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论文_朱建华

(上海市上农医院 上海 22415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放射检查的患者80例展开研究。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放射检查心理状况,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射检查程序未干预,观察组则在一系列的放射检查前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经研究发现所有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满质疑、恐怖敌对、不同消费水平为主的心理状况。通过予以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在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因子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放射科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放射检查的成功率,提升疾病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关键词】门诊放射检查;心理状况;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337-02

放射检查作为当前临床中一种较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医学检查技术,患者能够在相应的候检过程中,受到情绪、环境、知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导致患者发生多种不安定情绪影响因素。如何才能够提高门诊放射检查患者的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干预度作为当前临床中放射工作者所亟待思考的关键问题[2]。对此本次研究探讨分析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放射检查的患者80例展开研究。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放射检查心理状况,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包括20例男,20例女,年龄为48~65岁,平均年龄为(57.02±5.37)岁;其中观察组组包括22例男,18例女,年龄为45~67岁,平均年龄为(59.85±5.03)岁。纳入标准:均同意且配合本次研究;意识清晰;可以阅读理解问卷。排除标准:失语者;严重认知障碍;病情严重;精神病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放射检查心理状况,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射检查程序未干预。

观察组则在一系列的放射检查前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接待门诊放射检查患者的医护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修养,懂得相关的心理学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根据医院科室的有关规定:

(1)能够以耐心、平稳、热情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悉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倾诉,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临床护理的主动热情。可以采用“请稍等”、“我马上为你检查”诸如此类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加以稳定,使用柔和的语气及语调,可以更加简洁明了的将相关检查准备有所说明,比如患者是否需要空腹、检查时段、是否做好清洁肠道准备、是否穿戴金属类衣物等情况;

(2)引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门诊反射检查中需要患者能够配合,吸气、呼气、屏气、放松、吞咽等诸如此类的常规动作。可以借助海报、视频类指导教学,让患者能够在检查中配合,也可借助以“人”施教让患者家属可以在候诊时加以了解。

(3)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计划性、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咨询解决,解答疑问,也可借助疏导、支持、鼓励、安慰、放松、帮助等不同的训练方式,采用乐观积极主动的语言,提升对患者自身症状及诉说心情的重视度,消除患者的内心顾虑。及时帮助患者应对检查存在的心理问题,确保情绪稳定检查顺利进行。

1.3 观察评定标准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向患者及其家属表明来意,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逐一检查纠正错项漏项。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共9个因子(90个项目),主要分支位0~4分的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表示,检验通过χ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所有患者心理状况

经研究发现所有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满质疑、恐怖敌对、不同消费水平为主的心理状况(见表1)。

3.讨论

护理干预在门诊放射检查的整体工作开展中,都占据了尤为关键的地位。通过努力确保护理工作开展尤为关键[3-4]。始终将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重点及落脚点,置于针对患者实现的人文关怀层面,能够在全方位凸显医护工作者对患者的尊重、爱护、体贴,最大化满足患者内心的情感需求及精神需求,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对放射检查全程的配合度及满意度[5]。经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门诊放射检查患者[说所有检查患者都有心理状况是不是太过绝对了?改为明显存在是不是更能接受?明显存在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满质疑、恐怖敌对、不同消费水平为主的心理状况。通过予以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在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因子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身为门诊放射医护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及技能水平,提升患者的个人应变能力,掌握更加全方位的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心理及行为的全方面配合。

综上所述,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放射科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放射检查的成功率,提升疾病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参考文献】

[1]刘波澜,孙洪梅,房尚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治疗[J].吉林医学,2013,34(16):3236-3239.

[2]罗翠华.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a01):520-520.

[3]司拨云.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诊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4]李从玉,赵蔚萍,龙晓奇.口腔门诊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状况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7):528-531.

[5]田晓能,贾景树.有关月经不调门诊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心理干预措施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0):169-169.

论文作者:朱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论文_朱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