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可行性论文_祝俨杰

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可行性论文_祝俨杰

(仁寿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眉山 620500)

【摘要】目的:分析将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2例,依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患儿61例,单治组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组则在单治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总值与单治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单治组大,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将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氨茶碱;支气管哮喘;盐酸氨溴索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89-02

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比较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的发作咳嗽、呼吸困难与喘鸣。这种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达到6.00%,伴随过敏原与环境污染增加,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支气管哮喘患儿容易发展成肺心病与肺气肿等,导致患儿健康生长受到影响,严重者会致死,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研究把2016年5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2例作为对象,探究了将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有效性,现作以下陈述:

1.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选2016年5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2例,依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患儿61例,单治组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组则在单治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茶碱治疗。单治组中有30例患儿为男性,有31例患儿为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患儿分别是2岁与11岁,年龄的均值是(6±2.03)岁。联合组中有36例患儿为男性,有25例患儿为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患儿分别是2岁与12岁,年龄的均值是(7±2.14)岁。两组患儿各项基础资料经过对比以后缺乏显著地差异,P>0.05,可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的方法

全部患儿都实施常规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主要包含营养支持、抗感染与吸氧治疗等。单治组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静脉注射1.5mg/kg盐酸氨溴索,一天2次,维持治疗四个星期。

联合组则在单治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茶碱治疗,盐酸氨溴索用法用量与单治组一样,治疗方案为每天静脉注射4.0mg/kg氨茶碱,一天两次,持续治疗四个星期。

1.3 观察的指标

对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评:经过治疗后,患儿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痰液量显著减少或者没有痰液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咳嗽、肺部啰音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好转,痰液有所减少,喘憋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喘息消失时间。

1.4 统计的方法

把本次统计所得相关数据的结构记录至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以便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后,应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进行检验;应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χ2检验,然后比较所得数据,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采取P<0.05表示。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在单治组中显效患儿一共有24例,有效患儿一共有25例,无效患儿一共1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总值为80.33%;在单治组中显效患儿一共有35例,有效患儿一共有24例,无效患儿一共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总值为96.72%,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总值与单治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单治组大,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

2.2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

联合组患儿住院时间是(5.01±1.25)天、哮鸣音消失的时间为(4.22±1.02)天、咳嗽消失的时间为(4.08±1.00)天、喘息消失的时间为(3.27±0.22)天;单治组患儿住院时间是(7.92±1.42)天、哮鸣音消失的时间为(6.19±1.28)天、咳嗽消失的时间为(6.29±1.32)天、喘息消失的时间为(6.03±1.04)天,联合组患儿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喘息消失的时间与单治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单治组小,组间比较有显著地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与肥大细胞和等炎性细胞所参与慢性气道的炎症,该气道炎症容易加大儿童对于各类刺激物与过敏原敏感性,尤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容易致使痰液粘稠与气道狭窄[1]。支气管哮喘治疗原则为对供氧、呼吸道痉挛与气道炎症进行改善,现阶段,主要采取支气管扩张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是这种药物效果不够显著[2]。而β2-受体的兴奋剂能够使得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提升气道粘膜的纤毛清除能力,降低过敏介质产生,对症状进行缓解。联合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对支气管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减小平滑肌细胞磷酸的二酯酶活性,对腺苷受体进行敦化,防止细胞内钙离子外流,继而扩张支气管的平滑肌,降低气道的阻力,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3]。本次研究中显示,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总值与单治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单治组大,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喘息消失的时间与单治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单治组小,组间比较有显著地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

综上,将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效果,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俞峰,周林福.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1(6):98-100.

[2]吴颖,王继东.通腑安脏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5):833-838.

[3]雷春霞,王石.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142-4144.

论文作者:祝俨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可行性论文_祝俨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