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经济学中寻找人类解放的真实路径—读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论文

在政治经济学中寻找人类解放的真实路径—读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论文

在政治经济学中寻找人类解放的真实路径—读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

罗荣星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的整个思想的意旨就是在于实现人类解放,那么到底人类解放要怎么实现呢? 在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这本书里,邵然博士认为要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中去寻找。 邵然博士围绕这一观点,先从《资本论》和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关系和现实道路的“出发点”、“主线”和“归宿”三个点出发,用必然性论证了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和《资本论》的关系。

一、《资本论》:马克思追求人类解放的说明书

邵然博士认为,《资本论》是帮助人们理解并追求人类解放道路的指南针。首先,《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批判就是揭示了资本主义光鲜表象下肮脏内在;其次《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不彻底性,澄清了资本的真实本质。在《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探索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的本质。

针对部分河道淤积或回淤现象较重,排涝能力较低、排涝标准不足或灌溉流量减少、灌溉能力下降等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对规划区内的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并对项目区内影响行洪安全的障碍物进行拆除,主要为清除坝埂、违章建筑物等,同时,清除垃圾、树木、杂草等,清理侵占河道或岸坡废弃物;二是对项目区原有设计标准低、阻水严重的部分桥梁、涵、闸、站等建筑物进行拆建,以进一步沟通河道水系末梢,畅流水体,改善水环境质量。

二、现实道路的出发点:商品的内在矛盾

商品作为《资本论》一书的发端,构成了解放道路的必然环节。 作者认为只站在哲学的立场上去理解商品必然是不全面的,而要沉到商品本身上去,就必须回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商品的研究上去。而要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就必然逃不开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 亚当·斯密讨论商品是从分工开始的,在斯密看来,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人性中固有的交换的倾向造成的。 所以,存在于交换领域中的一系列“物”或物品直接看成是“商品”,并把商品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里最为密切的关联。 但是斯密却在商品的二重性上出现了模糊的认识。斯密之所以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天然属性。 虽然斯密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斯密的理论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把大卫·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顶峰”,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里,李嘉图明确了商品的价值和交换标准尺度的关系。 马克思高度赞扬李嘉图的这一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在作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上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做出来巨大的科学功绩。因为这么一来,研究商品价值学说的视角就被引入商品生产领域之中,这样就必然会引出对生产商品的价值主体的确认, 即是谁或者是什么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但是李嘉图的学说也并不是没有缺陷的,李嘉图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所以他不可能意识到资本自身的矛盾,这就是李嘉图理论最大的缺陷。那么,马克思在吸收了上述二人的理论的基础上,又做了哪些创新呢?邵然博士认为马克思对商品性质的认识有了质的跨越,是出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商品,而已经不仅仅是“物”。作者认为马克思从商品出发,进而引申到商品概念的道德维度的批判,从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根结所在,这就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实现指明了道路。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三、现实道路的主线:从资本运动的逻辑到人类解放的逻辑

作者首先引用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一生的功绩可以概括为“两大发现”,而“剩余价值论”的发现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作者认为正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从而使马克思看穿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一览无遗”。作者认为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的寻求,首先是马克思通过发现剩余价值理论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性、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共产主义所替代;另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要想实现人类解放不能仅仅依赖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毁灭,更要广大受压迫的无产阶级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认识到自身的现实处境、认识到人的解放必须要使人自身参与到斗争中去自觉地参与到社会革命中去,革命是实现解放的最重要的手段。前一个方面指明了人类解放运动的道路,后一方面构成了资本运动的内在逻辑,而二者的辩证统一则表明了《资本论》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解放道路主线的说明书。

四、现实道路的归宿:《资本论》对共产主义的开显

作者认为正如美国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大卫·哈维所说的那样,《资本论》的目的是 “将激进的政治研究,从他所认为的一种相当浅薄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转变为一种科学共产主义。 ” 作者还认为,《资本论》是最高目的的共产主义的展示,必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共产主义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中产生的; 二是必然环节是一个“归宿”,但是并不是“终结”。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结果,它一直是一个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形态、一直是人类解放不断实现的过程,所以共产主义也不应该是一个静止的结果,它应该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作者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共产主义社会有着详尽的描述都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反教条的,所以他的学说也不是静止的,所以我们后人在理解马克思学说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一个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结论。

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运用了黑格尔式的思考方式,对角度地分析了《资本论》里马克思人类解放路径的思考。作者没有从庞大的解放理论入手,而是真正实现了“把自由沉入内容”—从《资本论》入手。这本书逻辑紧密、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方新的思考的世界。

标签:;  ;  ;  ;  ;  ;  ;  ;  

在政治经济学中寻找人类解放的真实路径—读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