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建设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于交通运输有了更多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对于交通运输领域而言,市政道路具有核心与枢纽的地位,其包括的城市道路、桥涵、隧道、给排水、防洪堤坝等是城市的基础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供城市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公用工程。如果其在质量上存在丝毫的疏忽与纰漏,都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为此,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研究
1导言
对于国家发展与城市建设而言,市政道路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关键,如果市政道路存在问题,那么城市的正常运作与社会的稳定维系也将无从谈起。因此,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2.1不同管理阶段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从市政道路全寿命周期来看,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针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能够为目标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控工程设计、技术指标以及质量标准,这是做优质工程的重要前提。因此,可研阶段的工作应该以充分的调查论证为基础,根据工程建设要求从内外部环境、经济、技术等多个维度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缜密的分析论证。其次,细致而充分的勘测设计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依据。工程勘测主要涉及地质、水文方面的勘察工作,以及工程测量等工作,这都是市政道路选线和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勘测工作应细致、充分,客观反映市政道路路线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地质地貌。设计工作确定了市政道路的平纵横布置、结构类型及尺寸、工程材料类型及构成等工程实体元素,明确了市政道路的基本性能,也对道路的施工难易程度、质量标准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第三,施工环节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是实现工程质量的环节,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的环节。施工主要以设计文件和施工工艺为依据,使用合格的材料、先进高效的施工设备进行施工,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最后,工程验收是施工质量的保证环节。市政道路的各参建单位报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会共同参与市政道路的竣工验收工作及质量评定,并由政府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督查,竣工验收环节是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最后确认环节,检验工程是否达到了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能否能够满足交付使用的要求。由此可见,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不应单纯聚焦于施工阶段,而应是一个贯穿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只有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才能确保市政道路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2.2不同主体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
从市政道路施工要素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包括五大方面:首先是“人”,“人”的因素包括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监督管理人员等。“人”的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包括参建人员的技术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施工作业能力、操作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庞大,耗费的材料种类多、性能差异大,既包括各类原材料,也包括各种半成品和成品,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的选择与组成是否合理,材料质量控制是否到位,材料的运输与保管方法是否恰当等,都会对市政道路的质量和外观产生直接影响,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产生直接影响,会影响道路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也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第三,各类施工机械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机械包括各类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施工设备、施工作业工具、测量仪器与检测仪器等,这些施工机械都是市政道路施工与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备,这些施工机械需要满足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特点、施工工艺要求等,并进行合理的比较与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和管理,才能确保市政道路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3解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合理措施
3.1做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指的做好对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修正。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要做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由此可见,施工方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且要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得上岗。此外,市政道路工程中会使用到大量技术材料,并且涉及到的单位多,在对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后,要做好相应的整理工作,以便具体施工中对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应用。
3.2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施工会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前,要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施工该工艺和方案。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立即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施工进度和方案内容进行修正,从而确保施工始终都处于受控状态。在具体施工期间,如果应用机械进行挖土,在超挖在设计标高200~300mm处则应当采取修边和人工挖土方式进行作业,通过开方式,可以确保挖土精度能够达到要求。具体填筑作业前,要做好相应的基地清理作业,填筑时应当选择级配相对较好的粗粒土,将作为填筑材料,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对土的具体含水量进行合理控制[4]。此外,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要对混凝土材料配比进行严格计算,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周围的环境,对相关影响参数内容进行确定。对于施工现场需要采用的各种配比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通过抽样检测,确保各项材料的质量,避免存在问题的质量材料混入到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
3.3安排施工进度
市政道路施工工期会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安排施工工期时,要充分考虑人文、气候、政策等各项因素的造成的影响,要预留气候因素对工程作业工期造成的影响,并且要提出相应的风险对应措施,以满足政策和人文的要求。进行进度计划编制时,要对不同机械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机械选择时要保证机械的选型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在市政道路施工期间,许多企业为了节约工程成本,经常会采用同一种机械应对不同强度的作业进行施工,这种做法看似降低了作业成本,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将会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导致路面出现更多的接缝,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将会对工期产生影响。最后,在安排进度时,要对工序和工艺间关系进行合理安排,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完成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工作,其中涉及诸多内容,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施工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为此,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确保市政道路施工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李鹏.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思考[J].山西建筑,2016,42(34):151-152.
[2]冯志敏.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2):241-242.
[3]王衍龙.试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J].科技视界,2016(16):217+219.
[4]欧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4):258-259.
论文作者:李良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因素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