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孔祥敏

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孔祥敏

【摘要】 目的 探讨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 按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内固定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三角韧带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9例、良11例、差10例, 优良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19例、良10例、差1例, 优良率为96.67%;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可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治疗中,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三角韧带修补术;切开内固定术;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open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deltoid ligament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Methods 60 cases of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repair of deltoid liga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excellent in 9 cases, good in 11 cases and bad in 10 cases, with an excellent rate of 66.6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excellent in 19 cases, good in 10 cases and bad in 1 case, with an excellent rate of 96.6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xcellen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67%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ope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deltoid ligament repair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repair of deltoid ligament; open internal fixation;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 踝关节是屈戌关节, 有距骨和内踝、外踝组成, 距骨由腓骨的外踝、胫骨的后踝以及内踝组成的踝穴所包绕, 而韧带牢固的固定在踝穴内[1]。因距骨体处于踝穴中, 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包绕, 牢固稳定。由于踝关节周围韧带较多, 因此大多数踝關节骨折患者伴有三角韧带损伤情况, 一旦发生此情况在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也增加了难度[2]。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治疗中, 以切开内固定术为主, 此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部分患者还出现了愈合不佳等情况, 给患者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3]。本科为了改善此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 为了确定实施效果选取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科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 按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中女17例、男

13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59岁, 平均年龄(40.5±7.5)岁。实验组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最小21岁, 最大62岁, 平均年龄(41.5±7.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将腓骨夹角控制在15°以内, 如有下胫腓骨联合分离者, 应先实施胫腓复位, 同时取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 但注意前上方应稍微倾斜;如有后踝骨折者应采取松质骨螺钉实施内固定, 并用石膏进行外固定, 术后使用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 术后35 d拆除石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三角韧带修补术, 制作切口, 切口位置在踝关节前内侧, 纵横切开胫后肌腱鞘, 查看三角韧带损伤状况, 如有内踝部三角韧带损伤患者, 在内踝处打2个螺孔, 使用缝线穿出撕裂韧带, 在手术完毕后结扎缝线。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 3. 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4]:优:患者在运动时没有痛感, 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 内侧踝穴间隙<2 mm, 未发生距骨移位情况, 三角韧带以恢复;良:患者在运动时踝关节内侧伴有轻微关节水肿, 但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 未发生距骨移位情况, 内侧踝穴间隙<2 mm;差:上述情况均为达到。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3. 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行走不稳、轻微足外翻畸形、踝关节肿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9例、良11例、差10例, 优良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19例、良10例、差1例, 优良率为96.67%;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 骨折类型比较多, 其中不乏复杂类型,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是骨折复杂类型之一。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应遵循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改善踝关节功能的治疗原则, 本病常用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5]。切开内固定术是常用手术方式之一, 此手术方式术中实施内固定内踝、外踝以及胫腓固定, 并具有术后胫腓韧带恢复程度较为理想的优点[6]。虽然切开切开内固定术优点较多, 但术中忽略了三角韧带修复, 在恢复后大多数患者存有愈合效果不佳以及三角韧带松弛等情况, 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7]。本院为了改善此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三角韧带修补术进行联合治疗, 三角韧带修补术可有效的恢复生物力学环境, 提升韧带的抗张力强度, 有效预防趾骨侧向异位, 从而实现提升稳定性,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8]。本次研究结果

显示, 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9例、良11例、差10例, 优良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19例、良10例、差1例, 优良率为96.67%;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 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可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治疗中, 此治疗方式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献波, 付保恩. 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22):4110-4111.

[2] 黄强, 徐向阳, 杨崇林, 等. 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意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 20(6):55-56.

[3] 陈以圣. 踝关节镜辅助改良Endobutton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及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30):142-144.

[4]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 安徽医学, 2017, 38(10):1262-1265.

[5] 李振伟, 黄德刚, 耿春辉, 等. 带线锚钉治疗Danis-Weber B型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15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2):165-166.

[6] 郭炜, 李冠臣.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51-52.

[7] 代永祥. 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9):107-108.

[8] 李永耀, 关继超, 金阳. 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3):293-295.

论文作者:孔祥敏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切开内固定术联合三角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孔祥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