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与经济贫困_贫困地区论文

区域文化与经济贫困_贫困地区论文

地域文化与经济贫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与论文,地域论文,贫困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域经济贫困往往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现在的整体改革中,文化的变革明显滞后,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贫困地域中的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体制、文化形态以及文化环境,仍然犹如一副“沉重的翅膀”,抑制着这一地域的经济腾飞。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的现状来看,经济贫困地区在我国还占有很大比重。摆脱贫困,仍然是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讨研究地域经济贫困的原因,对于改变地域经济的贫困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地域的经济文化特征

最终认识贫困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我们的目的,而揭示贫困地域的经济特征则是我们把握贫困地域文化特征的必然途径。

据一些统计资料和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到,一般贫困地区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结构的超稳定性。以我区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为例,这里的经济结构几十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解放前,除了农业、畜牧业外,其他经济成份几乎看不到。即使现在,全县就业人口中,从事商业、工业、农副牧产品加工等产业的仍占很小的比例。全县总收入中,农牧业的收入仍占很大比重。再如巴里坤县和伊吾县,工业几乎是空白〔1〕。畸形、分散、单一的经济结构是贫困地域的基本特点。二是经济关系的超封闭性。几乎所有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关系都长时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之中。人们除了到乡镇地交粮、看病和进行必要的农副产品销售以外,很少再与外界往来。有的山区牧民一辈子没有进过县城,有些人连火车也没有见过。近几年,虽说开放了,但就整体而言,仍然处于封闭状态。我区南疆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水果资源,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运出而烂掉。三是经济发展的缓慢性。这一点是与经济结构的超稳定性紧密相联的。再加上生产手段的落后,几十年不变的生产方式,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主体能动性表现不出来,被动地依赖自然界的施舍,致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时间处于徘徊状态。四是自然经济基础根深蒂固。这一点是贫困地区普遍特点,不必多论。贫困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其经济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文化层次的低品位。许多落后的文化要素依然存在,而且仍然在起作用。比如说地域范围内具有顽固势力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等基本的文化要素,因为封闭的原因,其保守性、封建性表现得十分突出。总之构成这一地域文化的要素是属于低品位的。其次,从文化行为来看,表现为物质文化消费的低层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他们容易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心理。知饱暖足矣,再无奢求。表现为精神文化消费的低层次。除了奢望一年里能看几场地方戏以外,再无别的文化生活可言。因为闭塞,眼界狭隘。对于传统的本位文化有着执着的偏爱,使得他们对于外来文化、新文化产生一种由来已久的隔膜和排斥。第二,文化心理的愚昧、愚腐。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足够数量的强壮的劳动力就成为支撑其经济生产的主要因素,于是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统文化心理深入人心。他们往往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所以,错误地认为文化无用。由于大多数经济贫困地区,文盲半文盲率都比较高,因此对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的固定的习性心理。第三,传统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使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低层次性。由于经济文化的制约,贫困地域人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顽固的封闭性思维的特点,而且,这种思维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可改变性,即使是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具体说,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经验性思维。他们的行为活动的依据是经验,凡是不被经验所证实过的,一概不去实践。比如说科学种田,非得亲眼看到别人已经取得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才敢相信,才去实践。至于智力投资那样的战略性行为,当然不会热心。即使是已经得到过别人的成功实践的,有时还需要作大量的工作,才能普遍推广。二是简单思维。思维方式的浅层次性束缚着一大批农民的手脚,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最大思想障碍。比如说眼光短浅、急功近利等,其实就是一种浅层次简单思维的产物。在贫困地域,要进行一些战略性的经济开发,就相当困难。兴修水利、开发荒山、集约经营,都缺乏积极性。扶贫资金的投入,往往着眼于目前,而很少考虑长远。三是封闭性思维。只在自己的思维领域中进行思维,只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这是视域狭窄、信息源单一的必然产物。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意识,守常、守旧,对外界的新事物、新现象,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这都是受思维界域限制的结果。绝少风险意识,更不愿在商品大潮中去弄险,只守在土地上任凭老天的摆布。这种凝固性的封闭思维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思维方式的落后,以及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贫困地区越来越贫困。由于传统地域文化的制约,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在这里,人们宁愿把多年的积蓄拿来操办红白喜事,盖房买妻,甚至倾家荡产在所不惜,但却不愿投资去发展生产,更不要说去经商。显然,这种价值观念同商品经济环境下的价值观念相去甚远。在贫富、得失、义利等观念上,他们更看重伦理意义上的价值,看不起见利忘义之徒,鄙视嫌贫爱富。当然这些观念有他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没有致富的追求,没有谋利的愿望,又何言经济的发展。

上述问题是从贫困地域经济文化现状的总体去探讨的。在强大的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贫困地区的低层次文化也在倾斜。新的文化因子正在生成,经济发展的步子虽然慢了些,但是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所向披靡。

二、贫困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恩格斯在致奥·倍倍尔的信中谈到:“在国和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1页)“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贫困地域文化生成的根源。从大的方面说,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再做梳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自然原因。主要指由于地理环境、语言或方言、不同民族等差异造成的“不平等”,亦即由于“不平等”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地域地理状况即自然环境的差异,是文化按地域空间组合的基础。贫困地域的地理环境往往比较复杂,条件比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造成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生活的生产、发展、传授、结果、形式都具有地域上的不同。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他们的气质、感情、观念、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一般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自然环境的陶冶和锻炼。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往往是被动的,同时又是依赖的。因此所形成的文化也必然是守旧的、封闭的。再加上语言或方言的比较大的差异所形成的封闭与隔离,以及不同民族各自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差异所形成的封闭与隔离,都从不同的方向上促成了贫困地域文化的守旧的特点。

2.社会原因。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人口分布等差异造成的“不平等”,亦即由于“不平等”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作为生产力布局的自然基础资源和自然条件,在贫困地域都比较差,因此,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工业比重低,生产方式落后,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这无疑也就决定着、制约着地域文化的性质、内容以及发展的落后性。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这就必然导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的单一,或农或牧,构成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内容的单一。这也给贫困地区的文化带来明显不同的影响。人口同自然环境一样,对社会经济、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而贫困地区的人口密度一般都比较小,同时人口的文化、心理素质不高,而且这种情况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所以势必造成经济、文化在这些地域也就相对比较落后。

3.历史——心理原因。主要指民俗、家庭、社会体制以及心态等方面的原因从而形成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中国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的梯级地域中,都有自己世代相传的丰富多采的乡俗。“入乡问俗”、“一方一俗”的说法,就生动地反映出风尚习俗的地域性的特点。在我国贫困地域,民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整合和导向的功能,是一种规范、模式,一种群体的凝聚力,增强着群体内成员的归宿感、义务感、亲和感,是一种价值很高的文化现象,具有顽强的承袭性和相对稳定性。贫困地域的民俗同样具有这些特性,这些特性,既有它进步的一面,也有它落后的一面。落后的一面是它的顽固的排他性,使得其文化、经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的隔离,抑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地域文化的内容是通过内心积淀的方式世代传承下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心理内容和心理活动。贫困地域人们的思维习惯就是这种独特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慢节奏、求稳求全、安于现状,都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4.人的素质原因。主要指人的文化素质。长期以来,贫困地域缓慢的经济发展一直未能给文化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文化基础建设比较落后,人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距。从我区农村的典型调查资料看,富裕农民基本上具有一定的文化,贫穷户则多半是文盲或半文盲。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区的文盲与半文盲高于全国。而区内贫困地区的文盲半文盲更多,作为领导人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人的文化素质的短缺又导致并伴生着人的心理素质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贫困,导致文化的落后;文化的落后,导致了人的愚昧;愚昧又延续了地域性的贫困。如此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人,因此,贫困地域文化的改革,最终是人的改革。

三、贫困地域的文化改革

法国著名的发展理论家佩雷认为“思想结构和社会习俗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但能够促使实际总产值增长,而且能够使个别领域的进步变成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在1982年出版的《新发展哲学》一书中,这位法国教授又提出了一个在当代西方学界有较大影响的发展定义,“发展是通过产品或劳务交换以及信息和符号交换进行的人改造人的活动。”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实践和现代国际环境中的发展趋势,都向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实质性内容:“人改造人”,即“给人温饱、给人教育、给人关怀,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调动人力资源。”因此说,实现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不仅是文化变革的起点,而且也是社会整体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对于贫困地域来说,文化改革尤其要进行“人改造人”的工作。只有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实现现代人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才能实现贫困地区的文化改革。具体的讲,应该做到:

1.更新文化环境,加快文化事业建设。贫困地区面临着人的素质短缺、文化环境落后等问题,我们必须把文化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实质性的战略任务来抓紧抓好。扶贫要更注意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2.改造传统文化模式,促进人的现代化。一种人格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文化环境、与他所接受的文化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改造贫困地域人的传统人格为现代人格,首先必须改造更新文化环境,同时也要改造传统的文化模式。比如说,对儿童的教育,就应该改变家庭抚养重于教育的传统模式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否则,培养出的下一代往往是缺乏自主、保守自私的传统人格。在贫困地区,对成人的教育既要重视文化教育,也要抓紧人格社会化的教育,注重向他们传播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观念和新行为方式。

3.重构社会价值体系,建立新的文化机制。贫困地域人的价值观是该地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改革贫困地域文化,也就是改造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革新旧的社会价值观——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建立新的文化机制,以调整人们的心态,创造出适应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促使贫困地区的人从“伦理人”向“经济人”转型,改造旧观念,建立新价值取向。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就是把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建立新的价值取向的重要任务,促成新文化形态的实现。

当然,要最终实现贫困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必定会随着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而到来。

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地理》38页。

标签:;  ;  ;  ;  

区域文化与经济贫困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