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新时代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模式模式——安徽某公司新员工培训为例论文_谷龙 谢群

谈对新时代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模式模式——安徽某公司新员工培训为例论文_谷龙 谢群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摘要: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员工入职培训对员工价值的提升乃至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还存在入职培训体系不完善、入职培训形式化、培训方式单一、忽视新员工心理素质建设等问题,同时,企业管理者也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新员工入职培训以及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在新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改进对策,以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效率。

关键词:新时代;新员工;培训模式;培训

一、课程的概述

(一)理论型课程

理论型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安全教育、设备点检等。企业文化课主要对企业主要业务、个人理念、公司理念和生产工艺进行介绍,帮助新员工加深对公司的认识;安全教育课程主要传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设备点检课主要对贵公司的现有设备常规的保养与维修。另外,公司还为新员工安排了职业测试、公司产品结构和综合考试。

(二)实践性课程

在培训过程中,公司安排了二天时间的车间参观。主要参观是新厂和老厂的员工在岗的状况,对公司的主体生产有较强的感性认识。

二、以前新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入职培训体系的文化建设不完善

评估反馈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向这些企业对新员工培训效果往往存在方法不连贯、主观性不清晰等问题,仅涉及培训课中所授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没有深入到培训学员的行为、态度、绩效、能力等方面的改善,因而并不能达到很好地考评培训效果。

2.入职培训的制度管理形式化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仅仅对员工基础的培训: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等。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所受一定的约束,并一定是专业培训师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对于企业的认知来源于培训师和培训资料。当资料多时间短时,培训师抽出重点来进行讲解,自学的部分不进行检查,容易让新员工忽视这一部分。培训资料有所疑惑的地方,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及解决方案。无论是新员工还是培训师都没有重视该环节,从而导致对入职培训偏离了它的初衷。

3.单一的培训方式不利于新员工理解

节省成本是对于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根源,在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都较为单一,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得不到真正培训的效果。此外,企业培训师的纯理论培训,不注重引入智慧化培训手段和方法,导致培训与企业实际相脱节,无法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和兴趣。多数中小企业也意识到培训外包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但培训公司和培训师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也阻滞了中小企业的外部寻源之路。

4.缺乏新时代的员工心理素质的文化活动

往往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主要问题就是企业对对培训工作的没有足够重视,且对入职培训缺乏正确的认知与岗位安全危急意识,同时再加上企业管理人员对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岗位不重视,只是将该项工作当做一项简易流程,并没有将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当做一件必不可少一下重要工作进行有效的贯彻与落实,而只是一种表面形式,无法对新员工的心理素质文化活动的正确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某公司培训新员工的工作体验

1.以培促改充分完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新员工培训结束后,相关部门严格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将反馈的信息及时报告给相关的培训部门,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的评估。评估的主体一是受训员工,二是其直接领导,评估的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内容,详细包括:学员的反应、学习成效、行为改善以及组织绩效提升等方面。培训部门应根据培训效果对培训项目归类:目标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等进行合理的建立与完善。

2.严格遵循“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原则

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管理,培训部门要从“八统一”:统一学习标准,统一执行标准、统一改进标准,统一服务标准化、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人员配备、统一后勤服务、统一活动安排方面必须进行严格的精心准备。严格遵循“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模式,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原则,为培训工作的有序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制定《班组长管理办法》,对班组长的任职条件、选聘办法、工作职责、管理考核等都作了详细严谨性的规定,建立班组长每日例会制度、班组长全程跟班制度和班组长轮值巡查制度。通过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员工的标准化意识一定会逐步增强,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钻研如何规范流程、节约成本、降低风险,自发地去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并从中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享受标准化工作的乐趣,使机构持续发展保持活力。

3.培训方式多元化、领导亲自授课

培训侧重点在新员工价值观、个人理念、职业精神、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确立。培训方法采用:视频+面授、师生互动、新员工谈话、心得体会。课程项目设计按照:“认知-转型-融入-内化-外化”的流程安排,将外化过程贯穿培训全过程。并采用国学微课、慕课、翻转课题、SPOC等导入劝学、励志、新理念等有关经典名句,提高新员工的职业素养、思想上,实现新员工向“企业人”和“职业人”转换。某公司领导亲自参与授课,并要多次跟班听课。开班当日,公司主要领导给新员工讲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工公司历程、职业素质、公司理念、企业文化”课,把自己多年积淀的从业感悟及心得传授给各位学员,使每位学员必须做到:有培训-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效果-有效果必有评定-有评定必有奖惩。

4.转变培训观念、增强心理素质

企业要从实效性上提升新入职员工培训,首先转变新入职员工的个人理念,由传统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理念进行大翻转,并促进理实一体化大力发展;其次,企业也要坚持初衷“公司理念”、“与时俱进”的原则来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与建立完善,能更加引导新入职员工对培训正确的认识与全面性,从而提高新入职员工参与培训的乐趣、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培训部门要对员工培训档案进行系统的管理及分配,并有效贯彻与落实培训投入工作中的考核标准,将培训结果与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进行有效的改善,以此实现培训由“增加知识面的福利”转型“增加知识面的福利+乐趣+经济多方面的收入”型的转变。另外,先进的新入职员工培训观念不仅可以促进员工全身心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确保企业的加速前进,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结语

企业要想提升其核心的竞争力,谋取长远的发展,务必在社会市场经济持续活跃,培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首先就要有效贯彻落实培训管理过程中的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完善培训考核评估模式,树立个人理念、公司理念,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新入职员工培训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员工培训在培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通过人性化的绩效考核方法来不断提升新时代企业的新入职员工培训的实用性,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员工整体心理素质,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2]

通过这次参与实际培训,也有效促进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对以后如何安排学生实践是一个较好的范例。

参考文献

[1]殷帅 张彦.新时代背景下的电网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模式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03

[2]王晓伟.增强企业新入员工培训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经济师,2019,(07).

作者简介:谷龙(1988.10-),男,安徽灵璧人,工学学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论文作者:谷龙 谢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谈对新时代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模式模式——安徽某公司新员工培训为例论文_谷龙 谢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