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类药物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任国平

(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湖北襄阳 44102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前列腺素类药物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各60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在婴儿出生后,给研究组产妇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给参考组产妇服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状况,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96.7%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6.7%;研究组的2h出血量(104.8±3.8)ml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26.1±4.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率6.7%与8.3%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用于妇产科临床上,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控制产后出血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前列腺素类药物;妇产科;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04-02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娩并发症,也是引发产妇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相关调查结果,将近一半产妇死亡是由于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因此,如何有效抑制产后出血是产科的重要课题。通常来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因此对产妇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实施有效控制,是一直产后出血的关键[1]。我院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前列腺素药物,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全部产妇均为单胎产妇;以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各60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参考组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3岁到40岁之间,平均为(27.2±2.7)岁,孕周范围在38周到41周之间,平均为(39.3±1.2)周;其中包括5例妊娠高血压产妇,3例前置胎盘产妇。研究组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3岁到39岁之间,平均为(27.0±2.5)岁,孕周范围在38周到41周之间,平均为(39.5±1.3)周;其中包括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23例前置胎盘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临床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考组产妇在胎儿娩出以后,以10U缩宫素(生产厂商:甘肃大得利制药;生产批号:150212)为产妇实施肌肉注射;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以后,以600μg米索前列醇(生产厂商:湖北远成赛创;生产批号:150128)提供给产妇口服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状况,以及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此外,对比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χ2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 产后出血状况

在各60例产妇的两组中,分别有2例研究组产妇与8例参考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96.7%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6.7%。另外,就两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来看,研究组的2h出血量(104.8±3.8)ml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26.1±4.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用药后不良反应

在各60例产妇的两组中,分别有4例研究组产妇和5例参考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率6.7%与8.3%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表内容所示。

3.讨论

产后出血作为产妇分娩后的严重并发症,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有严重威胁,因此临床上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产后出血,临床上常使用缩宫素实施治疗,然而缩宫素用于治疗产后出血,起效较为缓慢,疗效并不够理想[2]。前列腺素类药物能够使得子宫收缩,所以用于治疗产后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相关研究表明,以600μg米索前列醇口服,对于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量,都有显著效果[3]。

米索前列醇药物,是前列腺素E1的一种衍生物,通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损伤,近年来,该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引产、流产,以及分娩过程中。有研究表明,在分娩过程中,前列腺素对于分娩有重要作用,是分娩发动的重要因素,在分娩时体内某些前列腺素成分甚至高达正常状态下的10到20倍[4]。然而,前列腺素类具有较短的半衰期,随着产妇分娩的结束,体内的前列腺素会迅速下降,造成产妇宫缩乏力,使得产后出血的风险大幅增加。因此,此时通过前列腺素类药物实施外源性补充,能够使自动保持足够的收缩力,进而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96.7%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6.7%;研究组的2h出血量(104.8±3.8)ml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26.1±4.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率6.7%与8.3%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用于妇产科临床上,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控制产后出血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霞,张毅,李咏梅.COOK双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2):150-151.

[2]程香芬.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7):4743-4745.

[3]李丽,袁秀红,罗晓梅,等.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预防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619-622.

[4]余剑灵.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2):5231-5232.

论文作者:任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前列腺素类药物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任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