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论文_张璐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武义 321200)

为开展结核病耐药性检测的需要,掌握肺结核病人阳性痰在酸性罗氏培养基上的培养效果,分析了41例肺结核病人阳性痰的培养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对象 实验室41例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痰。

1.2 方法 所有痰标本在涂片检测后立即保存在4℃冰箱内,直到进行分离培养。每位病人3份痰标本均为阳性,选取阳性级别高的2份痰标本进行培养;3份痰标本2份阳性,选取2份阳性痰标本进行培养。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记录本上的培养结果。

1.2.1 培养基的保存和准备:省级统一供应的培养基在4℃冰箱内密封避光保存。试验前从冰箱内取出所需培养基恢复至室温,在斜面的背面用记号笔标明进行培养的痰标本编号、病人姓名、接种日期,待用。

1.2.2 分离培养:痰涂片镜检后将纳入病人的痰标本从4℃冰箱内取出,吸取1~2ml痰标本至前处理管,视痰标本性状加入1~2倍体积的4%氢氧化钠前处理液,置涡旋振荡器上振荡30~60秒至标本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5分钟。以无菌吸管吸取前处理液0.1ml均匀接种在2支酸性罗氏培养基斜面上,保持斜面水平向上37℃培养24小时后,直立放置37℃继续培养。

1.2.3 结果观察、报告:接种后第3天至7周观察培养情况,每周观察一次。如菌落生长不足斜面面积1/4,报告实际菌落数;如菌落生长占斜面积的1/4,报告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如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1/2,报告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如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3/4,报告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如菌落生长布满整个斜面,报告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如果第8周末培养基斜面无菌落生长,报告抗酸杆菌培养阴性。如果有非抗酸杆菌生长,报告污染。

1.3 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标准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痰涂片经萋尼氏染色法,显微镜检查发现结核菌(包括300个视野发现1~8条结核菌)。

2 培养结果

第8周末共培养阳性158管,阳性率为96.3%,阴性管3管,阴性率1.8%,污染3管,污染率为1.8%。详见表1。

3 讨论

WHO(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每年新发病例800万~1000万人,每秒钟感染1人,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超过其他传染病[1],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而在治疗过程中,因对结核病知识的欠缺,非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患者又极易感染结核病,从而加重了人群的感染,造成抗结核药物耐药菌株的产生,给结核病的防治造成了困难;因此,及时预防和监控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及加强我国结核病实验诊断研究是非常重要的[2-3]。

41例肺结核患者共82份痰标本,培养了164管,结果显示,第3天和1周末培养阳性仅为3.7%,说明结核分枝杆菌与一般细菌不同,生长缓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培养阳性率明显递增,到8周末阳性158管,培养阳性率为96.3%,说明该培养基营养丰富非常适合肺结核患者阳性痰培养,为开展结核病耐药检测奠定良好基础。培养阴性的病例总数为0,痰涂片阳性培阴率为0%。污染3管,污染率为1.8%,说明实验室人员熟练掌握实验室操作步骤及要求,选取合格阳性痰标本,正确的标本和培养基保存,正确的痰标本防污染处理,合适的培养温度均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参考文献:

[1] 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4-217.

[2] 郝阳.我国结核病防治概况与今后工作设想[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7): 433-434.

[3] 熊礼宽.应加强我国结核病实验诊断研究的原创性和实用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28(8):771-773.

论文作者:张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论文_张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