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论文_凌继宇

基于大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论文_凌继宇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连接着城市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商务区、铁路车站及长途客运站等。在大型活动或重要节假日期间,由于出行客流的骤增,一些功能性十分明显的车站,很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大规模客流突发聚集或消散。一旦某路段或某站点发生故障,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乘客出行或线网运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国内外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故障影响分析判断,主要是根据站点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感觉给出。在故障发生时,由于工作人员经验不同,其主观感觉判断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对相同运营故障的可能持续影响时间判断会相差很大,对客流分布估计也会与实际情况差距甚远。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1导言

近几年,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速度迅速,主要由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全国各城市建设或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由数据统计知,2017年我国城市线路比上一年2016增加334.1公里,增幅达62.5%,可以看出我国城市轨道建设的增速发展);二是在全国各地主要干线高速铁路的建设。以上两者在运营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两者所面向的服务群体数量是庞大的,产生巨大的数据,比如客流信息,地铁站的换乘方案等。这些信息要不要储存下来、进行怎么储存以及要怎么用等问题受到了重视。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伴随出现信息数据的大爆炸,即大数据的到来。出现的大量数据处理的问题将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将交通方面产生的大数据作为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交通三个方面的数据:一是由公众出行服务的数据;二是由企业运营时对生产监管的数据;三是由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提出在交通管理、智能交通和交通事故处理中大数据应用三个方面。提出可以将人类出行特性与大数据技术联合建模,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提供支持。由此得交通的大数据应用较广泛,对交通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以及在交通运输体系等多方面。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大数据(Big)Data)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大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及复杂的计算进行分析。可将大数据的业务结构应用于客流分析,将便于交通运营与乘客出行。

2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大数据的定义为:一种规模大到在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技术是对这些有意义的数据进行的专业化处理。理解大数据的准确含义,可从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在两个方面进行相比,第一是“大”,第二是“数据”。其中的“大”,主要是指在数量上为海量数据,在维度上是全面(从不同的角度),其中的“数据”,不仅是传统字面意思上的“数字”,而是泛指现实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大数据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数据量大、维度多、时效性强、真伪共存。可以简称“4V”或“大、快、杂、疑”的特点。

3大数据在城轨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新城轨时代的到来,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面对的问题不再仅仅是乘客的出行。如今轨道线路扩张迅速,运营线路联接成为城市的脉络,更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纽带。在业务的高速发展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在实现网络化互联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支持发展的业务,成为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行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输压力与日俱增,其中轨道交通大量的行车调度和轨道的生产系统均属于轨道建设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存在数据储存手段落后,数据的量较少、数据的种类也单一,导致这些数据仅适用于日常查阅和检查,不便于对数据的分析,同时也不利于从数据中挖掘出为乘客分流的有价值信息。

4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问题,成本回收较慢,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长的周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等,这会造成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让维护成本降低,让运营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稳定发展的状态。国内市政管理系统也在逐步进行改革加强,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运营管理改革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通过这些年的调整和努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依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很多地方,运营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所限,所以系统主要通过单个单元进行推行并且建立起一个信息中心,对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这种模式在构造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多部门在信息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要求,而且构造的资金投入不大,可以显著提升传统线路运营的效率,但是这种模式在后期升级的过程中空间较小,先天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后期整合,已经无法达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5城规换乘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通过追踪轨道列车的运行路线,追踪客流量,存在延误扩散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数据,从维度和容量上具备了大数据的特点,可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依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中心,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城市交通方式的连接,与这些交通系统构建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通过飞机航班、火车列车运行时刻表以及乘客订票情况等信息,可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客流情况及返程客流的时间节点,进而做好运营的调整。如对自动售检票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该系统数据挖掘,预测乘客的出行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分析,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撑,并且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站点信息、客流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等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可提高运营现场的管理力度,进而缩短城市轨道交通对应急处置的响应时间。对于乘客而言可由交通出行系统数据分析后提供的各类交通信息,通过网站、手机APP等方式查看各类城市交通的具体、详细实时的运行情况,获得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动态和运力调整信息,选择更合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在可见的未来,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接入政府的数据管理中心,获取与运输服务相关的信息,如气象数据信息、电信、互联网等,建立科学的模型,对相关数据分析,预测市民出行,以优化各城市交通方式的运营组织和其之间的衔接。通过大数据平台,市民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个人的出行路线。

6结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迅速发展和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的应用将会逐步深入。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的相关、有价值的数据进行优化和指导生产与经营;对于乘客,则可通过交通数据信息系统提供的交通服务信息,以实现便捷出行。并且大数据分析平台将为使用者提供新的信息需求,以实现不断完善和更新系统结构、业务模块和功能界面,为乘客提供更实时、更确切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郭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机电信息,2015(33):128-129,131.

[2]张敏.试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外交流,2017(34):115.

论文作者:凌继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论文_凌继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