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评价论文_陈颖

(天津警备区河东第三干休所 天津 300161)

【摘要】目的:对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评价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3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按照不同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16例,对照组老人接受单一的随访,而研究者在随访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对两组老人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恐惧、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空巢老人通常伴有抑郁以及孤独等症状,所以需要给予其有效的干预对策,以此促进老人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理健康;空巢老人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323-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多,而其中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内容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促进老人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提高,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如下报告形式呈现。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3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5月—2017年1月于本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按照不同诊疗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16例,对照组中,有9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86岁和67岁,均龄值数是(75.12±6.65)岁;研究组中,有10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分别是88岁和69岁,均龄值数是(76.14±6.47)岁,组间基础资料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制定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有焦虑、抑郁以及恐慌等,由老人回答护理人员填写或者由老人自由填写,所有调查问卷均全部收回并有效。

1.2.1对照组 该组老人接受单一的随访,包括电话随访或者家庭随访。

1.2.2研究组 该组老人接受随访以及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对策:①健康教育宣传:为老人讲解老年期间可能遇见的问题,尤其是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组建抑郁治疗小组,由护理人员指导老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老人将内心负面情绪宣泄出来,进而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讲座,讲座内容包括老年人较为常见疾病以及预防和护理对策等,2次/月,1~2h/次;②心理护理干预:根据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并由护理人员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和掌握空巢老人心理状况,通常情况下,1次/周,30min/次。除此之外,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给予老人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案,包括解释、倾听、建议、指导以及共情等,尽可能的改善老人负面情绪,并多与老人交流和沟通;③认知干预:为老人介绍关于抑郁症预防以及治疗知识,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尽量打消老人顾虑,使其可以积极面对自身疾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④行为干预:首先指导老人放松,并在老人熟练掌握之后自由练习。帮助老人选择舒适体位,闭上双眼,放松全身肌肉,与此同时,深呼吸,时间大约是5min,缓慢吐气,每个动作进行3次,30min/次,1次/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理健康评分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心理健康评分包括恐惧、焦虑以及抑郁,分数越低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分别是t和χ2,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结果

研究组恐惧、抑郁以及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情如下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疾病发病过程中,生物、心理以及社会三个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2]。所以,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除了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关注,同时也要加强对老人情感以及心理的重视程度,对其家庭状况进行分析。就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而言,其很容易产生抑郁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其社会功能,若未实施有效、合理的心理干预对策,将会对其生活幸福度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给予空巢老人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助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3]。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恐惧、抑郁以及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干预的实施,改善了老年人负面情绪,使其保持良好治疗心态,避免了其它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合理规划老年人饮食方案,有助于对老年人血糖以及血压进行合理控制,防止慢性疾病的发展。

总而言之,将心理干预应用于空巢老人护理当中,在改善老人心理状况的同时,也能够改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蓝醒琼,胡君,邹永.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卫生服务干预方法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5):149-153.

[2]蓝醒琼,胡君.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系统化管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6-9.

[3]李莎莎,王秘,王丽娜,等.小组心理干预对空巢老人孤独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6):2019-2024.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评价论文_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