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与人的道德变迁:社会伦理概述_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结构与人的道德变迁:社会伦理概述_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结构变迁与人的品德——社会伦理学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伦理学论文,与人论文,品德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论

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必然触到到实现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和灵魂,改变着传统的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道德关系的变化,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品德。

探讨社会结构变迁与人的品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边缘课题。社会是人的社会,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应当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影响。人作为主体的活动,最深层的是人之为道德主体的活动;社会学研究不能忽略对人的品德的探究;人是社会的人,研究和解释人的品德,必须将人放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对人的品德的影响便不能揭示品德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解放、完满至善应当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人和道德人应在社会过程中获得有机的统一,其中,社会过程(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变动)和社会结构(社会阶级、阶层、社会制度等)对塑造人的品德的作用以及现实的人的品德对于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应由社会伦理学来进行研究。

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应是道德现象与社会整体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到人的品德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应当包括:

1、社会结构与理想品德设计

每一个社会都要设计自己的理想人格,这一理想人格在道德上是指处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人的完满的道德行为;与此同时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应当是有益于人朝着至善、完美境界发展的社会。在此基础上,社会伦理学应当确认,社会结构发展的目标之一就在于成就人的完美品德,并研究达到一这目的的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

2、社会结构与人的品德的互动关系 第一, 宏观的社会结构或过程如何影响个人的品德;第二,人的品德何以及怎样影响社会结构

3、社会结构变迁与创造性品德

品德本质上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思想、行为中的体现,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然而,在社会结构发生变迁时,它则体现为一种创造性的品格,一种解释通过“创造性越轨”推动社会进步的素质。

二、社会结构与理想品德设计

社会结构,即社会内部的构造,指整体社会中的各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比较稳定的关系或构成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结构划分为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和上层建筑系统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社会结构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社会结构的具体内容,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分析。就纵的方面而言,社会是一种科层结构,即一个社会体系中各种不同角色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的特权、声望、影响力及权力等所形成的较为持久的等级状态。从横的方面而言,一个社会之所以以某种状态存在,与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说,可以将社会结构近似地看作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表意整合制度〔1〕三个子系统组成。

社会结构对人的理想品德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层面而言,经济制度对理想品德的内涵起着决定的作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其顺利发展的品德,因而,经济制度对品德目标的作用是最为直接的;政治制度则在明晰经济发展所需的理想品德的前提下,借助舆论工具,榜样力量,提出并倡导某些品德,以促使理想品德向现实品德的转化;表意整合制度则借助社会文化传统,参照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和设计理想的品德目标。

从科层结构层面而言,社会结构对理想品德的设计的影响直接体现为角色期待。一个社会的理想品德与角色期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社会角色,即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体系中处于各个位置或地位上的人,按照社会规范要求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的集合体。社会角色同时又是社会对处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人的规范要求的具体表现。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与特定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包括一系列权利、义务、责任。社会角色表现了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行为的期待,人的理想品德则是社会对个人的道德素质的期待。这种道德素质期待具体体现为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结构设计的理想品德目标,即道德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在道德上是指处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人的完美的道德行为模式,表达了社会对处于该地位的道德行为的期望与规范,它通常以社会所认可的榜样和道德原则、规范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当社会处于稳定、协调的发展时期时,各种道德理想都是很明确的;而当社会结构处于变迁时期时,原有的品德期待在社会变动的冲击下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到底做什么样的人,应当怎样做的问题往往感到困惑,对原有的品德目标、理想往往发生怀疑,需要在新的社会结构中寻找自身的位置,按照新的社会结构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社会结构对人的品德目标的影响是通过角色期待的变化而实现的。

首先,新角色的出现要求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每一种道德规范都有与之相应的理想品德。

在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会不断出现一些具有新身份的人。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农民的出现,以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这些具有新的身份的人的出现,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地位的重新调整。然而,这些新身份产生以后,与之伴随而出现的新角色以及与角色相应的理想品德目标并不是一下子就明确起来。一个新的角色,新的品德目标的明确是通过具有新的身份的人们的行为逐渐地实现的。这个过程既是社会按其要求,用现有道德规范来引导、约束具有新身份的人的过程,也是具有新身份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探索、寻求新的准则、行为方式的过程。新角色的出现过程也是新的道德规范,新的理想品德模式产生的过程。新角色的行为模式中,往往孕育、融汇着新的道德观念和规范,预示着理想的品德目标。

第二,角色期待的变化引起道德观念的更新,道德观念的更新也可引起角色期待的变化,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品德目标的不断变化。

人们道德观念的更新与角色期待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角色期待的变化推动着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更新。观念和行为是相伴相随的。新的行为必然是以一定的观念为指导,而行为的多次重复及其有益效果必然强化指导行为的观念,带来人们对某一社会地位人的角色期待的变化,既而产生建立一套与新的角色期待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实现道德规范的演变更新。例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出现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商贩等新的角色。起初,社会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约束他们行为的道德规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一领域的活动,社会越来越广泛地与这一领域的人发生联系,就要求对这一领域的人们进行行为规范,适应这种需要就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规范新角色的道德规范。而旧有的道德规范随着用以规范的社会身份的逐渐消失而渐渐弱化或消失。

另一方面,人们的角色期待会随着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如,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人们对寡妇的角色期待是很明确的,这就是要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事二夫”都是对寡妇的角色期待和行为规范。在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的无形压力之下,寡妇必须谨言慎行。而在新社会,由于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宣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批判旧有的摧残妇女身心的贞操观,这种道德观念的更新使社会对寡妇的角色期待与对一般妇女的角色期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人们对寡妇的特别期待渐渐消失了。在工作、生活中寡妇可以享受和一般妇女一样的权利,并且,人们总是怀着同情与善意希望他们尽快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角色期待的变化就是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作用不断变化中逐渐实现的。

其三,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出现的新角色之所以能和新的品德目标协调一致,其必要性出自客观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品德的决定作用,其可能性则诉诸于人的品德的能动性,诉诸于既受制于经济必然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教育等造成的道德影响力和道德环境。

新角色的出现是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出现的,它的出现相对于旧有的社会关系、社会规范而言是一种“越轨”。对于原有的社会关系而言,由于他从事的活动前无古人,人们如何与他相处以及他如何对待他人都无效仿对象;对于原有的社会规范(特别是道德规范)而言,他是一种超越,甚至是一种破坏,因而常被指责为“伤风败俗”。然而,不管他们面临的环境多么不利,如果他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他就会顽强地生存来下,并逐渐使大众由“看不惯”到“习以为常”,由谴责、鄙视到认可、效仿。这一过程的完成首先在于新角色的出现合乎客观必然性;同时,还取决于品德的能动性。品德是道德规范的内化,但这种内化不是简单的遵循,而是建立在对道德规范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它具有在适当的时间、场合根据客观规律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动性。这一能动性在社会结构变迁时显得尤为突出,尤为重要。这种打破旧有规范,敢于超越现有秩序的行为既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创造。正是因为品德主体的这种创造性,新的角色和新的品德目标才有可能趋于一致,社会道德也因之而不断进步。

三、社会结构与人的品德的主动

以上是从社会结构与理想品德设计的角度说明社会结构和人的品德的关系,并未涉及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人的品德演进的现实操作层面,而这一问题恰恰更为重要,有必要在此详述之。

将社会结构变迁和人的品德演进作为动态过程来考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社会结构如何促成品德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人的品德是怎样影响社会的。

1、社会结构对品德形成的作用

社会因素在品德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品德并非生而有之,而是从社会经验和互动中产生的。品德既受制于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影响,又受其生活于其中的制度体制的影响,同时还是社会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的结果。社会结构对品德形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经济地位,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对品德形成的作用作一论述。

首先,经济地位对人的品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而价值观和信念在品德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经济地位主要指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马克思根据这一标准,将社会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划分为不同的阶级。由于人们所属的阶级不同,其品德也各不相同。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处的地位的基本特点是:前者占有生产资料,后者一无所有,前者雇作后者,并通过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价值对其进行剥削。由此产生了不同阶级中的人的不同品德。资产阶级的理想的品德是有助于他们占有无产阶级剩余价值,谋取高额利润的品德,而无产阶级则把获得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权利,摆脱受剥削、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作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不同阶级在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第二,政治制度以强制的方式选择并推行特定的道德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对人的品德起着直接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政治制度既是历史的结果,又是历史的原因,社会经济生活对社会发展及其秩序的影响,往往通过政治制度而表现得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德育与政治历来有着难舍难分的关系。人的品德的内涵远远超出道德领域,人们提到它时,自然包含着思想、政治素质在内。就其广义而言,品德不仅是对道德规范而且是对政治规范的遵从,是对现行政治的肯定态度。“忠”从古至今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就在于其反映的是人们的政治品行,尽管“忠”的内涵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几经演变,但它和政治的密切关系从未改变。无论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忠君”,还是现在所倡导的忠于党、忠于人民,都体现了一个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要求。政治制度对人的品德的影响还表现在政治目标对其品德的要求的影响上。假设某一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目标是抵御外来侵略,那么,勇敢杀敌就被看作是最为值得提倡的品德。而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目标转向经济建设时,对品德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勤劳智慧、开拓进取就被看作是最高美德。由此可见,人的品德可以看作是政治变迁的结果。

第三,人在社会中的文化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品德与行为。一个人尤其是任意在社会化过程中广泛接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整体文化、社区文化、某一社会阶层的文化。特别是家庭,作为社会文化与儿童的中介,对形成儿童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例如,目前有些农民家庭重视眼下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对人之为人的精神价值持漠视的态度,因而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表现出崇尚实利的倾向。家庭的这种价值观念一旦在儿童心目中生根,就形成他日后对事物固定的价值取向。可以说,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的文化环境制约的产物。

2、人的品德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社会结构与品德关系的第二个方面,是作为社会的产物的品德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人的品德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的一种力量。品德和社会结构的作用是一种动态的交互作用。社会在塑造着个人,个人也在改变着社会。我们固然不能同意黑格尔、孔德等人把社会变迁的原因归结为人的精神的观点,但人的品德的确对社会结构的变迁发生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的品德是社会结构变迁的条件。

品德不仅消极地适应社会变迁,而且也积极地影响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既是客观规律所致,但也离不开人的积极引导和推动。而所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无数个人积极主动的结果。

社会变迁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且也是人们的态度,价值观的变更。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人的品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结构的变迁,从制度上来讲,主要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变迁,而这两者的变迁都不可能自发发生,其条件便是需有具备创造性品德的,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极高智慧的人,他们首先提出设想,制定制度,宣传倡导,唤醒广大人民群众超着理想的目标努力。人的品德具有引导政治功能,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人的品德是政治、经济变迁的条件。

其次,人的品德是社会结构变迁质的动因。

社会的发展(变迁)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价值导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理想价值目标是制约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二者的合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生产力的整个结构和成分。科技对生产过程的渗透越来越深;科技在产品中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科学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它的社会后果扩展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它将在社会全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引起重大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变迁。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变迁的深层动因。然而,社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却是由人的品德即人们的信仰,人生价质取向,人生态度所决定的。发展哪类科学技术,如何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这一系列的有关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却是由人的品德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是引导社会变迁朝着有益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因。

第三,人通过创造性越轨直接推进社会进步。创造性是最值得崇尚的美德之一。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提出“创造性越轨”概念并对之加以研究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认为,任何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观点和行为,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违反(即使是以一种更高准则的名义)某些原先的道德准则,因而具有越轨性质。而正是这种创造性越轨在推进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社会进步变革的生命力所在。 〔2〕

人的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遵从。然而,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每前进一步,作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便显现出其滞后性。一个人能够时时处处按照社会道德行事,对于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而一个能够及时把握时代潮流,社会发展趋向能够做出创造性越轨行为的人,则对社会的进步和变迁起着促进的作用。能够冲破现有道德规范的束缚,做出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为的人,看似违背了现行道德,以至一时不被广大群众所理解,但将这种行为置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则是值得颂扬的高尚品行。正是这种创造性的越轨,实现了社会的一次次进步并在继续推进着现代社会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前进。

人类有生产工具,社会制度、生活方法、认识方式乃至情感活动、宗教信仰活动方式等等的演变无不是一个模式化与创造性越轨相交替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迁都是通过创造性越轨而实现的。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一改革的实质就是创造性越轨,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就需要提倡创造性品德,为社会实现创造性越轨提供精神动力。

注释:

〔1〕表意整合制度是关于艺术、 戏剧和消遣之类有制度以及科学、宗教、哲学、教育等有关思想和价值传递的制度,它的功能是把这社会习惯、规范传递给下一代,把知识、社会价值、技术继承下来,以达到统一人心,统一目标的目的。

〔2〕参看《当代中国社会越轨行为》第241页。

标签:;  ;  ;  ;  ;  

社会结构与人的道德变迁:社会伦理概述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