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

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

一、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陆镜明,陈晓媚,陈彦霞[1](2021)在《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在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在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20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100例,联合组采取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期延长时间、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LI)]、新生儿Apgar评分及母婴不良结局,比较两组干预前、分娩前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联合组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P<0.05),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妊娠期延长时间长于常规组(P<0.01),QLI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P<0.01);分娩前,两组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1);分娩前,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1);联合组孕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孕产妇中,能延长妊娠时间,提高孕产妇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心理状况与母婴结局。

张少颖[2](2021)在《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1.探究由孕期、分娩至产后阶段高危妊娠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归纳产科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改进建议。3.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方法:1.选取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7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和8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高危妊娠孕产妇在就诊及住院期间的实际护理需求,了解医护人员对现有的孕产妇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看法。2.检索并分析核心助产士和孕产妇全程护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循证方法,检索并评价妊娠高危因素护理相关指南,结合高危妊娠孕产妇和医护人员访谈结果,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形成护理方案草案。3.采用德尔菲法集中专家意见,对“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该子方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议法,论证“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两个子方案,最终确定完整方案。结果:1.根据访谈资料提取出3个主题:(1)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孕期需求、分娩阶段需求、产后需求、高危妊娠风险意识及依从性欠佳4个副主题;(2)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实践情况,包括高危孕产妇服务内容和现有服务的不足2个副主题;(3)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副主题。2.通过分析核心助产士服务和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经专家论证修订后,确定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1)“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包括(1)“核心助产士角色界定”,含有“资格标准”6个条目和“服务规范”7个条目,(2)“护理实践内容”,含有3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8个三级条目;(2)“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子方案,包括(1)“孕早期体重异常(BMI>25kg/m2)孕产妇的管理”40个条目,(2)“高龄孕产妇的管理”23个条目,(3)“疤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25个条目,(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管理”53个条目,(5)“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管理”41个条目。结论:1.高危妊娠孕产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并且不同个体需求的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风险意识和依从性均有待加强。2.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助产士对新型服务模式存在担忧,开展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还需医院从人力调配、医疗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以合理组织助产士的工作。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包括“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柳雨雨[3](2021)在《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的需求现状,构建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并探讨其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结局、心理状态、体重管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为生育改革背景下前次剖宫产孕产妇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提供支持。方法:1问卷调查: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228例,采用自制问卷《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围生期认知及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的需求现状。2方案制定:在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实际临床实践,由助产管理团队初步制定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方案,随后邀请围产中心、产科、助产士等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制定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方案。3效果评价:选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分别在进组前与产后24h,采用孕期体重管理策略量表(PWMSS)、分娩恐惧量表(CAQ)、妊娠特有焦虑问卷(PAQ)、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进行效果评价,并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一、问卷调查结果1分娩计划的认知:222例孕产妇中50.4%认为剖宫产后可以阴道分娩,仅47.3%会选择阴道试产;46.4%希望在产科门诊(81.6%)由医生、助产士与自己共同制定(69.9%)健康管理计划;对助产士门诊的选择,多数倾向于医生的建议(37.3%)。2知识需求:此次妊娠最关心的问题有胎儿健康(25.0%)、产后恢复(13.3%)及分娩方式的选择(12.6%);最希望得到个性化分娩计划(29.7%)、产前-产时-产后的连续服务(26.1%)、讲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相关知识(17.4%);最理想的知识获取方式为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31.6%)、手机APP(18.0%)及一对一讲解(16.2%)。3服务需求:(1)整体服务需求:需求最高的为产后服务、产时服务最低,整体排名前五的服务项目为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入院指导、产检指导及产褥期指导。(2)不同时期的服务需求:产前服务需求最高的是入院指导、产检指导及缓解疼痛的方法,而参观分娩中心和模拟分娩体验得分最低;产时服务需求最高的是产程中的隐私保护、分娩技巧的指导及待产时分娩疼痛的指导,而宫缩时按摩腰骶和背部、第二产程的会阴按摩及水中分娩得分最低;产后服务需求最高的是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的指导,而产后心理调整、产后性生活及避孕得分最低。4围生期服务的差异性分析: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的孕产妇其围生期需求有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孕周、怀孕次数、生产次数、间隔时间、有无自然分娩及阴道试产其围生期需求没有差异(P>0.05)。5相关分析:此次妊娠是否会选择阴道试产和前次剖宫产是否经历过阴道试产呈负相关(-0.170);而是否想要制定孕期管理计划,与家庭月收入呈显着负相关(-0.224)。二、效果评价结果1对妊娠焦虑和分娩恐惧的影响:干预前两组PAQ得分、CAQ得分、焦虑人数及其恐惧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得分明显降低、焦虑人数及其恐惧程度均降低(P<0.05),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对自我分娩效能的影响:干预前两组CBSEI-C32、OE-16及EE-16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得分明显增加(P<0.05),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对体重管理的影响:干预前两组PWMSS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得分明显增加(P<0.05),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试验组的剖宫产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及产后感染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孕产妇对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缓解分娩疼痛的方法及新适宜助产技术不了解,孕期健康管理意识较弱,对助产士门诊的主动选择意向较弱;希望更便利地获得个性化、连续性助产服务,且产后服务需求最高,不同人口学资料孕产妇其需求也不同;对新生儿健康的关注超过对自身的关注,此次分娩意愿跟前次剖宫产是否阴道试产有关。2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妊娠焦虑和分娩恐惧、提高分娩自我效能及孕期体重管理策略的运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重复剖宫产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产后贫血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

胡艳[4](2021)在《心理护理联合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新生儿早吸吮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0例产妇,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常规产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新生儿早吸吮,比较两组的产妇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产程、胎盘娩出时间、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产后焦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给基础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应用心理护理与新生儿早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可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与产后抑郁率。

张晴,武双,王静静[5](2021)在《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出血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文中认为胎膜早破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极大地危害着孕妇极其胎儿的身体健康,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多数患者将无法自然愈合,如果不及时治疗,产妇的羊水会不断渗漏,进而增加孕妇出现宫内感染、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在胎儿方面也同样提高了早产、新生儿窒息以及围生儿死亡的概率[1]。产科护理综合干预是基于对过往产科护理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

赵清华[6](2021)在《产前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产妇采用产前优质护理对其分娩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13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前优质护理,对比孕产妇结局、负性情绪,围生儿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低体质量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先兆子痫、产后出血、剖宫产、子痫、胎盘早剥、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产妇来讲,对其实施产前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

黄文娟[7](2019)在《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家庭产褥期母婴护理服务现状及接受过母婴护理员服务的产后女性的体验。2.分析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的职业现状、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1.采用量性研究结合质性研究的方法。量性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自行编制《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服务现状调查表》对福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产后42天体检且产褥期有聘请家庭母婴护理员的429名产后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母婴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2.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23名接受过家庭母婴护理员服务的产后女性,使用文本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其服务感受和体验。3.参考国内外文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编制《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表》,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福州市9所家政公司130名家庭母婴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了解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和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4.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7名家庭母婴护理员和3名月嫂公司管理人员,使用文本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了解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与培训需求。结果:1.家庭母婴护理服务现状研究结果:产妇对母婴护理员的总体服务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仅64.1%的产妇认为家庭母婴护理员能够满足其对母婴护理服务的需求。满意度得分最低的前三位条目依次为:“产后功能锻炼指导如:盆底肌功能锻炼等”(65.9%)、“产后形体恢复指导”(66.3%)、“新生儿感知觉开发”(72.6%);质性访谈的结果,将产褥期妇女对家庭母婴护理员服务的感受和体验提炼出5个主题:服务体验与预期存在差距、产妇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母婴护理员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升、母婴护理员在产妇家庭中发挥重要作用、服务态度的正向体验。2.自行编制《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表》包括母婴护理专业基础知识、产妇专业照护知识和技能、新生儿专业照护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4个维度30个条目,专家权威系数Cr=0.89,S-CVI为1.00,I-CVI在0.841.00之间波动,内容效度较好。各维度的Cronbach’α值均大于0.70,重测信度为0.87。3.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结果:家庭母婴护理员平均从业时长(6.18±3.64)年,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89.3%;就业状态来看,52.3%私下接单,48.5%依托中介,27.7%为家政公司员工;个人月均收入在7500元以上者占62.3%;78.5%的调查对象职业认可度高。培训需求最高的维度是职业素养(15.55±3.77);培训需求得分最高的三个条目依次为:“相关法律知识”、“饮食护理,月子餐制作”和“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及护理”。家庭母婴护理员的年龄、从业时长与总体培训需求得分呈负相关(P<0.05);且不同文化程度和等级的母婴护理员在“是否有必要定期培训”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性访谈的结果,根据ERG培训需求理论框架,将母婴护理员培训需求的感受提炼归纳为三个主题:生存安全需求、人际交往需求、职业发展需求。结论:1.母婴护理服务整体满意度欠佳,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其中在产后盆底肌康复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后心理沟通与疏导、新生儿感知觉开发以及人际沟通这些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家庭母婴护理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偏低,从业流程缺乏规范管理,群体培训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按母婴护理员等级分层,对该群体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继续培训。

刘璐[8](2019)在《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与希望水平、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产妇高龄化的大背景下,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高龄产妇产后抑郁与希望水平及家庭功能的关系。结合质性研究深层次探索造成产后抑郁的原因。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高龄产妇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与希望水平、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1.量性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档分娩的高龄产妇204例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后2-7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Herth希望水平评定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高龄产妇进行相应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5.0进行处理,运用描述性统计、X2检验、t检验、Z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偏相关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2.质性研究为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立意抽样法进行研究。从已经纳入研究组的高龄产妇中选取16例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访谈,访谈方式选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现象学七步分析法进行编码整理,提炼主题,进一步对量性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结果1.204例高龄产妇产后抑郁中位数为9。其中有31例高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13分,其产后抑郁组中位数为13,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5.20%,有173例产妇产后抑郁评分<13分,非抑郁组产后抑郁得分中位数为9,非抑郁组人数占总人数的84.80%。2.高龄产妇文化程度、产后睡眠情况、婴儿出生情况、夫妻关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产妇职业、居住条件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史、分娩方式、婴儿性别等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无明显的影响。3.产后抑郁评分与希望水平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r值为-0.153。4.产后抑郁评分与家庭功能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r值为-0.160。5.高龄产妇文化程度、婴儿出生情况及家庭平均月收入是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6.质性研究结果:6.1主题一基本需要的缺乏6.2主题二压力源处理障碍6.3主题三角色转换的滞后性6.4主题四缺乏相关物质支持结论1.高龄产妇文化程度、产后睡眠情况、婴儿出生情况、夫妻关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希望水平和家庭功能对产后抑郁有影响。其中产妇文化程度、婴儿出生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其主要影响因素。2.希望水平、家庭功能均与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呈负相关。希望水平、家庭功能越高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越低。因此,对高龄产妇希望水平进行测评可有效预测产后抑郁。同时,给予高龄产妇充分的家庭关怀可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3.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多角度、多方面研究问题。研究结果相互补充,提示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与其家人沟通,及早干预,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保障高龄产妇心理健康。

熊雪莲,杨笑,李清华[9](2018)在《心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心理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析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死亡产妇选为研究对象,遵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30)、干预组(n=30)。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常规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更低,数据分别为[(52.6±6.4)分vs(43.7±6.2)]分、[(51.1±5.2)分vs(40.2±5.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产妇,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分别为80.0%、9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时,不仅可以减轻产妇抑郁、焦虑程度,还可以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10](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二、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在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1.2.2 联合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2.2 两组妊娠期延长时间、QLI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2.3 两组不同时间SDS、GSES、SAS评分比较
    2.4 两组孕产妇不良结局比较
    2.5 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
3 讨论

(2)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理论框架的发展
        2.2 可操作性定义
        2.3 研究问题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况的质性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资料分析方法
        1.5 科研质量控制
        1.6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2.2 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高危孕产妇需求分析
        3.2 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1 拟定方案主题
    2 成立研究小组
    3 文献检索与分析
        3.1 核心助产士主导的孕产妇护理实践内容
        3.2 常见高危因素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
    4 制定方案草案
第三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修订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方案修订方法
        1.3 资料分析方法
        1.4 科研质量控制
        1.5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2 专家会议论证结果
        2.3 确定方案内容
    3 讨论
        3.1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3.2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3.3 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3.4 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第四部分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助产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3)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伦理原则
    5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围生期认知及需求调查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4 研究结果
第三章 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效果评价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心理护理联合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胎盘娩出时间、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泌乳量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产后焦虑率的比较
3 讨论

(5)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出血率和满意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2.2 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2组心理波动比较:
    2.4 对比2组妊娠结局情况:
    2.5 对比2组孕妇查后出血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
3 讨论

(6)产前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产前护理
        1.2.2 子痫护理
        1.2.3 营养护理
        1.2.4 分娩护理
        1.2.5 产后护理
        1.2.6其他优质护理
    1.3 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2.2 两组孕产妇不良结局对比
    2.3 两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对比
3 讨论

(7)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及前景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研究理论框架的发展
        2.2 可操作性定义
        2.3 研究问题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福州市产褥期家庭母婴护理服务现状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样本量估计
        1.4 抽样方法
        1.5 研究工具
        1.6 资料收集
        1.7 资料分析方法
        1.8 科研质量控制
        1.9 科研伦理考虑
    2 结果
        2.1 量性研究结果
        2.2 访谈资料分析
    3 讨论
        3.1 产妇一般情况分析
        3.2 母婴护理服务情况满意度分析
        3.3 其他母婴护理服务提供情况
第二部分 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样本量估计
        1.4 研究工具
        1.5 资料收集方法
        1.6 资料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量性结果分析
        2.2 访谈资料分析
    3 讨论
        3.1 家庭母婴护理员一般情况分析
        3.2 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分析
        3.3 家庭母婴护理员培训现状分析
        3.4 家庭母婴护理员培训需求分析
本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8)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与希望水平、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量性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2 研究结果
    1.3 讨论
第二部分 质性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
小结
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关系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9)心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心理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结合新生儿死亡原因开展心理护理
        1.2.2 引导产妇发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四、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在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应用[J]. 陆镜明,陈晓媚,陈彦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1(21)
  • [2]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D]. 张少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研究[D]. 柳雨雨.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心理护理联合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 胡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08)
  • [5]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出血率和满意度的影响[J]. 张晴,武双,王静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03)
  • [6]产前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赵清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2)
  • [7]福州市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的研究[D]. 黄文娟.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与希望水平、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刘璐.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9]心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死亡后产妇心理影响分析[J]. 熊雪莲,杨笑,李清华. 当代医学, 2018(18)
  •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标签:;  ;  ;  ;  ;  

新生儿死亡产妇的心理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