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夏景胜

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夏景胜

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我国处于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域,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社会民众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地质灾害预防机制,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亟待完善。基于此,文章就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

Abstract:China is located in a region prone to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geological disasters has greatly affected the daily lives of the people in our society,and has caused serious threats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In the proces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as China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mechanism,the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Keywords:geological disaster;disaster prevention;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1地质灾害相关内容简述

地质灾害实际上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泥石流、地面坍塌等六种类型。地质灾害不仅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还会导致受灾地区环境破坏、交通受阻、通信中断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对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进行监控,设置灾害防治系统,形成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预测管理。目前来看,地质灾害防治既是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公共学关注的焦点。从长远角度看待地质灾害防治,就是要在消除当前地质灾害危险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利用进行规划,提高地质环境利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面,既要做好地质灾害减灾工作,也要建设相关的防治工作体系,并且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

2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

2.1人为原因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主要在我国西南内陆地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地形地质、地貌环境较为复杂,山高险峻;其次,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人口压力骤增,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不断提升。如在市政建筑工程中,如果未能根据有关规定对建设地段进行科学评估,导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因为地质问题而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或未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市政建设,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同时,在人人类活动过程中,因为经济活动不可避免的造成当地植被的破坏、地下水资被过渡开发等情况,一旦出现较大的降水就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这也是造成当地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诱因。

2.2自然原因

导致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地的降水量是和当地地质灾害有着直接关系的重要因素。部分时间段的降水强度、降水季节都可能影响到当地地质灾害的发生。而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以泥石流、滑坡等为主。其次,是当地地形地质、地貌等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无可避免的。最后,当地自然情况,如高山、河流、植被覆盖等情况都可能在降水、温度等因素的影響下引发重大地质灾害问题。同时,我国是一个以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为主的国家,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加上人为破坏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3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

3.1地质灾害调查标准

建设项目要对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风险区划、灾情评估等分别作出规范性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目的是查明现状及其引发因素,一般按照1∶1万~1∶5万工作精度规范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调查评价和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突出土地利用或工程建设区域可能遭遇或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估,针对目标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开展工作,按工程布设特点分为面状和线状两类区域提出评估技术标准。面状区域包括城镇规划区、能源资源工程场地、农村居民点等,线状工程包括油气管线、公路、铁路和河流沿线区域等,实际工作时两类要求可配合使用。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方面,针对目标区人类、财产、社会功能或生态环境等承灾体遭受危害的可能性开展工作,包括区域致灾和单体(滑坡)致灾两种情况的风险评估要求。地质灾害灾情评估针对实际发生灾害的区域规定如何开展工作,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如区域暴雨或强烈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的灾情调查评估。

3.2地质灾害勘查标准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6个灾种要分别制定勘查规范。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精度根据工程需要控制,一般比例尺控制在1∶5000~1∶500可满足防治工程方案比选(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的工程计算需要;重点地段按1∶500~1∶100控制,可满足工程设计计算和施工图设计的需要。必要时,尽可能衔接参考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专门勘探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规程。

3.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类型分别制定,首要的是明确不同灾种类型防治工程的设防标准、设计工况、工程安全系数和预期工程效果。根据选定的工程方案,按工程措施类型分类设计工程布置、工程参数和工程量,包括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削方、回填、格构护坡、锚喷网、抗滑桩、抗滑键、挡土墙、锚杆/锚索、锚拉桩、拦石墙、拦石槽、拦砂坝、防护网、爆破、生物工程、填堵、跨梁(板)、强夯、灌注或旋喷的具体设计等。不同工程单元的设计要彼此间做好衔接,共同服务工程目标,避免重复使用工程量而造成资金浪费。

3.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标准

按灾种类型做好施工组织总体设计,提出施工组织的原则性要求,并结合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种的不同特点及实际施工环境编制具体设计。具体防治工程单元的施工标准按工程类型制定比较便于使用,一般包括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削方、回填、格构、锚喷网、抗滑桩、抗滑键、锚拉桩、挡土墙、锚杆/锚索、砌体护坡、拦石墙、拦石槽、防护网、爆破、谷坊、拦砂坝、导流坝、固底板、生物工程、填堵、跨梁(板)、强夯、灌注或旋喷等的施工规程或技术要求。

3.5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标准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于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施工安全和防治工程效果评定,相关标准按区域和单体地质灾害编制,如区域降雨或地震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能成群成带出现的监测预警,或由于地下水等的抽汲引起的地面沉降按区域标准编制。单体的监测预警标准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裂缝等分别制定,工作内容包括专业监测、群测群防和施工安全监测。监测要素主要是地表位移/倾斜、地面裂缝变化、差异错位、地下位移/倾斜、地应力、目标层压缩量、地表水、地下水、降雨、温度、微震、声发射、声波、化学成分、浑浊度、泥位等,并分别规定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要求。设备方面要规定精度要求、野外选址、施工仪器安装、安全防护和运行要求。预警指标包括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空间、强度三方面的参数,并明确预警判据、预警等级(红橙黄蓝)、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应急响应建议等。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的进步离不开标准化,标准化对行业科技工作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标准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是重大的,但应用完善的道路也是漫长的,要进行综合考量,希望上文的论述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关凤峻,沈伟志.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分析研究与趋势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28(01):1-3.

[2]刘传正.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J].工程地质学报,2015,23(05):809-820.

[3]刘传正.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理念[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06):1-7.

[4]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05):1469-1476.

论文作者:夏景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夏景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