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群众文化供给论文

如何提高群众文化供给论文

如何提高群众文化供给

张 惠

近年来,定陶区通过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优化供给结构,真正让群众 “唱主角”,实现了村级文体队伍、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全覆盖,满足了群众多方面、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对深入推进群众文化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2016年以来,央视先后6次报道了定陶区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央视 《新闻联播》栏目,2016年12月4日以 《把文化送到群众心坎上》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老家的三余爷爷曾是名传一方的风水先生。他100岁之后的几年,虽已不便单独出行,但仍然被人家用车子请到东、请到西,忙得风生水起。有些职业,年纪犹如一张名片,年纪越大,这名片的分量越重。譬如退而不休的老中医,那一大把年纪,便是深得养生之法,熟谙岐黄之术的佐证。看风水这一行也是这样,三余爷爷以期颐之年而体健神清,其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所以,许多人慕名而来,自是不足奇怪了。

一、立足精准供给,了解群众文化需求

要想供给准确,先要摸清需求。过去基层群众文化没场所、没队伍、没活动,虽然政府每年都送文艺、送戏曲、送电影下乡,但多是 “行政任务式”的送,形式单一,内容与群众需求脱节。政府唱 “独角戏”,群众被动接受,参与的主动性不高。如此浮于表面的基层文化供给,让百姓的文化 “获得感”大打折扣。为破解向基层 “送文化”中群众参与度不高、文化精准投放率偏低的难题,定陶区结合 “双联双创”活动,成立了12个镇街工作大队、367个村级工作组,把摸清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基层群众的文艺需求,收集梳理意见建议185条。根据群众对文化惠民工作的 “点菜”要求,制定了群众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以确保文化惠民 “精确到达”。只有号准了脉搏,把群众的“需”与政府的 “送”匹配起来,文化供给才会对农民胃口,这样的文化大餐才会受百姓欢迎,文化才能 “送下去”、 “种下来”。

二、搭建活动平台,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定陶区委、区政府坚持 “公益性、普惠性、便利性”原则,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完善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区、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扎实推进区本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区文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区文化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 “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被文化部评为 “国家一级文化馆”,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 “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新图书馆功能进一步完善,被省文化厅评为 “山东省尼山书院建设示范单位”;区两夹弦剧团排练新场所的建成,为剧团发展提供了便利,也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夹弦剧种的传承保护创造了条件。镇街、村居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先后建设标准化镇街文化站6个,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新建村级文化广场687个,截止今年4月底,全区367个行政村和50%自然村建有标准化的文化广场。在管理运营上,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馆,在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空间的同时,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免费辅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在逐年增加,中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导致了中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据统计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2.9亿,其中冠心病1 100多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达250多万,因此冠心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培育多元主体,建强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要有足够的财力、相应的物力,还要有健全的队伍。近年来,定陶区在加大文化投入的基础上,着力培养造就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文化人才队伍,壮大了专业性、群众性艺术团体,繁荣了文化产品创作,推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一是重点引导群众组建队伍、开展活动,全区共组建各类文艺队伍近千支,其中秧歌队370多支,广场舞队421支,武术队41支,竹马队36支,舞狮队8支,庄户剧团24个,呈现出 “一村一队”、 “一镇一团”、 “一镇一品” 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文化队伍全覆盖。二是高度重视对文艺骨干的培养和乡土人才的挖掘。定陶区把农村涌现出的文艺骨干作为文化亲民惠民的重要资源,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专业辅导和培训,近10000平方米的专业文化活动场所全天候开放;相继派出三批农村文艺骨干到山东威海、浙江、安徽等地取经;针对性地成立了校园戏曲培训基地1个 (两夹弦),村 (社区)培训基地1个 (柳子戏);文化馆年均培训农村文艺骨干和文化带头人5000余人次,并着力培养了一批,在基层能打造出一块块 “文化磁场”的,有文艺特长、有组织能力又甘于奉献的“文化志愿者”300余人。三是激发群众热情,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定陶区通过积极引导,建立奖励机制,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艺创作的热情。目前,全区已成立曲艺、书画、诗词、作家、摄影、音乐、武术竞技等文体协会26个,培育业余文体活动带头人5000余名,为进一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繁荣群众文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区文化馆馆长潘东升创作的五幕大型古装剧《散金亭》,得到了省委宣传部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冉堌镇曲艺队创作的坠子书 《新编十大劝》、仿山镇李怀鹏创作的曲艺大鼓 《厚德传万家》等新编剧目在群众中广为传唱。越来越多的农村文艺爱好者更是身体力行,倡树新风,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身边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致富能手,让农村“小舞台”讲好 “大道理”,让群众在娱乐中得到启发和鼓舞。

四、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载体

为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定陶多渠道创造为群众展示才艺的机会,把舞台留让给群众,让群众唱主角。一是区级展演常态化。区里每月都举办诸如庄户剧团调演、曲艺班社展演、秧歌舞比赛、广场舞展示等文化活动,由以往花钱请节目改为群众出节目,节俭之余反倒大大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二是镇街活动特色化。目前,全区12个镇街,每个镇街每年都举办一到两次具有镇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像仿山镇的婆婆妈妈文化艺术节、张湾的火神文化节、冉堌镇的冉子文化节、陈集镇的山药文化节、黄店镇的玫瑰文化节、南王店镇的西瓜文化节等,特色镇街文化活动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盛宴。三是村办活动多元化。目前,全区很多村庄的村民都发挥自身特长,举办自己的文化活动,秧歌表演、书画展览、健身舞蹈、曲艺演奏等等,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以不同形式展示着当前农村的新变化、农民的新风貌。仿山镇的乔楼、邓集、游集、王良庄、前王楼等村庄喜欢书画的村民比较多,在镇书画协会的带领下,他们组成了9个联村书画组,农忙之余自发开展书画展览、书画比赛等活动,逢年过节,还义务为村民写春联,很受群众欢迎。还有冉堌王路口村的葡萄文化节、马集村的左山寺庙会、冉堌集村秧歌点评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每年由群众自发举办的文化艺术小展演活动达220余场次之多。百姓当主角、草根当明星的系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五、优化运行机制,释放群众文化活力

群众文化工作根本上是靠机制运营的,畅通的运行机制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了沟通交流机制。定陶区开通了一个区级和12个镇街文化信息交流微信平台,区级分管领导、镇街党委书记和区镇村三级的文化工作者及文艺骨干都加入其中。通过微信平台上镇街反馈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使分管的区镇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能第一时间掌握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群众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文化政策和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已吸纳全区文化工作者和农村文化骨干千余人参与其中,微信平台成为干群交流文化信息、加强沟通联系的 “快速通道”。二是建立了信息管理机制。为摸清实情、掌握动态、压实责任,定陶区建立了文化信息管理系统,明确了区、镇街、和村三级不同的基层文化建设责任,明晰了文艺下乡、文艺辅导、图书配送、非遗展示、人才培训等公共资源的共享路线,实现了对全区12个镇街367个行政村文艺队伍状况的数字化管理。只要通过电脑轻轻一点,镇村的文艺队伍、文化活动状况一目了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村级文化骨干还可以随时发送各类文化服务需求信息,区镇按需及时安排包村的文化指导员进村入户指导,帮助解决问题。三是完善了文化消费补贴机制。近年来,定陶区通过政府购买、演出场次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引导文艺表演团体开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演出,受到基层群众普遍好评。2016年,定陶区全年投入370余万元,为所有庄户剧团提供2000元每场的演出补贴,为近千支文化队伍更新了服装、音响、道具等。仅今年冬春文化惠民季系列活动期间,定陶区就投入160余万元,24个庄户剧团,15支传统曲艺 “文化轻骑兵”,数百支广场舞、秧歌队全军出动,城乡上下、大街小巷的文化广场,人人参与、处处表演,400余个文艺节目,共演出9000余场次,服务群众120万人次,发出微视频100000余条目,极大地提高了定陶知名度。

(作者单位:菏泽市定陶区文化馆)

标签:;  ;  ;  ;  ;  ;  ;  ;  ;  

如何提高群众文化供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