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注重组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朝花

肌注重组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朝花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采用肌注重组干扰素与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IU/d,肌注,连续治疗3个月),同时为患儿提供舒适护理、鼻塞干预、咽部护理、高热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用药不良反应发病率为10.38%。结论:经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达到较好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但仍然需要加强对高热症状的预防,控制用药不良反应。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肌注重组干扰素;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021-0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疾病中非常多见的高发性疾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非常多,包括了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哮喘、肺部感染等各种症状,患儿通常表现为喘憋、咳嗽、气急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心肺功能衰竭以及窒息等并发症,使得儿童的身心健康遭受威胁[1]。重组干扰素是高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其在机体中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发挥较好的病毒清除效果,同时还可帮助细胞提升病毒抵抗效果。但因小儿年龄较小,除了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之外,结合其实际情况给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帮助,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结合我院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经肌注重组干扰素治疗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儿科共接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06例,所有患儿均根据美国儿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排除对本次用药有过敏史,或合并有严重慢性疾病,或有干扰素治疗史。106例患儿中,女孩62例,男孩44例,年龄为5~12岁,平均年龄为(8.25±0.26)岁,病程为3~24个月,平均病程为(10.42±1.67)月;其中27例为慢性支气管炎,32例为哮喘,29例为反复呼吸道感染,18例过敏性鼻炎。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为患儿提供重组干扰素肌注干预,具体方法: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国药准字S20000019,300万IU/支),每日为患儿提供100万IU,经臀部行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后需间隔一日,连续为患儿提供3个月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医生可结合患儿的病情变化,酌情调整使用剂量。

1.2.2护理方法 (1)舒适护理:在患儿入院治疗后,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干净、整洁的舒适环境,对室内温湿度进行控制,温度以18~22℃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保持空气流通,确保病室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呼吸道更为通畅;医生和护士均在集中的时间为患儿提供治疗与护理;及时对咽喉部位和鼻腔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帮助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促使呼吸系统该疾病症状得以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鼻塞干预:每日需要对鼻腔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采用麻黄素液(0.5%)进行滴鼻干预,每日需进行2~3次,每次为患儿提供1~2滴,帮助有鼻塞症状的患儿保持鼻腔通畅。(3)咽部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咽部情况,重点了解咽部是否有水肿、充血、化脓等现象,若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干预处理,并为患儿提供润喉含片帮助其缓解咽部带来的不适症状。(4)高热护理:在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后,患儿非常容易出现发热症状,通常出现在用药一周后,为此,在用药后必须加强对患儿体温变化的监测,每日定期对患儿进行2次体温测量,若出现体温超过38.5℃的情况,应当通过头部冷湿敷、物理降温、腹股沟酒精擦浴等方法来实现对高热症状的改善,必要情况下,可遵医嘱为患儿提供药物降温,但在药物降温干预期间,必须对患儿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5)健康教育:为患儿及其家长做好健康指导,以浅显易懂的画册,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方法以及日常相关注意事项等,例如:做好室内通风、勤换洗、勤洗手、碗筷消毒等,同时告知患儿及其家长应当加强体育锻炼,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添衣物。

1.3 疗效判断标准

(1)显效

患儿的咳痰、咳嗽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或者有非常显著的减轻,恢复了发作前的水平状态,体征也有明显减轻。

(2)有效

患儿的咳痰、咳嗽以及喘息症状均有所减轻,但并未恢复到发作前的水平状态,体征也有明显减轻。

(3)无效

患儿的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无明显减轻或者表现为持续加重。

2.结果

本组1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肌注干预以及护理干预后,其中63例显效,37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34%(100/106)。治疗期间,106例患儿出现11例高热症状,无其他症状,不良反应发病率为10.38%(11/106),经对症干预后康复。

3.讨论

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脏腑机体发育尚不完全,在天气变化过程中,或者处于湿冷环境时,就非常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其中病毒、细菌、衣原体均是引起呼吸系统的主要微生物病原体,而部分患儿则主要是因过敏体质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尽管引起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非常多,但究其原因多是因小儿免疫力低下所致[2]。为此,在针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中,重点是加强患儿免疫力的提升。

重组干扰素本身是一种借助基因重组技术制作而成的高纯度干扰素,其有着非常显著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效果[3]。对人体来说干扰素主要源自白细胞合成,其以特异的方式在细胞中不断增强抗病毒蛋白的效果,在对病毒进行控制的同时,不断提升机体的免疫调节效果,促使病毒的感染以及侵袭受到有效抑制,是机体防御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4]。为此,通过为患儿提供重组干扰素治疗能够帮助机体中干扰素含量增加,更好的发挥抗病毒和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效果。此外,在采用治疗期间,我们结合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舒适护理、鼻塞干预、咽部护理、高热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从各方面为患儿提供一个最佳的入住环境,避免湿冷环境的刺激,同时针对其闭塞和咽部症状给予有效的干预,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提高治疗积极性,另针对极易发生的高热症状采取预防性干预,全面控制用药不良反应,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帮助患儿及家长控制刺激源,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结果来看,本组资料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34%,但出现了11例高热症状。为此,还必须加强对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全面监测,做好充分的预防控制。

综上所述,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期间,为其提供肌注重组干扰素用药与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莫旻慧,吴惠敏,程君.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吸入治疗的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3):307-308.

[2]张秋君.探讨基因重组干扰素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9):100+103.

[3]黄广丽,石庆生,李军勤,等.雾化吸入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J].临床荟萃,2016,31(06):666-668.

[4]滕海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221-222.

论文作者:潘朝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肌注重组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朝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