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的小语创新阅读教学论文_叶如明

谈新形势下的小语创新阅读教学论文_叶如明

叶如明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开展好创新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思维。开展创新阅读,主要应该抓好:创设优良的创新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情感体验阅读。

〔关键词〕小学阅读创新环境想象情感体验

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创新人才。作为小学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应该跟上时代前时的步伐,大胆改革,大胆探索,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好创新阅读教学。通过创新阅读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阅读品质。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开展好创新阅读教学呢?

1 创设好优良的创新阅读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创新阅读环境就好像是有肥沃的土壤一样,有了沃土才能长出茁壮的禾苗。良好的创新阅读环境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创设:

1.1 为学生的创新阅读创造一种自主、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从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阅读必须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良好的心理,重要的是创设阅读的良好氛围。良好的氛围促进儿童心理愉悦,喜欢阅读。在创造良好的氛围中,作为语文教师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让课堂形成自主、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因为少年儿童在阅读中一般往往有胆小,依赖的心理。解除学生的胆小主要应该让阅读的课堂轻轻松松,学生自由愉快。教师的引导需要亲切的话语合符儿童的心理,“同学们的阅读多么愉快、自由,一定能阅读出水平。”轻松和谐,激励性的语言是创造良好氛围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要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要采用儿童喜欢的“活动式阅读”。教师要创设好阅读的“活动点”,阅读的“活动磁场”。比如,组织趣味性的朗读,组织表演性的阅读,让学生自主性的阅读。通过活动性的阅读让学生体现创新性的阅读能力。

1.2 开展好创新的群体合作式阅读。在创设良好的氛围中,打破过去那种只由学生个体阅读。比如,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合作阅读小组,以4~6 人组合为宜。在合作小组阅读中,小组内学生个人通过阅读,开展讨论,阅读的效果如何,边阅读可以边提问。在合作小组阅读中,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与提高,创新思维都可以得到发展。比如,有一个合作小组长组织大家阅读《麻雀》一课时,小组长提问说,课文的结尾有一句话说:“我急忙唤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句话啥子意思呢?有同学说:“猎狗走了,地下的麻雀就不安全了。”又有同学说:“我看猎狗带走好,猎狗突然一走,就把麻雀全都惊飞了,不就保卫了自己安全吗?”这种边阅读,边提问,学生人人发表不同意见,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阅读能力,而且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得到了张扬。

2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中开展阅读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有。”因此,在创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开展阅读。没有想象,阅读中就不能求异,没有求异,也就谈不上阅读的创新。比如,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大家在阅读后说一说这个“床”是什么意思呢?此时,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都在动脑筋想象这个“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的说“床就是屋里睡的床”。有的说:“床不是床,是一个屋外的凉台。”……边想象边争论。老师赞扬了学生的创新想象。教师最后总结说:“床,在唐代不单指屋里睡的床,而且指井边的凉台。”这一点拨提醒了大家,睡在屋里床上怎能见月光呢?那不就是屋外井边的凉台吗?教师又说,“这个床的问题今后还可以继续探究,直到最后搞清楚为止。”可见,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开展阅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创新阅读水平。

3 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开展创新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在引导学生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阅读触动情感,情感又反过来促进阅读,从而“内化”学生的阅读的创新能力,“内化”学生的阅读品质。阅读需要教师以文章的优美语言,动人的描写,生动的故事情节去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情感体验中升化阅读水平。比如,教师以动情的表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草原》。组织学生带着赞美、抒情的感情阅读,在阅读中体验草原的静态美、动态美、广阔美,将自己的情感与草原之美融合在一起,除了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汇,漂亮描写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品质,加强美育教育。

4 自主学习,鼓励质疑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我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品读重点等)自主阅读课文,并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同时,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地读一读。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主的读书中探究学习,从而发现问题,独立求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语文的创新阅读教学之中,要多方面去开展创新阅读教学。从环境,从氛围,从心理,从学生情感等方面去开展好创新阅读活动,不断地探究小学语文创新阅读的方法与规律。

参考文献

1 刘思奇等.积极探索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规律[J].小学阅读教学研究,2012

2 王小林等.在阅读中积极培养好学生的想象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参考,2013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南小学

论文作者:叶如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谈新形势下的小语创新阅读教学论文_叶如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