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特色产业的发展代价高昂_常山胡柚论文

长期以来,特色产业的发展代价高昂_常山胡柚论文

特色产业开发贵在持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开发论文,持久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笔者从报上看到一则关于浙江常山县连续七任县委书记"咬定胡柚不放松,共扶一棵'摇钱树'"的报道,使人感触颇深。

常山胡柚原是常山县独有的一种自然杂交野果。上世纪70年代,该县在物种普查时确定了这种野果的经济价值,将其作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长远开发项目来抓。从1984年开始,该县每一任县委书记都倾心扶植培育胡柚特色产业,并亲自出马带人到全国各地推销胡柚。经过七任县委书记长期不懈的努力,如今,胡柚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产量达12万吨,胡柚及其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实现产值1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能把特色资源开发搞到这种程度,使原本毫不起眼的山乡野果变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足见浙江人的务实和精明,着实让人佩服。

跟常山县相比,我们身边的特色农产品资源要丰富得多,但为什么许多特色产业没有像常山胡柚那样做大做强,成为富民的支柱产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过于急功近利,产业开发缺乏长远规划和连续性,"张书记来种瓜,王书记来栽梨,李书记来养兔",一旦领导换届,新班子上任,原有的规划布局往往会随着新领导的新思路而变动,致使产业结构这样调几年,那样调几年,使得不少有前途、有潜力的开发项目半路夭折,难以形成气候,其结果是劳民伤财,一事无成。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搞产业结构调整,如何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浙江常山县七任书记"共扶一棵'摇钱树'"的做法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联系电话:010-84885108

标签:;  ;  ;  ;  

长期以来,特色产业的发展代价高昂_常山胡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