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有文化贫血_让子弹飞论文

“让子弹飞”有文化贫血_让子弹飞论文

《让子弹飞》患了文化贫血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子弹论文,患了论文,文化论文,贫血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岁末年初的“贺岁档”电影,市场红火,票房甚旺,数九寒天竟也是一派热气腾腾。这其间,一路领跑在前者当属姜文。他的新片《让子弹飞》由葛优、周润发加姜文三星飙戏,经高调炒作,一出匪霸“双雄会”闪亮登场。而在因特网上则又蹦出来清一色头戴麻将面罩的“麻匪帮”,鼎力为该片捧场护航。如此20余日,便创下可观奇迹,GDP轻松破了6亿,正在向七或八挺进,堪称霸气不遑他让,2010年国产片票房冠军俨然非他莫属。

“让子弹飞”场面不可谓不大,其内在文化底蕴却是空洞而苍白

据笔者观察,今次的贺岁票房有点儿吊诡而且与往年有所不同。其实,稍稍明乎事理人情的观众也未必真那么傻,退一步说,既然“神马都是浮云”,那就姑且看看这一回“子弹”究竟是如何飞的吧!

“子弹”的故事,借用导演姜文的说法,一个土匪(绿林侠者)撞上一个恶霸(南国一霸),恶斗一场,就这么简单。该片号称改编自蜀中文坛老作家马识途的名著《夜谭十记》的“盗官记”,其实不过是从原著摘取了一个“匪霸相争”的外在情节框架,得其形而失起神,信马由缰,走的则是荒诞化的枪战片类型路数。其叙事诀窍有二:一曰将故事荒诞化。但此类荒诞却是以剥离了“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为前提的,人们根本看不到任何“北洋”时期军阀当道、苛政黑暗的历史真实;二曰注重营造枪战奇观场面,层层加码,火爆炫目,将“戏剧性”可谓玩得天旋地转,但是,却未能给人留下任何思考的余地。

该片的故事,将历史背景提前到“民国八年”,在抽离并掏空了北洋军阀时期历史的真实及其生活质感之后,乃以荒诞化作为叙事的底色,极力打造奇观化的“枪战”。铺垫起一出匪霸“双雄会”,比勇斗狠,愈演愈烈。此等“枪战”以及枪战的不断升级,其场面不可谓不大,然则,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却是空洞而苍白的。

《让子弹飞》患的其实乃是一种文化贫血症

不妨先来看《让子弹飞》里的一众人物谱,除了张麻子,他手下一总六个麻匪,一个个顶着江湖义气,只是扮相造型各具特征,全属于听喝的喽啰,却并无个性特色可言。而由姜文倾其心力所刻画的这位冒牌县长张牧之,有铁腕兼有柔情,但其身份与行事常常有违绿林悍匪的性格逻辑。这个张麻子俨然绅士,曾为义子小六子设计留洋读书的“愿景”,且有雅兴听唱片议论莫扎特,甚至于再给他贴上一层金:曾追随蔡锷将军云南举义,讨袁护国,是蔡锷的手枪队队长。再后,他沦为流寇。而此番出场时,他亲率“麻匪帮”兄弟劫了火车“盗官”进城其实原为掠财,入城头一夜,便占了冒名汤师爷实乃真县长的太太,床上调情,纵欲快活,粗俗得无以复加。

与此同时,他心里却还惦记着那个在城门口迎接县长入城的鼓阵里卖力地将大鼓敲得山响的妓女荷花。后因六子之死为导火线,张麻子盟誓复仇。再其后他又让众兄弟用钱袋子挨门逐户砸人家玻璃窗给穷人散钱,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一副流寇民粹主义的嘴脸。这里,还有一个不小的漏洞,此张麻子从汤师爷处得到的“委任状”,明明写着是到康城任县长,汤师爷使坏,竟引他进了“鹅城”,实为陷他于险恶之境,好伺机收拾他。而一向精明干练的这个张麻子居然上了汤师爷的当一直蒙在鼓里。张麻子与其死对头黄四郎“玩枪战”,到最后大火拼之际,张麻子的“麻匪帮”此刻只剩下汉子四条,在黄四郎散财又散枪之后,无端无由地居然顿时局势逆转,全城百姓的男子汉们竟神乎其神地一个个都被唤醒而举枪起义,冲破黄四郎豪宅府邸大获全胜。

此刻,张麻子无非是赐黄四郎一颗子弹自裁,还令当年黄大老爷手下亲信的团练教头去监督执行。当黄四郎与其碉堡竟然一同在烈火硝烟中覆灭,好不轰轰烈烈!然而,黄四郎一覆灭,张麻子这场流寇民粹主义式的“革命”便告终结,“麻匪邦”兄弟立地散伙,张麻子眼睁睁瞧着老三竟带走了他所心仪的荷花结对而去,还跟上另两个兄弟,他们坐上马拉的火车直奔上海浦东而去。剩下张麻子孑然一身,昙花一现的是他凄然骑马独行的背影。如此种种且又挂上了“浦东”,诚可谓荒诞之极,似乎跟观众开了个无聊的玩笑。

如此这般的一个张麻子,难道还算得上是一位落草为寇却能除暴安良的血性好男儿吗?若与马识途原著相比较,不妨说,这恰恰是“将神奇化作腐朽”。这部《让子弹飞》的新作,所患的其实乃是一种文化贫血症,更是在市场高端上的一部文化粗俗之作。

与原著相比,《让子弹飞》独独欠缺由衷而发的人文情怀

试看原著《盗官记》,马识途以“摆龙门阵”的方式所透现的黑色幽默,所张扬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冷峻笔锋,特别是它所刻画的主人公张牧之(即张麻子)。原著情节奇章迭现,荒诞中合情合理,堪与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媲美。

原著故事之结局,以悲剧审美的底蕴令人心灵为之震撼。这里,笔者并无意探讨影片在改编上的得与失,只想剖明一点,老作家马识途写这部《夜谭十记》,从抗日战争到文革岁月到改革开放,在大时代的颠沛与动荡中,曾数度藏稿焚稿、继又重写竟长达四十年才得以完篇付梓,是什么让马老坚韧不拔、坚守不渝,最可贵是马老受之于历史的感悟,是他内心里有一种不离不弃的人文情怀。而“让子弹飞”所缺的,恰恰也正是这两点,一曰不敬畏历史,又何来对历史的感悟,二曰不尊重艺术审美的创造,独独欠缺由衷而发的人文情怀。

《让子弹飞》玩商业大片、玩此“双雄会”,巧妙地将历史予以屏蔽,将故事安全地投置于“鹅城”这一片被乌托邦化了的世界,乃随心所欲地铺陈荒诞与枪战,放纵血腥与情色。事实上,在阉割了历史真实后的荒诞就不成其为荒诞,在剥离了历史真实后的枪战再壮观也仅只是一场游戏式的枪战,观者对此仅作壁上观。容或马拉火车飞天落水若惊若险,“鸿门宴”上唇枪舌剑、鲜血四溅,其与艺术审美之境显然相距甚遥。特别是硬生生添加上“一碗凉粉”的恶剧,让小六子当场剖腹自戕以作验证,此后又令做了新任县长的张麻子亲率一众兄弟在小六子的墓碑前一一宣誓要为他复仇,此种手法何等牵强附会,实乃愚不可及的“洒狗血”。

不错,电影也是商品,拍商业大片固然要依托于市场乃可生存与发展,讲究娱乐性,注重类型化,实乃题中应有之义,但娱乐性不应是无边际的,更不可无限制地、疯狂性地予以膨胀。类型化也不应当割断与掏空历史,在乌托邦式的假定性空间里肆意编造,以致弄到善恶不辨、美丑倒错。艺术创作者必须遵循电影文化固有的精神本源性,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的底线。举凡拍商业大片,也唯有将娱乐性融于人文关怀的作品才是具有真正的市场征服力的,才是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的。

倘若沉静下来想一想,《让子弹飞》的文化贫血症与其票房的飙升完全不成比例,这一点,恰恰暴露出我们当今电影产业化进程的严重失衡,暴露出中国大片迄今仍陷于文化与产业难于和谐共生的尴尬处境。囿于现代文化的缺失,电影票房高了,电影的GDP高了。而我们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却浅薄化、粗鄙化了。

面对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使是拍商业大片,无论写历史、写现实、写神话或写科幻,电影艺术家都要敢于担当,以人文的原创性为内核,着力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神韵和风骨,让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享有独立的民族话语权,并以民族文化的尊严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标签:;  ;  ;  ;  ;  ;  ;  ;  ;  ;  

“让子弹飞”有文化贫血_让子弹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