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对策论文_陈燕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对策论文_陈燕

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10060

摘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做好相关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工作对于保证成本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因而有关方面应针对我国目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收益最大化。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0引言

在现代建筑中,随着国家不断地改善施工质量要求,在建筑方面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这样就使得建筑公司对施工的成本控制看得越来越重。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强建筑方面的投资控制,只有把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投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证。

1.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价值形成的阶段,是资金大量投入的时期,如何使实际花费控制在事先的计划内,是这个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

1.1 健全工程变更制度

工程变更是施工阶段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因素很多,如工程地质和地形条件有较大差异,使施工条件复杂化和施工中种种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出现,造成对原设计的局部修改,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了活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变更扩大建设规模等。对必须发生的变更,应当进行技术与经济论证,必须经过设计、业主和监理三方同意,当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建设规模时,还应经原项目审批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

1.2 确保签证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要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1.3 认真对待索赔与反索赔

索赔与反索赔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索赔通常是指承包商就非承包商原因所造成的承包商的实际损失向业主提出的经济补偿或工期延长的要求。而反索赔是指业主向承包商提出的,由于承包商违约而导致业主损失的补偿要求。

为减少损失,在施工过程中要准确发现索赔机会,及时上报索赔意向(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超过工程师有权拒绝),随时收集索赔依据和证据,正确处理索赔事件。“索赔”和“反索赔”事件发生后,双方应尽量采用协商、调解手段解决,从而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除非重大事件必须采用仲裁或者诉讼手段。因采用仲裁或诉讼手段会造成合同实施成本增加。

1.4 合理支付工程进度款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工程进度款支付方式有:按月支付、分段支付、竣工后一次支付等。不论何种支付方式,结算条件都是质量合格、变更单签证齐全、款额为完成工程价值的60%-90%。不合格的工程决不付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完成后,业主组织施工验收,竣工结算审核,这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最后阶段,要对结算造价进行有效管理。

2.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预算以及定额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工程定额与指标制定上,与工程的实际运营不相符。这主要是因为工程预算所依据的数据体系陈旧,大多是几年前收集整理的数据。相关辅助体系不够完善。预算体系是一个系统体系,需要有各方面的辅助,比如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交叉跨越!城市规划、通讯干扰,线路曲折系数等,这些资料缺乏大量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沟通,由于这些缺失,预算就很难对造价进行准确的计定。缺乏相应的动态机制。以往的造价体制都是静态的,缺少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价格波动因素的考虑,预算体系与工程控制之间缺乏互动性。

2.2建筑工程造价形成过程控制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而需调概的现象时有发生。显然,工程造价形成过程缺乏控制力度。主要原因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是对各种超支现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方法,对造成造价控制失控的原因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缺乏科学的论证,这样就使造价控制的力度就大打折扣。是在编制工程投资时对时间价值和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足甚至未加考虑,而是绝对的去比较、判断和应用。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种普遍适用、简单准确、操作性强的造价预测方法。

2.3建筑工程的造价评估体系缺失

建筑工程的造价评估体系缺失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大部分项目法人缺乏对后评工作的重视,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造价过程中出现的各项超支失控在事后缺乏重视& 至于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既没有认识,也没有惩罚机制,对建筑工程造价体系的完善、成本的控制缺少积极意义。

3.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是制定有效预算与报价制度。准确的预算是报价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而报价工作的准确有效的进行又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预算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密不可分。首先,公司在招聘预算员时要对其工作技能进行考核,严禁浑水摸鱼,以提高报价员的质量与道德素质。第二,公司要严格要求预算员在进行预算工作时一定要深入施工现场以及深入调查市场,确保预算的准确度。

二是是加强对成本价格的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价格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费用。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企业要严格控制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这又包括控制买价和运费、降低材料堆放和仓储损耗、限额领取等方面的内容。人工费用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提供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阶层的管理水平和定额分配劳工以及让班组承包技术含量低的工程,如砌石工程。以减少无谓的劳动损耗,提高劳动效率。机械费用的控制主要指引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机器的利用率等。

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和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首先,企业要制定出严格有效可行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违规行为严惩不贷,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第二,企业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避免工程事故问题的出现,严把质量关,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

四是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进行工程索赔。合同纠纷往往是由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纠纷事故不仅有损企业名誉,还极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拟定合同的时候要明确甲乙双方的职权责,依法索赔。

4.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乎民生与社会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又是个非常“危险”问题,它曾使多少业内名流陷入牢狱之苦。在建筑领域要想搞好工程造价与管理,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灵。让我们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探索,使建筑工程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姚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研究――基于施工企业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4(23)

[2]刘国军.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民营科技.2014(09)

[3]王二长.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3(17)

[4]王永柏,沈艳.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J].四川建材,2012,02:22

[5]李学缠.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02

[6]丰欢.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3:23

论文作者:陈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对策论文_陈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