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倩

论汉语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倩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称谓语是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用语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称谓词语的使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亲属称谓使用的泛化现象。称谓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交际用语,对称谓语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析与归纳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亲属称谓语“哥”使用的泛化现象做出简要的定义,总结“哥”泛化的表现形式,并由此分析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哥”;泛化;形态标记;对外汉语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相互间的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及扮演的社会角色等建立起来的一套名称,是人的有层次、有系统的人际关系在语言中的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称谓系统也有着很强的等级观念和情感色彩。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活交际的需要,以及近年来网络流行用语的迅速发展,称谓语的使用情况逐渐发生了泛化。具体说来就是亲属称谓语不单能够用来指称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同时可以指称非亲属社会成员,也即亲属称谓使用的泛化。

由于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发展变化的重大表现,对它的研究可以弥补某些称谓语的空缺,不仅如此,汉语称谓语系统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理解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所以,基于以上原因,本篇论文,选取“哥”为例,侧重写了亲属称谓语“哥”泛化的形态标记以及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应用。以下将逐一进行阐述。

一、亲属称谓语及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概念界定

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1],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属成员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和叫法。它是人类社会中体现亲属之间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

我们可以借用“生态位泛化”这一术语来解释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生物学中“生态位泛化”是指在食物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者被迫寻找并食用其它次等猎物或被食者的现象。那么,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汉语的亲属称谓语泛化可以理解为:在汉语已有的亲属称谓语不足以及新的合适的称谓语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交际双方被迫扩宽、放大,或者改变原有的称谓语,用“具有亲属关系特征的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2]的现象。

也就是说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亲属称谓语典型语义逐渐消失,而使用范围扩大化的现象。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就是在现有亲属称谓语不足以表达交际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对现有亲属称谓语的补充”。[3]

了解了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定义后,那么下面首先来看一下亲属称谓语“哥”泛化的表现形式。

二、亲属称谓语“哥”泛化的形态标记

交际中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人们往往会用某些带有亲属称谓性质的词语来称呼非亲属。本文之所以选择从“哥”着手研究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主要是因为“哥”泛化得较为彻底。潘攀先生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1998)一文中通过总结汉语中16个泛化的亲属称谓语,得出结论:泛化后的亲属称谓语“大多是父系亲属称谓语;不同辈份中晚辈对长辈的容易泛化,而长辈对晚辈的一般不泛化。”[4]根据他的观点,“哥”既属于父系亲属称谓语,又属于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所以容易出现泛化。下面,对亲属称谓语“哥”泛化的形态标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前缀“老/阿/小”

在“哥”前加“老/阿/小”等前缀构成“老哥/阿哥/小哥”等表示“模糊排行”[5]的称谓语,这些前缀并不明确表示年龄的长幼,主要是传达一种感情。“哥”在这里不再指称同胞兄弟,而是“通过添加词缀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老”表尊敬和亲切;“阿”表亲近和喜爱,多在方言出现;“小”表示娇宠或亲昵,常常用在口语中。这一形式特征反映了亲属称谓语“哥”泛化后的“不同感情,具有区分近义词的作用。”[6]

(二)被称呼对象的姓、名、姓名或字母代号

在“哥”前加表示人的名称的词,像“姓/姓名/字母+哥”,如“/李/张/卫华/K哥”等之类的称谓语,该类称谓语有别于亲属成员之间同胞兄弟的称谓,它不仅表明说话双方的熟悉,而且“符合交际过程中的礼貌原则”[7],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感情,这样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实现交际的目的。

(三)职业名称、阶层名称、处所或籍贯名称

以职业/阶层/处所/籍贯+亲属称谓“哥”为主要组合形式泛化而成的社会称谓语,从意义上看,与之组合的语素或表示职业,或说明籍贯,或标明所属社会阶层等等。一般用来指称从事某行业或所属某阶层或归属某籍贯的人,并不具备亲近的情感意义,例如:“的哥”、“吧哥”、“白领哥”、“北漂哥”、“东北哥”、“北京哥”、“上海哥”、“福建哥”等,其中“的哥”、“吧哥”交代了指称对象的职业(开出租车的男性、在酒吧或网吧等地工作的男性);“白领哥”、“北漂哥”说明了指称对象的阶层(白领阶层、北漂一族);而“北京哥”、“上海哥”、“福建哥”、“东北哥”交代了籍贯地址(北京、上海、福建、东北)。这样的形式用于语篇中便于读者迅速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在语言形式上也显得简洁明快,通晓易懂。(四)表示被称呼对象特征的词语

表示被称呼对象特征的词语+亲属称谓语“哥”这样的泛化形式,往往采用借代的手法对专指的“XX哥”进行身材、行为、性格等方面的特征描述。例如“忍耐哥”指一位年轻男警察拦下一逆行私家车,车上冲下一名浑身酒气的女子冲其拳打脚踢,但该交警打不还手,被网友们称为“忍耐哥”。“忍耐”被用来代替该男子的行为特征,显得非常简单明了。再如,“瞌睡哥”指一位听奥巴马演讲却睡着了的美国男中学生,“瞌睡”用以借代整个过程,概括性极强且具有诙谐性。再如广州托举卡在四楼阳台女童的“托举哥”;跳入臭水沟,抢修电缆的“抢修哥”以及带车求职的“求职哥”等。这些词与“哥”的组合,突出了“指称对象的某一动作行为特征,赋予其一种动态性”[8],也可从中分析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或者其他人对此人此事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们提到“托举哥”、“抢修哥”往往对它们的英勇事迹给与极高的评价,进而由对其的评价引导出整个社会的崇高的价值观,而这位带车求职的“求职哥”的行为却让人不那么认同。

显然,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哥”这样的泛化形式在网络上和大众口头中出现既嘲讽了“假恶丑”,又彰显了“真善美”,同时也适应了网络文化的需要。当然,这种称谓还不能当做普遍的社会称谓语来使用,因为它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具有明显的指称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它带有一定的调侃、嘲讽和戏谑的意味,因此现在一般用于网络或新闻标题中,起到醒目,吸引人眼球的作用。

(五)指示代词“这/那”+“老/大/小”

指示代词“这/那”+“老/小”+亲属称谓语“哥”,如“这位老哥”、“那位老哥”、“这位大哥”、“那位大哥”、“这位小哥”、“那位小哥”、“这老哥”、“这小哥”等,在这里,“老/大”并不具体说明年龄的大,而只是一种尊敬的称呼;“小”也不是表示年龄小,而是一种喜爱、亲昵感情的流露。这样的称谓形式一方面表达了对被称谓对象的尊敬,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同时另一方面,它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高,可以说,离开语境,听话人则不知道指称对象是谁了。因此“哥”的这一泛化形式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指代明确的指称对象,否则将会出现指称对象模糊的情况。

以上分析了亲属称谓语“哥”泛化的不同形态标记,通过对这些形态标记的分析,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对泛化后的亲属称谓语“哥”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用,而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其运用的一个具体特例,因此以日常交际中的运用为基准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此亲属称谓语的应用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三、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亲属称谓语作为汉语称谓语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它的教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大多数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学习是他们老大难的问题。而“哥”这一亲属称谓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中泛化最显著、最彻底的一个,对其的教授更应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如何教好亲属称谓语“哥”及其泛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采用类推造词的教学方法

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多以同素词群的面貌出现,词群的结构整齐,构词模式一致,具有很强的类推性。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效习得汉语词汇。在自主阅读时碰到类似的词,能够识别是否属于同一词群,并由已知词义推知新词的意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如: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运用,出现了一批以“网+亲属称谓语”构成的新词语,网哥、网哥网弟,形成一个“网”族新词群。对于这一词群,只要知道“网哥”的意思是“年龄较大的男性上网者”就可推知其它词语的意思。采用这种类推造词的方法记忆、理解泛化的亲属称谓语“哥”,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同族词,而且还能明显感知泛化后的同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有利于外国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二)在教学中融入“哥”的汉民族文化

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个性、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等等。虽说前三者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更大,但不可否认,文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对外国留学生而言,这点更为重要。我们大家都知道,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纯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密不可分。西方国家没有如此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交际中是直呼其名。因此,要想留学生或外国人更好的了解汉语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就必须先让学生明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更有帮助。由于汉语亲属称谓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遵循结构—功能—文化三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就拿亲属称谓语“哥”来说吧。在教学中如何融入汉民族文化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介绍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并且告知“哥”与其他同被亲属称谓语的细微差别,然后分析“哥”在具体的句子中的具体意义,最后归纳总结“哥”这个亲属称谓语在汉民族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从以上教学步骤来看,在教授“哥”这一词时也是时刻把握结构—功能—文化这三原则进行的,这三原则是贯穿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原则。

(三)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体现发展变化的观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是以词汇教学为基础的,而教好词汇的关键在于对词义的理解。词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始终“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词义”。[9]拿亲属称谓语“哥”来说,我认为在教亲属称谓语“哥”时,除了要教已知的“年长的男性”的意义外还应提到是 “称呼年轻男子”和“从事某种职业的年轻男子”以及“具有某种特性的年轻男子”这三种新的意义,因为这三种意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衍生出的新意义,具有特定的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要不断更新整理泛化后的亲属称谓语“哥”的新的意义和用法。

毋庸置疑,伴随社会文化的发展,亲属称谓语“哥”也通过不同的泛化形式,被赋予了丰富的语用意义和某一具体学科的教研意义,而从语用学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考察对目前称谓语系统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称谓语“哥”处于一个纷繁庞杂的成为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类心理为基础,同时也是对其存在环境的一种反映,并且对于它的泛化的实际使用更是千差万别、生动复杂,因此对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绝非易事。鉴于资料收集整理的限制以及知识水平的欠缺等,本文的分析仍有众多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1]刘居红.现代汉语口语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学术新论,2008,(8):5.

[2]魏明慧.关于现代汉语称谓语泛化现象的研究[J].文学教育,2012,(11):84.

[3][4]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2):35.

[5]史雯娜.网络流行语中“哥”的语用顺应理论阐释[J].凯里学院学报,2012,(2):118.

[6]罗湘英.亲属称谓的词缀化现象[J].汉语学习,2000,(2):24.

[7][9]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123,141.

[8]王薇.从亲属称谓泛化看“哥/姐”由亲属称谓向社会称谓转移的动因与机制[D].广州:暨南大学,2011.40

作者简介:张倩(1988.05-),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论文作者:张倩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论汉语亲属称谓语“哥”的泛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