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研究论文_何开宇

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研究论文_何开宇

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随着路桥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及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涌现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对市政路桥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率。因此施工人员、施工方必须科学地准确地分析出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容易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其他因素,依据科学合理的处理原则,设置合理强度的过渡段、选择合适的路堤填料、选择合理的桥台软基处理方式、控制路桥过渡段的变形、完善施工过程,才能全面地提升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杜绝不良的安全隐患,延长路桥的服务寿命,令其发挥全面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

1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1过渡段勘察设计不准确

在市政路桥的桥头过渡段的道路基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很多种方法对过渡段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主要采用粗粒料填筑过渡段或采用搭板、加筋土法等方法,对过渡段进行处理。科学合理地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过渡段路基的整体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间刚度的变化,有效地降低路桥间的沉降差异。通过不断增强路桥间的平顺度,来降低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概率。但是目前我国的市政路桥施工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过渡段的勘察设计不准确。如果过渡段的勘察设计不准确,就会使施工方对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不能准确地掌握,导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处理。

1.2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

之所以会发生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软土地基处理到位。一般情况下,在处理软土地基时,由于其参数的选择标准、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导致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不合理,使其最终的施工效果不能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同时在前期的勘察工作中,没有做到准确的落实工作。由于在勘探时钻孔洞不达标或数量有限,导致软土地基的真实情况被掩盖住,不能彻查软土地基的准确深度这些力学性质,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因此不能达到很好的加固效果。此外,再加上雨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更是降低了其加固的效果。

1.3台背路堤压实施工不到位

台背填土对市政路桥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通道明涵和桥梁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台背填土。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包括施工用料、施工顺序、施工机械和施工经验等众多因素,都不符合台背填土的设计要求。在路桥可以正式使用后,由于路面长期受到车辆超载的不利影响,更是增加了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

2 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

2.1路桥过渡段软基路面施工措施

2.1.1地基处治相关措施

地基是路桥施工的建基础性建设,对于任何建筑物来说,有一个稳定的地基,建筑物的已经成功了一半,而这对于路桥施工建造也是十分重要的。路桥地基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下沉,出现桥头跳车等严重问题,因此,对于路桥施工来说,对台背地基进行加固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这项施工也适用于软土地基,其实,最有必要的是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就是软地基,软地基由于其自身条件的影响,本身质量就不能保证,因此,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关的地基处治措施,换填法、强夯处理、排水固结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 桩)等都是在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中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首先,施工人员要对路基施工工艺进行强化与控制,必要时要进行文件分析,重点了解路基工艺施工的重要步骤与施工特点。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也要注意施工务必符合工艺规定的范围。例如公路在建设完成之后要进行加碾压实验,这个实验本质就是对路面的承载力进行测量,工艺要求是要进行多次碾压实验,这类实验就能反映出公路的基本受压水平,保障施工工艺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换填法

换填法主要是通过将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软土部分或者全部换填成排水性能好且在高含水率下有良好承载能力的砂砾或者粗粒状材料。这种方法的作用是能保证地基拥有坚固稳定的基础,能减少沉降,从而就能保证路面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现象,在通常情况下,换填法有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开挖换填,一种是强制换填。在使用换填法时,填土的深度不宜过深,一般在 0.5~3m之间,换填土层既不宜过深,也不宜过薄,太薄会影响换填效果,起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施工工期也是较为就长的。因此,在进行换填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其建造完毕之后,作用效果较为明显。

2.1.3堆载预压法

这种方法是当今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就因其施工操作简单,而且费用投入也较少,对于施工要求也不高对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也没有特定的要求,只要满足施工条件即可,因此其备受欢迎。

2.1.4排水固结法

当路桥过渡段的软土地基土层较厚且渗透性较小时,其自身凝固力就会降低,这时候就要用到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层上或者是排水设备上打些有空隙的眼孔,从而使其能达到激加速固结变形的目的。

2.1.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也简称为 CFG 桩,这种方式采用起来有一定的约束条件,首先其对施工工期长短有所要求,工期如果较短的话,就没办法用此种方法,其要对路桥过渡段进行沉降,所以要求工期较长。

2.2路堤处治措施

路堤建设的不完善是导致出现桥头跳车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做好路堤建设是路桥建设的首要任务。第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组织,其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为了完成路堤的沉降工作,就要做好完善的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控制施工中的压实,使得台背回填区路堤的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避免路面出现沉降,以至于对路面造成损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首先就要对填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避免因为自重或者施工机械的通过而造成的沉降;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土工格栅或者加筋土对台背路堤进行处理,保证整个路堤的整体性,也能够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梯度。

2.3路面处治措施

2.3.1设置桥头搭板

桥头搭板技术是当今路桥施工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工程施工项目,其能减少路面出现裂缝等不均匀坑洼等。桥头搭板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搭板的一端头搭建在桥台上,而搭板的另外一端就能与路基直接进行相连,这样就能将整个桥的承受力进行分配,分散桥的承载力,以此来减少行车过程当中出现的跳车现象。

2.3.2采用过渡性路面

在路面建设当中,为了不使路桥过渡段出现沉降而促使路桥出现裂缝,坍塌等现象,就可以采用过渡性的路面建设,这种方式能保证路桥的使用寿命,首先可以先对路面进行过渡性铺设,在等到 3~5 年的沉降之后,在对其进行永久性路面的处理。这种方式既可以节省资金的投入,又可以保证路桥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路桥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着路桥的工程质量。而处理软土地基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地基工程性质,保证施工中地基的稳定与变形。随着路桥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及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涌现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对市政路桥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林松,任盼.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

[2]宋杨.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论文作者:何开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研究论文_何开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