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路径协同演进研究&中外PC厂商比较_联想论文

产业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路径的共同演化研究:中外PC厂商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中外论文,厂商论文,产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创新过程走出企业的边界,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企业与非政府组织(NGO)、企业与一切可能的其他组织及个人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其技术创新。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创新活动边界可能发生变化,不必所有的创新环节都局限于企业内部完成。Kline与Rosenberg(1986)构建了创新过程的链接模型,认为一项创新可以存在多条始于不同起点的创新路径(Path to Innovation)。而创新网络化的情况下创新过程分散在不同企业中完成,本文称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创新环节为企业的“创新路径”。作为产业中的“后进入企业”模仿与借鉴领先企业的创新路径被视为成功追赶的基础,但“领先企业”某一时段的创新路径是以其当时的资源、技术能力、产业创新网络状况等因素为基础的产物。因此,在同一行业竞争的跨国公司与大部分中国本土企业虽然都嵌入在产业创新网络之中,但中国企业作为后来者仍需要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创新路径及演化方向。

1 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

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对企业与外部组织或个人的研发合作活动的兴起给予了足够重视,正式提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这些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网络。这是一种为众多学者广泛接受的定义;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将网络与创新环境相结合来定义创新网络的方式。Freeman(1991)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网络架构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产业创新网络是处于其中的所有焦点企业创新网络的总体,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Kogut(2000)认为,合作结构形式的出现并非是一种在市场、企业或是中间状态的治理机制中进行的静态选择,而是在具体产业背景中形成的初始条件下自生自发的产物,“技术的、社会的、制度的因素系统地互动影响着网络的演化”。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可以表现为网络内活动主体的增减,也可以表现为网络关系强度、治理形式、网络结构的变化而网络主体未变,但大多数时候是上述情况的混合体。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有两种途径,Doz等(2000)通过对R&D协会的经验研究,提出创新网络演化的自生(Emergent)过程和构建(Engineered)过程。自生过程是潜在的合作双方或多方在面临一定的经营环境约束时,为争取共同利益而达成合作的过程。而构建过程是具有影响力的个人、企业或政府部门有目的的设计和发起,并通过与其它潜在合作方的沟通,达成合作的过程①。通常,产业中的领先企业可能通过构建过程来主动改变和利用产业创新网络,而后发企业更多表现为通过自生过程参与产业创新网络来谋求发展。但是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是所有参与者合力的结果,也会受到产业政策、市场规律以及技术发展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其演化方向受到领先企业创新路径的影响但却不是由其任意选择的。

2 企业创新路径的演化

创新路径是企业在推出新产品过程中内部完成的所有创新环节的集合,在创新网络化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利用焦点创新网络的调整来实现自身的创新路径。企业利用创新网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进入已有的创新网络,即在现存创新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建立必要的关系;另一种是构建创新网络,即按自己的需求寻找并培养可能成为合作伙伴的对象,以将部分创新活动在企业外部完成。前一种形式是适应性利用创新网络,企业利用已有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活动分工,完成其中自己的环节—实现自己的创新路径—获取一部分创新租。后一种形式是主动性地利用创新网络,企业通过构建焦点创新网络来改变原有创新网络的分工或者创造新的创新分工秩序。企业创新路径的基本演化方式是创新路径的扩展与收缩,前者将更多的创新环节纳入企业内部完成,而后者则将一些创新环节交与合作者完成。

企业创新路径的演化是企业在诸多限制条件下的创新战略选择与实现的过程。企业资源禀赋、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视野、产业创新网络以及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政策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路径演化过程,但影响方式不同。RBV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禀赋是其战略决策的基础,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此因素当然会影响企业创新路径的演化。但是资源只会限制企业对潜在创新路径的选择过程,并不能增加或减少潜在创新路径的集合。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技术能力低的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方面会遇到一定限制。企业创新路径演化包括创新战略选择的过程,因此即使在其他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不同的企业战略决策视野仍会导致不同的创新路径演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会促使企业改变创新路径以求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积极的产业政策也会引导企业改变创新路径以谋求更大发展,但是二者同样只能影响企业在既定创新路径集合中的选择。只有产业创新网络发生结构性的改变时,企业创新路径的可能性集合才会发生变化,此时企业的创新路径可以采取完全与之前不同的选择。

创新路径的演化过程是创新路径沿时间维度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其起点并不必然局限于创新中的某一环节,事实上随着产业创新网络向着更加精细化的分工演化,后发企业有更多的起始点可供选择。而作为产业中的领先企业,即使其他影响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不变,当产业创新网络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同样需要创新路径的变化以与之相适应。无论是领先企业还是后发企业都需要在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中调整着自己的创新路径,但是由于影响创新路径选择的一系列限制条件并不一致,因此,后发企业需要在借鉴领先企业创新路径的同时寻找自己的创新路径和演化方向。

3 国际领先企业创新路径演化——以PC企业为例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计算机产业中,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预感到个人电脑(PC)产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于1981年推出PC产品。当时的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成功的产品,美国苹果(Apple)公司的Apple Ⅱ(1977)、Tandy公司的TRS-80(1977)、MITS公司的“Altair”PC(1975)等,当时电子计算机的功能简单,领先PC厂商的创新路径及产业创新网络状况如图1。

注:图中P1,P2,P3,P4是四个公司的创新路径。P1:美国苹果公司(Apple),P2:美国Tandy公司,P3:美国MITS公司,P4:美国MOS Technology公司,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成立于1928年,但开始研发CPU产品是1974年。

图1 1982年以前的PC产业创新网络及领先企业创新路径

在彼阶段,产业创新网络并不成熟,在很多环节缺乏独立供应商。存在的少数PC元器件供应商之间独立发展,集成各项元器件的PC厂商是产业中的主导企业,涉足部分元器件和产品设计、制造以至销售,因此产业创新网络状况如图1。这些领先企业自进入产业以来都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它们设计PC的产品架构、制造主电路板、拥有制造部分功能器件的技术,有些甚至参与中央处理器(CPU)的设计与制造。另外还引导开发PC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然而这些来自不同PC厂商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彼此并不兼容。此阶段PC的消费者也多是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电脑爱好者,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大众的消费品。

IBM开始推出PC产品后,采取了不同的创新理念。不再设计封闭式、不兼容的架构,它采用总线技术和模块化的部件,为扩展功能元件留置接口,公开了除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外的全部资料,采用英特尔(Intel)生产的中央处理器和微软(Microsoft)提供的操作系统。这种开放式的创新流程让更多的企业可以根据IBM所公开的技术资料来为其PC产品提供新的功能元器件和开发应用软件,而这一改变造就了如今的产品架构,即PC的Wintel(Windows+Intel)架构。同时产业创新网络结构也就此改变,各元器件与外部设备的供应商在技术上不再是独立发展,而是紧密围绕在英特尔(Intel)与微软(Microsoft)的产品技术基础之上来开发新产品。中央处理器(CPU)与操作系统(OS)成为PC产品的核心,它们的供应商成为产业创新的主导企业,而PC厂商失去对产业发展的控制力。改变后的产业创新网络和新的领先企业创新路径如图2,相比于之前的产业创新网络出现了更多的独立供应商,但是其技术不再独立发展而是围绕于英特尔与微软的周围,创新环节更加细分(见图2)。

注:L系列标号代表某环节分工的内容,P系列标号代表某个企业的创新路径,L5*是20世纪90年代后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L1:PC元件设计环节,L2:PC外部设备设计环节,L3:PC元件、外部设备制造,L4:PC组装环节,L5:品牌运营环节,L5*:PC产品设计环节,L6:产品销售环节P1:Apple,P2:Companq,P3:DELL,P4:IBM,P5:起始阶段的宏碁,P5*:发展阶段的宏碁,P5**:崛起阶段的宏碁,P6:起始阶段的联想,P6*:崛起阶段的联想。

图2 1982年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PC产业创新网络及领先企业的创新路径

IBM凭借开放标准的兼容PC改变了产业创新网络,并逐渐取代了苹果公司在PC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从图3可知,IBM的创新路径(P4)相比于之前的市场在位者在业务流程方面并无太大差别。但是由于其开放式的创新理念使得IBM的PC产品可以与很多功能元器件供应商的产品相兼容,而且与英特尔和微软的良好合作也为其产品的出色性能提供了保障,因而获得很大市场成功②。IBM利用兼容性的PC标准推动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并最终利用它战胜了苹果公司,但是随后,产业的后来者Companq与DELL更高效的利用产业创新网络,采用新的创新路径成长为IBM新的竞争对手。

图3 美国各阶段领先企业的创新路径及产业创新网络共同演化图

在日后的发展中,IBM,DELL等仍在继续“瘦身”,将更多的生产流程外包给台湾企业。从苹果→IBM→Companq→DELL,每一个成功的后来者都在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创新网络,将自己的业务集中于最必要的环节,它们的创新路径在缩短而自身创新网络在增强。但是,这些企业中最晚成立的DELL也成立于1984年,那么起步更晚的企业该如何做呢?

4 中国企业的创新路径演化

创新网络为发达国家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并在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市场的后来者,创新网络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但事实表明,中国企业在对创新网络的利用方面并没有与国外企业完全走同一条路径。台湾的宏碁(Acer)作为后来者已经跻身销量前五的行列,联想集团在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也进入前列。但它们的创新路径演化都不同于前述国际领先企业的情况。此时产业创新网络在原有结构下进一步细化创新分工,更多的独立供应商出现。原L5层的产品设计与品牌运营环节也分拆为L5与L5*,可以由不同的企业分别完成。

台湾宏碁的前董事长施振荣曾经提出过PC产业“微笑曲线”的概念,而宏碁的发展也正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利润最低的部分快速成长的③。从最简单的PC外设与元器件制造—键盘、鼠标、外壳等开始入手,向其他复杂的元器件扩展—显示器、主板、传真机、DRAM等,直至推出自有品牌宏碁(Acer)的PC。这是一条从元器件向整机,从产业创新网络的一个环节向更多环节迈进的演化方式。宏碁的演化过程并不是与国际领先企业一样,首先从整机产品出发完成多种业务,后来逐渐缩减自身业务流程而扩大创新网络;相反,其从产业创新网络的边缘——元器件与外设制造——出发,逐步增加自己的业务流程,而最终推出自己的整机产品。同时,经过在元器件和外设方面的技术积累,宏碁至1996年已经在PC产品方面拥有400余项专利,在当年1月著名的矽奥单芯片升级技术被Intel公司申请使用,双方达成相互授权协议。同年,宏碁与IBM达成专利相互授权协议,以当年的PC产量计算可节约专利费用6000万美元左右。在成功建立自有品牌后,宏碁又开始改变自己的创新路径,专注于PC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事业部被分离出来成立以代工为主的“纬创”,专注于PC外设的事业部被分离出来成立“明碁”,而宏碁则利用产业创新网络推出PC新产品,这是与当下国际领先企业基本一致的创新路径。而且其在产品销售方面也采取了“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策略,这一创新性的销售策略被《世界经理人文摘》称为有别于日本、美国、欧洲厂商的第四种国际化模式。从进入PC产业的初始创新路径到今日的创新路径,宏碁经历了与国际领先企业不同的创新路径演化历程。台湾有众多类似宏碁的企业从代工起步,分布于产业创新网络的多个环节,这些企业为日后中国台湾与内地企业的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④。

联想集团是中国本土最大的PC厂商,并购IBM的PC部门之后也跻身世界PC产业前五强。联想集团成立之初以代理国外PC和其他外设产品、生产汉卡、PC主板为主,但其真正的快速发展始于开始利用产业创新网络推出联想品牌的个人电脑⑤。鉴于中国大众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联想最大程度地压低元器件采购成本,并适当降低部分性能指标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⑥。另外,通过大量广告、“联想电脑快车”等形式向潜在消费者普及电脑知识,再通过强大的销售队伍来开发本土市场。庞大的中国市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强大的销售队伍最终使联想达到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⑦。但是真正让联想可以进军世界市场与国际领先企业直接竞争的是其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因为这标志着其同时拥有了IBM在PC产品中的众多专利技术使用权,直接提升了自身在产品方面的技术能力。

宏碁与联想的创新演化路径可归结为图4。

图4 宏碁与联想的创新路径演化

5 总结

PC产业国际领先企业的更替与台湾及中国内地企业的后发追赶对我国其他领域处于追赶中的企业有所启示。第一,国际领先企业目前的创新路径与其自身资源禀赋、技术能力以及初始创新路径有关,并不一定适合我国企业去模仿,我们需要根据情况选择自己的创新路径和演化方向。第二,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会提供更多可能的创新路径,后发企业适时调整自己的创新路径会赢得挑战领先企业的机会。第三,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成熟与稳定之后,后发企业产品技术的劣势可以通过创新网络来弥补。但若要成功的追赶,卓越的运营管理技术与销售策略是必须具备的。Companq,DELL,宏碁,联想无一不是如此。第四,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可以降低后发企业的技术门槛,提供更简单创新路径的可能。但联想与宏碁的案例预示着若要在进入产业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依靠初级技术水平和采用简单创新路径是不够的,仍需要扩展技术路径、积累和提升技术能力。

注释:

①中国的TD-SCDMA标准3G通信联盟成立之初即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的构建型创新网络。

②1983年IBM凭借PC/XT的出色销售而超越苹果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的领跑者。

③宏碁成立于1976年,但最初只是生产学习机,其快速成长是为国际领先企业做外设代工之后。

④无论是日后台湾崛起的华硕(ASUS),还是内地的联想,无不是与台湾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大量的合作。

⑤联想于1994年开始在中国本土推出自有品牌的经济型电脑,代理业务的比重开始下降,而最初的经济型电脑中所有元器件全部都来自于外部供应商。详见凌志军著《联想风云》。

⑥1994年联想“E系列”电脑的机箱与包装箱最初都计划从台湾进口,但是为了节约成本,改由内地厂家订做。新机箱钢板很薄、做工粗糙、但成本只有进口机箱的1/8。

⑦1997年,联想电脑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0%,列国内品牌之首。

标签:;  ;  

产业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路径协同演进研究&中外PC厂商比较_联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