁路客运枢纽建设的主战场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该建设模式的核心价值亟待整理总结,以便推广。

关键词:我国综合铁路;客运站发展;

前言:城市发展与铁路客运站密切相关,如果将现代铁路作为城市的一种产业来看待,其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铁路作为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区域整体的影响作用大于单个城市,铁路枢纽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越高,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一、综合铁路客运站在国内的形成

我国的客运交通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家,又是人口大国,所以在铁路客运站的现状和发展,都面临着比其它发达国家更多和更为复杂的问题。当前的状况是,我国的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正在处在一个转型阶段,铁路的建设不仅有着综合化的问题,还有铁路设施的完善及相关的城市发展的问题。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铁路建设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针对铁路运输能力明显短缺,主要干线负荷过重的问题,国家在充分提高现代化水平,形成高速网骨架的基础上,加快铁路建设,完善路网建设,并明确提出到2020 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 万公里的目标;针对客运需求增大,多层次多样化特点突出,货运物资轻量化和大宗、散装货物运输需求减缓的趋势,相关部门又提出客运快捷化、货畅其流的主张;针对禁锢铁路发展的体制性束缚,要彻底解放运输生产力,完善市场化的铁路投融资机制和运价调节机制。

二、新时期我国综合铁路客运站的发展

可以说,我国铁路建设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现代铁路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受到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为了更好的满足于铁路跨越式发展需求,我国铁路客运站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综合化,具备多样的使用功能,大大提高了铁路客运站工作效率。如今,我国相关设计单位在对综合铁路客运站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之后,通过对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的改进与完善,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对综合铁路客运站具体提出了五点要求,分别是:经济性、功能性、文化性、先进性以及系统性。我国当前已经有部分城市正在采用综合性火车站的设计形式,这也是中国综合铁路客运站建设与设计未来主要的发展大方向。并且,随着近几年已经修建完成的大型综合铁路客运站设计来说,无论是设计方法,还使设计重点,都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使其更加满足于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综合铁路客运站建设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给乘客创造更多的方面,更多的是强调了车站的功能性。所以,在现代铁路客源站新站型的设计中,必须以乘客实际需求为主,通过利用车站功能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建设,加快转变传统陈旧的设计观念。在我国早期的铁路客源站中,很多设计人员都是将总体分为了战场、站房、站前广场等几个部分,从而导致一个完整的进出站过程被划分为几个部分,使得车站功能变得复杂化,同时也给乘客造成了许多的不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新型的铁路客运站建设要彻底打破这一限制条件,将车站看做成一个主体,重点考虑系统的集成与优化,使其成为系统完善、功能强大的综合性车站模式。

三、城市发展背景

蓬勃发展的时期正是发达国家产业逐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国外高铁枢纽能够实现与商业、商务功能密切结合的站城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因为高铁的使用者以商务客流为主,也因为这样的开发顺应信息、投资、广告服务、银行、娱乐、研发等第三产业功能的空间扩张需求。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大规模新区建设接近尾声,城市更新及城市再开发理念兴起。随着城市扩张,传统铁路客运站的区位价值逐渐提升,结合高铁车站改造,提升功能价值与城市空间的项目常常成为城市更新的理想选择。法国里尔站、日本六本木车站综合体、日本新宿站南口再开发项目均属于这一类型。在以城市土地私有制为主的背景下,高铁枢纽更新项目首先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其规模不会很大,也常为渐进式开发。例如,大阪站的综合开发已持续20 年以上,目前还在持续向周边地区延伸。与国外类似,中国第三产业的崛起使很多城市将高铁枢纽周边地区定位为以商务、商业为主的高铁新城,例如南京南站、郑州东站、济南西站、天津西站等。由于中国高铁站多选址于新区,周边用地充裕,城市土地的统一收储制度为高铁周边地区的大规模建设提供极大便利。与此同时,原铁道部受体制制约,并未考虑利用高铁枢纽建设获取城市开发的溢价,解决交通换乘问题几乎成为唯一目标。因此,中国高铁带动的产业集聚体现在枢纽周边几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距离枢纽500~800 m的核心区内则以低附加值的交通功能为主。总之,高铁时代枢纽建设模式的选择,不仅受到技术理念的影响,也受到产业发展背景、城市发展阶段、城市用地产权制度及铁路建设经营体制的影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欧洲与日本的高铁公司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机制,对单个枢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都会首先保证建设资金可收回,且持续运营不亏损。相对完善的多主体参与制度和比较充裕的规划建设周期,也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上述共识基础上,国外枢纽的建设不仅深入细致地开展商业策划工作,也更注重分期实施。经过上述考虑,充分结合城市商业功能的客站城市综合体形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确实很难想象完全由交通功能构成的项目能够持续取得商业回报。中国的高铁枢纽建设中,唯一接近上述建设组织模式的案例是上海虹桥枢纽。由于在规划前期就明确定位为一个综合开发项目,虹桥枢纽的规划设计方案是在对项目的投融资模式、项目公司的治理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整合而成,不但保证了枢纽各项功能的优化与融合,更保证了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由于建设体制迥异于国外,中国大部分高铁枢纽缺乏对收回建设成本和保障长远运营的充分考虑。铁路建设方的建设目标仅局限于解决铁路客运交通问题;而城市政府更看重的是铁路枢纽周边城市可支配用地的发展建设,对于枢纽空间是否浪费、财务上是否可持续没有考虑的权利和义务。

结束语:新型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有限。对于未来新型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多方配合协作,深入研究探索,这样才能提出具有实用性、前瞻性的设计方案,从而促进我国铁路客运站建设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娜. 新时期我国铁路客站建筑形态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2018.

[2]刘业,王加强. 现代交通建筑的发展趋势[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 1) : 22-23.

[3]郑光复. 国外铁路客站发展趋势[J]. 世界建筑,2018( 1) :14-15

论文作者:贾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当代社会环境下我国综合铁路客运站发展研究论文_贾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