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

张春丽[1]2001年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归纳、分析、解释、评介等加工的报道。鉴于当前相关研究中对其“为什么传得好”全面关注,而“怎样传得好”则缺乏系统论证,本文特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传媒竞争中“根据受众对象的需求确定报道内容,结合声画优势探索为受众所能接受的表现方法”——即全面开拓自身优势与潜力的传播策略重点着墨。文章条分缕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宏观传播策略:根据受众需求和传播需要从整体上先期确立选题的可操作性和报道构想,为现场拍摄提供智力支持;中观传播策略:充分利用电视形象性、实证性、易受性、参与性等特性构建叙事形式,生成观众的参与感,最有效地展现报道过程;微观传播策略:在单独运用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的过程中,凸显电视声画技巧的精致以深化主题。在此基础上,阐明电视提高竞争力的本质途径在于通过“传播形式”的立体交叉的集合优势增强新闻冲击力,提升报道力度。其间借鉴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及信息论、系统论、叙事学论等相关理论,以期在大众传播学这个十字路口为相关业界实践提供点滴理论参考。

林慎民[2]2007年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归纳、分析、解释、评介等加工的报道。本文结合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之实际,分析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提出其传播策略。

刘璐[3]2015年在《新媒介情境下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发展思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技术不断普及,多媒体的融合趋势日渐明显,传媒环境已今非昔比。媒介生态环境的快速转变,加之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给电视节目传播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价值、功能、意义和影响力都应得到重视和再认识,探讨研究其发展思路已势在必行。另外,在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流失、新兴媒介日益崛起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不能沉浸于固有的传播方式,需要转变思路,从竞争的状态转至竞合,让共享和合作成为发展的新思路。也因此,将创新发展思路进行研究也是该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本文以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为例,通过大量案例进行剖析,按照当代审视、新媒体动力、趋向对策这叁部分的逻辑顺序,站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前沿下进行研究。第一是基于我国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60分钟》的分析研究,从而清晰的审视当下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是通过对目前在深度报道领域走在前列的新媒体进行分析,寻找电视媒体深度报道栏目的突破口;第叁是对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深度报道的展望和对策分析,一方面电视深度报道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内容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跟随时代步伐,积极融入到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在形式上进行重构与创新。

李水生[4]2017年在《加强电视新闻传播中深度报道的策略分析》文中提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对电视新闻报道的纵深延伸,凭借语言符号、画面语言、声音元素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归纳、总结、分析、解释、评价、持续关注。然而,在这个全媒体到来的时代,电视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要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将新闻深度传播做得更好?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的各元素和电视新闻的含义,条分缕析地探讨了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刘成付[5]2006年在《电视新闻频道的理念与运作》文中指出电视新闻频道是指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节目和具有新闻属性节目的专业电视频道。新闻频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与运作模式。从1980年世界上第一个新闻频道CNN成立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六年的历史,新闻频道也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逐步成为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大陆有了自己的国家级的新闻频道,实现了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历史性跨越。新闻频道不只是意味着电视新闻传播基本理念和运作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其影响往往超越新闻传播本身,更多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国际交往等更加宏大和深远的层面上。因此,一个国家级的新闻频道办得好不好,意义非常重大。央视新闻频道经过了叁年的实践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生涩逐步走向成熟,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但是央视新闻频道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尚未完全完成从传统电视新闻模式到频道模式的转型。央视新闻频道的经验需要总结、提升,央视新闻频道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文章较多,但是总体上显得非常零碎,至今为止还没有对电视新闻频道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富有理论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对我国“频道架构下的电视新闻传播”进行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是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论文希望通过对央视新闻频道的个案研究和对新闻频道分散、零碎研究的整合创新,探寻电视新闻频道运作规律,丰富和发展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理论,同时,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央视新闻频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策略参考和操作建议。传统的电视新闻通过固定时段和栏目播出,具有鲜明的栏目特征。现代电视新闻传播具有更多的频道特征。如何充分利用新闻频道的独特优势,使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最优化,是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要做好“频道架构下的电视新闻传播”,必须从基本理念、管理体制、具体运作叁个层面完成频道化转型,即建立起适应频道架构的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系统,适应频道架构的管理体制以及适应频道架构的新闻节目运作和创新机制。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在新闻频道的理念、体制和运作叁个层面展开。在理念层面主要研究新闻频道的基本理念、新闻频道社会影响力的建构等问题(第二、叁章);在体制层面主要研究新闻频道管理体制与模式变革,央视新闻频道与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格局的关系等问题(第四、五章);在操作层面主要研究新闻频道的具体运作,包括新闻频道的传播策略(第六章)、新闻频道节目的内容、形态、编排创新,电视新闻直播等(第七章)。如果要求不太严格的话,可以说理念层面大致相当于对新闻频道的宏观分析,体制层面大致相当于对央视新闻频道的中观分析,而操作层面大致相当于对新闻频道的微观分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主要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进行研究,同时,适当参照境外一些知名新闻频道,如CNN、BBC World、凤凰卫视资讯台等,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对新闻频道兴起和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央视新闻频道叁年来的实践情况作全局性扫描。论文认为,新闻频道经过了兴起、兴盛和全球扩展叁个阶段,社会信息化、频道专业化、全球传播竞争和技术进步是新闻频道迅速发展的动因。新闻频道为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频道架构极大地拓展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空间,另一方面,从传统模式到频道模式的转型也遇到了从观念到体制等多方面的障碍。央视新闻频道经过叁年多的运作,总体架构基本成熟,但是在基本理念、管理体制、具体运作等层面需要加速实现频道化转型。第二章和第叁章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新闻频道所做的研究。第二章主要讨论央视新闻频道基本理念系统的建立问题。论文认为:新闻频道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性推向极致,并将电视新闻全面性、深度性推进到新的高度。央视新闻频道应该建立以时效性、现场性、全面性、深度性为核心理念,以新闻本位、频道意识、受众中心、全球视野等基本理念为支撑的理念系统。论文提出,央视新闻频道可以通过功能区分(区分宣传功能和新闻功能)的方式来突出新闻本位。同时,央视新闻频道在频道意识和全球视野方面特别需要加强。第叁章讨论了新闻频道影响力的建构问题。认为新闻频道是央视新闻立台的集中表现,是央视的立身之本。央视应该以新闻频道为核心来建构自身影响力。新闻频道应该成为人们监视环境、观照社会的窗口,成为社会政治文明的助推器。本章还提出了新闻频道对社会的影响的叁种模式:即全面监视的雷达模式、被动性的社会介入模式以及主动性的解读模式。在国际影响力方面,论文指出,新闻频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与很多人夸大央视新闻频道国际影响力不同,本文认为央视新闻频道目前的国际影响力主要还是象征性影响力,而不是实质性影响力。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中观层面对央视新闻频道进行分析。第四章探讨了央视新闻频道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论文认为,央视目前“中心——部门——科组——栏目”的中心制是新闻频道实现其基本理念的体制性障碍,应该结合央视频道制改革的实施,参照CNN和BBC的管理体制,以新闻频道为核心,在全台的层面上建立大编辑部制度。论文还尝试给出了央视新闻频道建立大编辑部制的具体方案。论文还提出新闻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认为新闻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采制能力,而大编辑部制是提高频道采制能力的基础。央视新闻频道必须做好从以播出为主的频道向以新闻采制为主的频道的转型准备,第五章着重探讨了央视新闻频道对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格局的影响。论文认为,对外,央视新闻频道还不足以与国外新闻频道抗衡,对内,新闻频道的运作模式对国内地方电视台新闻传播形成了强大压力。央视新闻频道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新闻资源优势,将会加剧中国电视新闻垄断竞争和有限合作的局面。央视新闻频道与凤凰卫视资讯台、东方卫视等之间主要展开硬新闻之争,而与地方台之间主要是软新闻之争。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央视新闻频道相对微观层面的分析,集中探讨新闻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具体运作。在传播策略方面,论文认为央视新闻频道既要采取共性化的传播策略,追求新闻内容的客观、公正、准确以及新闻传播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同时更要注意运用个性化传播策略:主要是利用新闻频道独特的地位和新闻资源,采取垄断化传播策略和规模化传播策略。同时,加大新闻频道品牌建构力度(第六章)。在具体运作上,重点放在新闻频道的节目内容、形态和编排创新以及新闻直播的运作上。通过量化分析,论文认为: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信息容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节目的新闻性不足、新闻栏目多而不精、节目编排上频道整体性不够、大时段大板块层次不清晰、特色不突出,与央视一套节目重复过多、难以形成独特风格,缺少针对当天新闻的深度解读和评论栏目、新闻直播等手段运用得不充分等缺憾,论文针对这些缺憾,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第七章)。最后是论文的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论文认为新闻频道的精神实质就是通过频道运作促进和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全面频道化是电视新闻传播完成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转变的必经之途。频道化体现在基本理念、管理体制和具体运作叁个层面。央视新闻频道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体制层面,以及具体运作层面,都还没有完成频道化过程,央视新闻频道目前仅仅做到了局部频道化,即频道还仅仅只是一个新闻播出窗口。央视新闻频道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频道架构的理念系统、管理体制,在具体的节目运作中贯穿频道理念,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体现频道优势,从而以其独特的地位提升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整体水平。

李胜澜[6]2016年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深度报道的起源问题,学界普遍的共识是:深度报道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被视为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凭借其深刻性、思辨性、题材重大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重视。面对新媒体网络上简单、同质化的信息,深度报道以层层剥笋、步步深入的方式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揭示事件真相。它作为一种:“深刻全面揭示事实真相的报道方式”,在舆论监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一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电视媒体手中的“利器”。电视深度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优秀节目,曾取得了无数荣誉,代表着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最高发展水平。同时,《新闻调查》自1996年5月17日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风雨。因此,对《新闻调查》的研究具有重大纪念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深度报道在当下的意义、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梳理了《新闻调查》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就。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媒体冲击,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对电视深度报道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冲击。随后,又具体分析了代表中国电视深度报道最高水平的《新闻调查》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深度报道面对新媒体冲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关于样本的选择,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闻调查》前十年节目的系统抽样和研究分析,得出《新闻调查》前十年发展的大致情况,以此作为传统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情况。随后,又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调查》的发展状况,这里选取了2009年和2013年两年的《新闻调查》作为研究样本,因为新媒体的崛起主要是以2009年微博的兴起和2013年微信的崛起为标志的。本文重点从选题、节目调查类型、报道倾向、报道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新闻调查》在1996—2006年、2009年和2013年叁个阶段的各自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得出《新闻调查》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可以清晰的看出新媒体对《新闻调查》节目的影响。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影响下,《新闻调查》虽然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其不变的还是《新闻调查》的深度性。《新闻调查》发展至今,无数电视媒体人用辛勤汗水和毕生努力换来了它的辉煌,它代表着电视深度报道发展的最高的水平,被寄予了无数媒体人的希望。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对《新闻调查》的具体研究分析,可以促进电视深度报道更好的发展。同时,对《新闻调查》发展路径的探索也可以为其它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赵景鑫[7]2017年在《新媒体视阈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挖掘和延伸,能够凭借各种手段,比如画面造型语言、声音、语言等对新闻进行深度的剖析,归纳其中的核心内容,分析来龙去脉,解释出现的问题,并持续关注其后续发展。然而,面对新媒体的浪潮,传统媒体不断受到冲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影响,传统媒体必须紧握时代的脉搏,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实现自我的突破,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前提下,探究新媒体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形成的巨大冲击,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赵景鑫[8]2017年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采访技巧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不但提高了收视率,而且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怎样才能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这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访技巧与策略展开论述。

蒋柏清[9]2012年在《《法治在线》刑事案件深度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刑事案件电视深度报道是指以违反《刑法》的普通刑事案件为报道题材,以弘扬司法公正、揭露社会假丑恶、以及教育广大受众为目的,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多层次、多维度地挖掘新闻价值、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报道形式。本文认为深度报道的可信度提升案件报道的专业性,思辨性促进其教育性,深刻性凸显其震撼性。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优秀的法制栏目《法治在线》中的刑事案件电视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节目的研究,认为《法治在线》刑事案件报道的“深度”主要体现在:信息含量、思维纵深和美学元素叁个方面。在深度报道方面,《法治在线》主要从叁个方面入手挖掘其“深度”。第一,事实开掘,即从案件发展过程和案件背景开掘案件事实;第二,思维开掘,即从案件中的因果关系和矛盾关系来深化主题:第叁,综合开掘,是集背景铺陈、理性思辨、立体化报道于一体,挖掘案件深度。同时,在对《法治在线》的研究中发现,其刑事案件深度报道过程中主要存叁组矛盾关系,即专业化与通俗化、理性思辨与感性认识、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如何处理这些报道中的矛盾,进一步提高刑事案件深度报道质量,本文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周大勇[10]2012年在《“超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新闻文学化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新世纪以降新闻文学化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试图将其置于新闻与文学相关联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我们认为,重走文学之路的新闻无疑构成了其自身发展的一种历史性回归。而“回归文学的新闻”对新闻本身的命运以及文学的未来发展都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回到新闻本身发展来看,新闻文学化究竟是新闻发展的“自然转型”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值得特别关注。对于新闻而言,“回归文学”意味着从前的“老新闻”渐趋式微,同时宣告一种“新式新闻”的诞生,而这种“新式新闻”的日益“泛化”最终必然把传统那个“老新闻”送进坟墓。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新式新闻”同样面临自身发展的瓶颈,它因融合新闻与文学于一体,造成了“身份不清”,甚至有些时候变得“非驴非马”,因此,“新式新闻”的命运也是值得担忧。从新闻产生之日起,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显然,新闻与文学关系的历史同时构成了新闻史与文学史的一个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以文学为参照物来观察新闻,它围绕文学动态发展,其运行轨迹可以表述为叁个阶段:隐于文学之中、试图远离文学和再一次亲近文学。不言而喻,迄今为止,新闻与文学相关联的历史轨迹可以被归结为“融合-分离-再融合”的图式。就新世纪10年的新闻来说,它在亲近文学,在重走文学之路,因为它与文学试图进行再度融合。为了进一步揭示新世纪10年的新闻文学化的动因、理论依据、影响、发展趋势和结果,我们主要以2000年之后中国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新闻文学化转向集中体现在叁大媒体上:其一,是各种报刊的“扩版增容”,为新闻的“膨化”释放了大量的空间,应该说,是文学元素的不断注入让新闻“膨胀”起来。其二,表现为各级各类电视新闻都在推崇“讲故事”的报道模式,究其实质,是将新闻报道嵌入叙事的框架之中,我们所看到的完全是一种“新闻说书”,或者说是一种“类文学”的东西。有些时候,很难分得清它底是新闻叙事还是文学叙事。其叁,在超文本和超链接的互联网上,形成“个人空间”(拍客、博客、微博)与“公共领域(大众传播)”并存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而且,“个人空间”的自由式新闻写作模式不时涌向“公共领域”。就这种自由体来看,它是散文,或者说一种“比散文还散”的文体,它不再遵循什么新闻报道模式,但却同样担负着新闻传播的任务。新世纪10年我国新闻报道走向文学,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新闻”。尽管它在当时没有进入美国大报,并在70年代沉寂下来,却在90年代中期奇迹般地以“文艺化新闻”的面貌出现了。我们认为“新新闻”呈现了复苏的迹象,并有理由相信,新世纪中国新闻文学化现象可以被视为对“新新闻”的直接回应,并从“新新闻”中汲取养料,获得经验。新闻之所以文学化,首先,是市场经济大潮下,传媒激烈竞争的结果。传统媒体在报道速度上显然不及新媒体,但可以在报道深度和可读性诉求方面寻求竞争优势。需要说明的是,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为继的“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对“一手新闻”的炒作性写作成为一种追求方向。不容置疑,今天是“二手新闻”的时代,它的本源是“一手新闻”,所不同的是,“二手新闻”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形成差异化。说得通俗些,“二手新闻”是在“一手新闻”基础上的重构和翻新写作的结果。其次,新闻文学化是审美主体需求转向的结果。在“超媒介传播时代”,每时每刻都有天量的信息生成,人们生活在一个超过剩信息的时空之内,对信息的接受“随手可及”、“易如反掌”。从市场规律的角度来看,传播者一定要把接受者当做“上帝”来看。或者说,今天有价值的、稀缺的是注意力而不是信息了。显然,对受众的争夺战成为各种媒体的目标,看得出,今天是真正验证接受美学“读者中心”理论与传播学“受众本位”或“受众中心”的时候了。再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闻与文学的界限正在模糊。后现代艺术所渲染的消解中心、不确定性、无深度感、平面化,不仅瓦解学科之间的壁垒,也对学科内部体系和规则予以重塑。在后现代主义者的眼中,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文学,不是很清晰了。最后,在新媒体所引领的“超媒介传播”视阈下,普通民众进入大众传播的序列,新闻传播者走向“泛化”,传统新闻写作与报道模式面临消解的命运。新闻走向文学,自然让我们想到“新闻文学”。它是在新闻获得独立,需要与文学作出区分时被提出来的。本文认为“新闻文学”贯穿于新闻与文学相关联的整个历史。在“媒介短缺时代”,在新闻独立之前,新闻的存在是不容怀疑的,对融于文学的新闻而言,虽无“新闻文学”之名,却有其实。值得注意的是,在“超媒介传播时代”,新闻走回文学,意味着新闻文学迎来了繁荣时期。在新闻文学化的同时,文学也在新闻化,可见,新闻与文学在相向移入对方时,新闻文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记者与作家区别不大了,新闻与文学也变得模糊不清了。在新世纪,对于走回文学的新闻而言,新闻的呈现或表现方式值得探讨。当新闻“穿上文学的外衣”出现时,新闻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由此上升到新闻报道的艺术问题。它所关涉的不仅仅是“让事实说话”,而是“让事实跳起舞来”。因为今天的新闻报道是从“事实的选择”正在转向“审美艺术的呈现”,能够看到,“文学化”的新闻传播不只满足“让人知道”,还设法“使人震撼”、“令人回味”。新闻以文学化的方式呈现,新闻的内在本质是否也随之发生位移,的确值得思考。尽管学界一再强调,“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新闻文学化的潮流中,很难说“新闻真实”不会闯入“艺术真实”的境地。文学化是新闻的“出路”,还是新闻的“末路”,的确很少有人关注。从新闻文学化的动因来看,文学化是新闻发展客观性的主观选择。也可以说,新闻文学化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文学化到底是不是新闻的出路还不好说,因为新闻文学化究竟要达到何种程度不易判断。更何况,文学化极有可能波及到新闻的内容方面,甚至文学化成为新闻失真的漂亮借口。可见,文学化可能是新闻的出路,但是,当文学化从新闻的表现形式扩散至其内容,则新闻又被推向绝境。就当下新闻文学化来看,新闻形态发生了变化,新闻的实际社会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正是因为这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新闻及其各种要素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时至今日,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老新闻”行将告别历史,与此同时,一种“新式新闻”正在向我们走来。这种“新式新闻”的出现,到底是新闻发展的“正路”,还是“歧途”?尚需我们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D]. 张春丽. 暨南大学. 2001

[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 林慎民. 东南传播. 2007

[3]. 新媒介情境下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发展思路研究[D]. 刘璐. 内蒙古大学. 2015

[4]. 加强电视新闻传播中深度报道的策略分析[J]. 李水生.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5]. 电视新闻频道的理念与运作[D]. 刘成付. 复旦大学. 2006

[6].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D]. 李胜澜. 安徽大学. 2016

[7]. 新媒体视阈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究[J]. 赵景鑫. 传播力研究. 2017

[8].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采访技巧与策略研究[J]. 赵景鑫. 传播力研究. 2017

[9]. 《法治在线》刑事案件深度报道研究[D]. 蒋柏清. 湖南大学. 2012

[10]. “超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新闻文学化问题[D]. 周大勇. 吉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