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患者痰标本的细菌培养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论文_莫家金

ICU病房患者痰标本的细菌培养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论文_莫家金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

【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463例,对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抗菌药物试验,观察细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结果:463例痰标本中有138例标本为阳性,即检验阳性率为29.80%,138例阳性标本中主要为以下:鲍曼不动杆菌43例,约占阳性的31.2%,白假丝酵母菌18例,约占阳性的13.0%,肺炎克雷伯菌7例,约占阳性的13.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3例,约占阳性的9.4%。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阴性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其次为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白假丝酵母菌敏感率较高,均在99.8%以上。结论:相对比既有报道而言,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更高的分离率,而且耐药严重,对于细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关键词】ICU;痰标本;细菌培养;耐药情况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319-02

近年来病原菌耐药情况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抗菌药物耐药性方面给予高度关注。ICU患者多存在呼吸道感染情况,因此抗菌药物使用相对较多,导致患者机体中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具体的耐药情况存在较大的特异性[1]。笔者为了进一步探索ICU病房患者中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选择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463例,对患者的感染痰菌进行细菌培养、抗菌药物试验,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463例,所有患者家属均在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具备开展价值。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构建人工气道,析出患者深部痰液,置于一次性痰液收集瓶中保存,送至实验室。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源于法国梅里埃的哥伦比亚血平板、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VITEK2以及英国Oxoid药敏纸片。临床采集的标本送至实验室后,常规于血平板、麦康凯和巧克力平板上进行接种,CO2浓度控制在5%-10%之间,置于35℃的环境中进行孵育,时间控制在18h至24h之间,若存在细菌生长情况,需要采取革兰染色措施以及相应的凝固酶试验、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初步判定之后,若存在可疑菌落,进行在分离,确保实现纯培养,然后以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VITEK2,部分参考K-B纸片扩散法实施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判定表标准参考NCCLS[2-3]。

1.3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为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为ATCC27853,质量控制严格遵照NCCLS标准,定期开展药敏试验,确保药敏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细菌分布情况分析

463例痰标本中有138例标本存在细菌,即检验阳性率为29.80%,138例阳性标本中占比最高的前五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3株),白假丝酵母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17株),大肠埃希菌(13株),铜绿假单胞菌(13株)。受条件制约,未对标本进行厌氧培养。

2.2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亚胺培南耐药率最小,为1.34%,其次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在抗菌药物方面的耐药情况基本等同,而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亚胺培南较少存在耐药菌株。

2.3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较少,相对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次之;未发现该葡萄球菌在万古霉素方面存在耐药菌株,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苯唑西林、红霉素、青霉素G以及头孢唑林等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2.4产酶率分析

分析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在广谱β-内酰胺酶方面的产出率分别为24.50%、29.5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463例痰标本中有138例标本存在细菌,即检验阳性率为29.80%,138例阳性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43例,约占阳性的31.2%,白假丝酵母菌18例,约占阳性的13.0%,肺炎克雷伯菌7例,约占阳性的13.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3例,约占阳性的9.4%。。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阴性菌中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革兰阳性菌中最为敏感的为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属不存在万古霉素耐药情况,白假丝酵母菌结果绝大多数为敏感。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葡萄球菌多属于MRSA。据有关资料报道,ICU患者第三代头菌素使用量以及住院周期均会影响MRSA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比最高的为革兰阴性菌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最具代表性,认为与ICU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薄弱、病情严重、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大存在关联性[4]。

分析细菌耐药情况可知,亚胺培南具有最低的耐药率,头孢哌酮.舒巴坦次之,左氧氟沙星位居第三,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在抗菌药物方面的耐药性基本等同,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少存在耐药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在广谱β-内酰胺酶方面的产出率分别为24.50%、29.55%。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最高,实施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活性最佳,环丙沙星次之,左氧氟沙星第三,在其他抗菌药物方面,耐药性均较高。万古霉素在革兰阳性球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葡萄球菌未检测处耐药菌株,但其在其他抗菌药物方面普遍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作为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受广谱抗菌药物、超广谱抗菌药物、免疫制剂临床使用范围持续扩增的影响,分离率也在不断提升。葡萄球菌具有相对较强的耐药性,其中乃苯唑西林葡萄球菌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方面的耐药性较强,但在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方面的耐药性较差,由此可见,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在MRSA感染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念珠菌经过药敏检测,发现其在所有抗菌药物方面的表现均较为敏感[5-6]。

结束语:

综上,ICU患者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病房环境、仪器设备的清洁工作,做好消毒,避免避免感染多重细菌,同时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细菌学以及耐药情况,进一步沟通临床、实验室,确保患者感染细菌后可以早起发现,及时明确细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为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树泉.呼吸科与ICU病房痰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6,40(04):343-344.

[2]黄燕,陈玉坤,冀旭峰,等.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01):111-114.

[3]康凯,南川川,宋宁,等.2013-2014年ICU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767-2769.

[4]朱希燕,李晓峰,张荣泽,等.胸心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4035-4037.

[5]宋洁琼,李昆,SONGJie-qiong,等.患者入住ICU前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比较及耐药性变迁[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06):552-554.

[6]李建华,张力燕,季云瑞,等.呼吸内科不同区域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比较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330-1333.

论文作者:莫家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ICU病房患者痰标本的细菌培养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论文_莫家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