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策略探究论文_蒋兰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策略探究论文_蒋兰

四川省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 6371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对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的拓展提升,从而为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在自主阅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为更好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自主能力培养目标,教师需审视传统教育理念的不足,以新课改要求为依据,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片面的知识接收者身份解脱出来,转而使其成为课堂主体,以其充分的尊重。即,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在学生阅读前就将文章内容、思想等向学生简单介绍,或以成人角度判断阅读文章中的难点,并以消除学生阅读阻碍为目标,提前给出提示。这样的模式虽能保证学生阅读目标更明确、阅读过程更顺利,但是也将在无形中限制学生思路与想象空间,让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相反,教师可在上课前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充分空间,督促其自主完成阅读与学习。

例如,在《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阅读课文,并根据个人感受进行阅读标注,方便之后与教师、同学进行阅读探讨。同时,也可鼓励学生与同学组成阅读小组,在课前阅读时练习有感情合作阅读,并在之后的正式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展示,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

二、创设阅读情境,丰富阅读手段

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小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将唱、画、演融于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可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多角度展现课文内容,如影视、音乐等,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表现欲的激发和个性表达的鼓励。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将生硬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画和影像,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理解人物性格、体悟作者情感。

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播放视频或者展示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们再现圆明园旧貌,展现出圆明园在被列强破坏前的繁华景象。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震撼效果,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达到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草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草原的壮美风光,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积累,针对文章中的蒙汉同胞情以读后感形式进行作业布置。教师还可以在阅读中加入丰富的表情,引导学生在范读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预留几分钟作为学生分享阅读体验的时间,每节课安排一两名学生进行分享活动,促进学生在课下时间的自主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较好地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中,秋雨作为整篇文章的中心线索,具有串联景物的作用,以秋雨为线索的众多景物联合表现了有个丰收、美丽的秋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描写秋天特点的句子划出来,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想,然后让其他同学积极发言,对刚才进行阅读的同学的朗读和感想表达进行一个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精读、积累的好习惯。

教师在进行自主阅读的教学时,可以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手段。拿《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这一节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浏览文章,找出其中的关键人物,然后再要求学生分析各个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分析这一节想表达的感情。实践证明,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四、创建自主阅读平台

课堂是阅读教育的关键点,却不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全部,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教师需打开课堂,为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创造良好的平台。

1.教师可借助QQ、微信、网页等信息平台创建自主阅读交流角,定期在该平台上推送优秀阅读文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同时针对学生阅读兴趣不同的特点,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文章推送,以寓言故事、人文故事、科学故事、历史故事以及散文等题材作为划分标准,方便学生自主查看感兴趣的文章推荐,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选择阅读素材。还可在该平台上开创阅读交流聊天室,以供学生间交流阅读心得,互相鼓励着完成阅读。

2.在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如分角色朗读、作文竞赛等也是创建自主阅读平台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在就文章《渔歌子》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从画家、诗人以及朗诵者的角度分别理解文章内容,并由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该文章的创作基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点,举办《渔歌子》主题作文竞赛活动,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与情感之后,用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角度写一篇不限题材、与文章有关的作文,并在班级内进行评选。

总之,自主阅读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分析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核心。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步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主阅读,并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步骤开展自主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吴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24)。

[2]田梦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7,(11)。

[3]陈惠治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2013,(05)。

论文作者:蒋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策略探究论文_蒋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