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边文学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边文学

兰州新区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许多工程施工中,常常面临着深基坑支护的问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提高深基坑施工的整体效果。深基坑支护中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因素,做好相关的支护处理,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安全施工,提高工程效益。本文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深基坑支护是很多工程施工面临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勘察,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因素,保证支护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实现施工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忽略了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使得支护施工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了工程效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到位,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轻了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深基坑支护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建筑工程施工时,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企业要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土质等的测量,尤其是要重视深基坑施工区域的土压测量等工作。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土质勘察工作不够彻底,使得施工区域内的很多实际性质没有被勘察到,对于后期施工的借鉴与参考具有 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工程实践的正常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文、土壤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剧了施工的难度。

1.2多因素性

我国很多工程在建设中,对于深基坑支护十分重视,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建设效果,但是基坑失稳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基坑失稳事件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前期勘察工作不细致、土质数据调查油污、施工顺序设计不合理等,都是造成深基坑支护技术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1.3地域性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具体表现在建筑工程所处的具体区域。比如,我国南北、东西地区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在土质、水文、气候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不同,使得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地域性差异,重视土壤的测量工作,采用科学的支护方式,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

2.1桩锚结构体系的管理

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桩锚结构体系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将锚杆与灌注桩进行结合,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起到挡土的作用。具体而言,该种支护方式主要应用在地质结构较差的施工区域,可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护效果,但是这种施工需要锚索、锚固体质量等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而且成本投入较大,因而其应用范围有限。

2.2连续墙支护管理

连续墙施工主要是构筑钢筋混凝土墙体来起到支护效果的,该种施工方式需要将泥浆护壁的设置作为重要的施工参考。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多,深基坑施工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连续墙施工主要是应用于基坑较深的工程建设中,虽然墙体略薄,但是其稳固性较好,可以起到良好的抗渗效果,这种施工方式多用于人口密度较大的施工区域。

2.3挡墙支护管理

挡墙支护一般用于土质较多的工程建设中,在施工过程中将水泥浆与土壤进行搅拌,使得搅拌以后的土壤可以充分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深基坑内部形成重力保护墙结构。近年来,该种支护方式被普遍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3.1前期管理工作

3.1.1严格审批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初期,设计单位负责工程整体结构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使得工程建设能够满足工程的实用性要求,进而确定最优的深基坑施工方案。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有着紧密的关系,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管理需要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批,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1.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企业要重视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培训主要包括了专业技术领域的培训和安全、职业教育培训,意在使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的施工方案,并避免施工中的各种不规范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各种施工技术的落实。

3.2加强监测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监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监测管理的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重视监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工程勘察,不断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监测人员要科学选择监测、勘察的对象,比如从地质结构、地下水、地层结构等方面着手,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测与管理,及时进行施工问题的处理。监测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还要注重对工程周围环境等的考察,从而以此作为依据来计算基层结构震动的承受力,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整体效果。在有些工程中,还存在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后期的施工进度、质量得不到保证,就需要施工人员用人工降水的方式,减弱支护结构压力,改善施工区域内的土质,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深基坑支护施工面临着较为恶劣的环境,则不能采用降水的方式,可以通过建立止水帷幕,起到挡水的理想状态。

3.3对基坑四周的地面进行保护

深基坑支护在进行挖土作业时,施工单位要做好相应的地表保护等工作。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地表水的渗漏,并且地表水直接渗漏于基坑裂缝的显现,就会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支护位移,此时,就要进行裂缝的堵塞,及时疏导地下水,使其分散流向各个方向。

3.4防止出现极限状态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与地基施工存在的直接的联系,一定的条件下,会造成破坏极限,严重时会对工程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破坏性极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挡土部分的承载能力失效。(2)结构不稳定或者结构变形现象。(3)土体失衡现象。挡土部分的变形会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环境等造成一定的结构破坏,这是一种最为明显的破坏极限。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地下室一般在1到3层,使得深基坑的一层、二层与三层的深度分别为5m、9m、12m,而悬臂式挡墙结构多为7m基坑,一旦基坑深度过大,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支护形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用恰当的支护形式,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监测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促进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建筑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雁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43-144.

[2]王耕.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29-130.

[3]聂秋芹,张华,文波.关于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190-191.

[4]郑海锋.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1):202-203+206.

论文作者:边文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边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