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5名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与干预措施分析论文_徐雪芳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5300

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缺血或出血导致脑组织、神经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脑组织血管破裂,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脑血管栓塞,两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方法都有差别,但共同点为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筛查和预防干预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属于脑卒中高发地区,由于脑卒中筛查、预防的认识不足和手段缺乏,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脑卒中发病患者的死亡率亦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脑卒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现状提示,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负面心理情绪和基础病治疗等,对于预防脑卒中发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中心自2018年1月开始,对在我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50岁以上人群开展脑卒中筛查,将筛查出的高危人群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将我中心制定的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管理中,观察干预措施实施后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

1对象资料

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蓬朗社区居民共计6205名,其中50岁以上居民共计2495名,为减少工作量和提高针对性,我中心对50岁以上的2495名建立档案的居民进行了脑卒中筛查,通过电脑初筛,筛查出900名高危人群,2018年再次对900名初筛出的高危者进行面对面复筛,最终共筛查出105名高危者被选为本文研究对象,男/女(62/43),对象年龄最低为51岁,最大为84岁,其中60岁以上者67名,平均年龄(71.3±2.1)岁,受教育程度中高中以下63例,高中以上42例,患有基础病者共计46例,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病,此次面对面筛查出的105例高危者均无脑血管病史,未见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者,未见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105例高危者都自愿配合此项调查和研究。

2研究方法

2.1 筛查方法:我中心成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和聘请的上级医院专家组成的脑卒中筛查小组,由筛查小组成员完成本次研究的问卷、体格、超声等调查项目,本次研究筛查内容依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中制定的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被调查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职业、饮酒、吸烟、运动情况、作息规律等内容,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血压、血脂、尿酸、心功能指数、血糖水平、血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等,既往病史主要记录被调查者有无脑卒中病史、心血管病史及其他疾病,家族病史主要记录直系亲属有无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等病史[1]。

2.2高危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中相关要求,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和病例资料,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血压血糖水平、脑卒中家族病史、体重超标、心脏病、血脂水平、吸烟、运动量不足等共计八个因素,被筛查对象具有3分及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或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被筛查对象具有3分以下危险因素,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评定为脑卒中中危人群,被筛查对象具有3分以下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者为脑卒中低危人群[2]。

2.3综合干预措施:将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复筛出的105名研究对象的管理中。1.开展脑卒中预防知识宣教,脑卒中发病诱发因素中有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如年龄、家族病史等,而吸烟、不合理饮食等可控因素则可通过健康宣教予以纠正,从而将脑卒中诱发因素控制至最低水平,本文对筛选出的105例高危者开展专题讲座,讲授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和运动方式,告知高危者不合理生活习惯、饮酒吸烟等诱发脑卒中的风险,指导患者如何预防可控因素,为保证健康宣教的效果,本中心指定专人负责一定数量的高危者,由负责人随时解答高危者提出的问题,帮助高危者熟悉各种脑卒中疾病的预防知识,由于高危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因此在宣教模式方面要灵活多样,如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社区宣传栏、答题奖励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模式,将脑卒中预防知识普及到每位高危者[3]。2.积极治疗基础病和开展季节性预防干预,高危者多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基础病,基础病对于诱发脑卒中属于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病对于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患有基础病的高危者,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好病情发展;冬季和季节转换期是脑卒中高发时间段,这一时段人体血压、心情等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也是季节变化诱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季节变化时要及时根据温度添加衣物,避免过度劳累和调整心态[4]。3.生活和饮食习惯干预,指导高危者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质,控制好每日脂肪总量摄入,坚持早睡早起作息习惯,保证每天良好的充足睡眠时间,要求高危者每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对于体力允许者可加强运动强度。4.用药指导和复诊干预,高危者除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外,还应根据医嘱给予低剂量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根据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要求,早期给予低剂量预防性药物能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定期复诊能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掌握高危者病情发展,尤其是患有基础病者,定期复查能帮助医生及时评估风险等级,进而能调整好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

2.4观察指标:本文复筛出的105例高危脑卒中者介入综合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实施6个月后,比较前后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和比例,并使用调查问卷调查105例被筛查者对于脑卒中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 JMTJFX.14简明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本次筛查结果统计分析 本社区在我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50岁以上居民共计2495名,本中心筛查小组通过电脑初期筛查出高危者900人,初步筛查后面对面复筛出高危105人,其中复筛后确认需要做颈部血管彩超的66人,彩超异常36人。

4.2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从表1可见,干预前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不可控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血脂水平、体重、吸烟及运动量少等比例明显低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比较(n,%)

5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诱因多种多样,这些诱发因素可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早期筛查是通过判断被筛查者诱发因素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初步评估被筛查者发生脑卒中的机率,对于发生风险较高者可以提前进行干预和预防,从而大大降低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和干预效益,这也是各种高发疾病大规模开展筛查的初衷和意义所在。我中心2018年1月至12月,对2495名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的50岁以上居民开展了脑卒中初步筛查,2495名被筛查者中,电脑初期筛查出高危者900人,初步筛查后面对面复筛出高危105人,筛查出的105名高危者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病史及心脏病等不可控因素外,高危因素主要分布在超重、吸烟和运动量少等可控因素,而这些可控因素可以提前介入干预措施,为此本文将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高危者管理中,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高危者血脂水平、体重、吸烟及运动量少等比例明显降低,上述高危因素分布比例降低有助于预防脑卒中,预防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诱发的脑卒中,且干预后高危者对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正是因为高危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提高,高危者对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可控因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

6 体会

脑卒中患者发病成因和诱发因素复杂多样,针对脑卒中高危因素进行初步筛查,能更加全面的了解被筛查者的病情演化过程、可能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暴露率,为后续介入预防性措施提供可靠支持,尤其是对于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等可控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和早期控制,能显著预防脑卒中发生,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马飞,陈涛,刘艳慧,等.海南省城乡居民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及高危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3):63-65.

[2]王莉,陈金华,赵玉章,等.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7,29(6):850-853.

[3]王力,任会彩,王志先,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筛查与高危个体处理[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4):212-215.

[4]蒋楠楠,罗浩元,刘集鸿.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9):22-25.

[5]张蓬川,宋炜,王海英,等.医联体模式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的社区管理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0):180-184.

论文作者:徐雪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  ;  ;  ;  ;  ;  ;  ;  

2495名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与干预措施分析论文_徐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