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改革趋势_图书馆论文

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改革趋势_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改革走向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图书馆论文,走向论文,高校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期刊工作,目前正面临着两个大的矛盾:一是期刊出版量的增长,读者需求的增长,与图书馆经费紧缺,期刊订购量不断滑坡之间的矛盾。二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建设对期刊工作现代化的急迫要求,与期刊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随着“211工程”的启动,这个矛盾也变得更加突出。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并不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事实上,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只是解决矛盾的条件之一,从根本上说矛盾的解决还要通过期刊工作的改革来实现。本文拟结合我馆的一些情况,来谈谈我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改革的走向问题。

1 期刊文献的保障体制:将从分散的、自给自足型的体制走向网络化的、资源共享型的体制

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期刊文献保障体制基本上还停留在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模式,即以本馆订购和收藏的期刊来保障本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各方面的需要。以我馆为例:1994年订购外文原版期刊440种,订费105万元。这一数量仅相当于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期刊订购量的1-2%,相当于我校基本需求量的10-20%(按文献保障率为80%考虑)。这样巨大的供需落差要单纯依靠增加经费投入来弥补是完全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走资源共享之路。

近几年来,尽管全国高校图工委在组织高校图书馆之间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仍然只是一种局部的、松散的和不稳定的合作,还不能成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文献需求的重要的可靠的保障。也就是说,在旧的文献保障体制被迫打破以后,一种以网络化与资源共享为特征的新的文献保障体制尚未形成。而建立起这样的一种体制正是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当务之急。随着“211工程”的启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正在加速筹建,这就为这种新体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同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新的文献保障体制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1 在资源布局上它应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所谓“集中”,就是在“211工程”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经费,先建设好一两个国家级的综合性文献信息中心和若干个地区性的和专业性的文献信息中心,并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统一领导、协同服务的网络,作为对全国高校读者在外文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方面需求保障的支柱。所谓“分散”,就是要充分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努力发挥它们在文献保障中的共享作用,以避免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

1.2 在服务内容上它应是信息服务与文献服务一体化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系统应是直接面向高校读者的,而不是必须以图书馆为“中介人”再到达读者。高校的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终端,检索到文献信息中心各种数据库中的文献信息以及他们所需文献的馆藏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终端上直接发出索取原文复制件的申请,由文献信息中心的网络系统执行对读者的文献传递服务。

1.3 在服务手段上,它应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也就是说,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以CERNET和INTERNET为依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读者(用户)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和文献传递服务;另一方面,对非急需情形,从节省费用考虑,也可接纳读者的来函申请并提供普通的咨询服务和复制邮寄服务。

笔者以为,新的文献保障系统应当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同步建设,网建到哪儿,文献保障系统就服务到哪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边建设,边服务,边扩大,边提高”,以最短的周期发挥出这两项公共基础建设项目最大的效益。

2 期刊工作的管理体制:将从以文献为中心的“一条龙”管理走向以读者为中心的“一条龙”管理

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设有独立的“期刊部”或“报刊部”,实行期刊(报刊)工作“一条龙”管理。也就是说,在图书工作中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参考咨询乃至复印装订等职能,在期刊工作中都集中到了期刊部管理。这种“一条龙”管理体制的优点,吴龙涛等在《连续出版物工作》一书中把它总结为:“有利于前后各道工序的检查与协调;有利于收藏、利用的统一;有利于培养熟练的工作人员;有利于研究连续出版物工作的规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门分工、沿袭传统、思想认识、人员素质等等),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部实际履行的“一条龙”管理,并不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而是以文献为中心的管理。

所谓“以文献为中心的管理”,它与“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2.1 前者注重于“买好刊,管好刊,用好刊”,而且局限于本馆所订购与收藏的刊。而后者则注重于读者的需求:如读者希望图书馆员能帮助他们从浩瀚的文献信息海洋中又快又准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在找到文献信息的同时也能找到所需期刊的馆藏信息;若所需期刊非本馆所藏,则希望能帮助他们代借期刊或代复印所需的文献等等。这里涉及到对读者的咨询服务与检索服务,涉及向读者提供馆藏联合目录的服务,涉及馆际借书与文献传递服务等等。在目前的“一条龙”管理中,似乎还包容不下这些服务。

2.2 前者通常表现为被动式的服务,即等着读者找上门来的服务。而后者则表现为主动式的服务,即根据读者的需要送上门去的服务。如宣传报导,组织培训,提供SDI服务或CAS服务等,都属于这类服务。

2.3 前者通常表现为封闭式的服务,服务的范围局限于本校的读者和本馆的馆藏。而后者则表现为开放式的服务,表现为与图书馆向“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目标发展的趋向相适应的服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种信息产业蓬勃兴起。它们正以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手段、优质高效的服务夺走图书馆的读者。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一大批从事文献传递服务的机构已成为直接面向读者的期刊文献的重要供应者。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如不及时改革自己的管理体制,就必将遭到“上帝”的冷落。

改革期刊工作的管理体制,并不是要进一步扩充期刊部门的职能,使之成为包罗万象的“万能部”,而是要转换观念(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期刊工作的重心),转变作风(实行主动式、开放式的读者服务),更新技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服务手段),改革管理(打破一个部一条龙的封闭格局,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和馆际合作,形成配套服务的一条“大龙”)。显然,这已涉及到整个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了,笔者不在这里作过多的讨论。

3 期刊文献与信息的贮存、检索、传递与利用方式:将从印刷时代的方式走向电子时代的方式

现代图书馆的特征之一是文献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特别是机读型载体的出现,导致了文献与信息贮存、检索、传递与利用方式的变革,它对期刊工作的影响要比对图书馆其他工作的影响更为明显。我们可以大体上把这方面的发展变化区分为三个阶段:

3.1 机读型目录代替传统的卡片型目录,运用计算机查目代替手工查目。前者的优点不仅在于有更多的检索点,有更灵活的检索策略,有更清晰的显示效果,可以更深入地揭示馆藏,而且还可以揭示馆藏的动态状况。在联网的环境下,读者不仅可查询到本馆的目录,还可以查询到其他馆的目录,甚至地区性的或全国性的联合目录。此外,读者的查询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无须到图书馆来,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或家里进行查询,甚至图书馆已经下班闭馆后也能够查询。这是走向“电子时代方式”的第一个阶段。

3.2 索引、文摘类的联机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代替印刷型的检索类期刊,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代替手工检索。实践证明,前者的效率和产生的效益是后者所无法比拟的。以我馆为例:自从将COMPENDEX PLUS,INSPEC,SCI,ABI/INFORM,DISSERTATION ABSTRACTS,CURRENT CONTENTS等一批光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在我校校园网上开放运行以来,每天通过网络进行文献检索的读者人次大约是到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室来进行手工检索人次的10倍。而且据读者反映,过去需花一周左右时间所作的文献调查,现在只需花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了。他们还可以把检索的结果套录回去,在个人计算机上重新组织成适合自己需要的数据库。随着研究工作或课题工作的开展,数据库的内容也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

值得指出的是,期刊作为一种主要的科技信息源,信息的时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一份调查报告宣称,美国正在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科技人员所阅读的期刊文献,有65%是最近3-6个月中所发表的文献。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和手工式的检索方法显然已难以满足读者快速获取文献信息的要求,而国外的文献数据库则已普遍达到了月更新、周更新甚至日更新的程度了。现在我校的读者已能在大多数外文期刊到馆之前就获悉它们所载文献的题录和摘要信息,这对及时追踪国外科技发展的动态是大有裨益的。

3.3 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并存,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学术通讯与通过期刊进行的学术通讯并存。据一年多以前的报导,全文数据库已占机读文本型数据库的44%,占机读数据库总数的1/3;而全文数据库中,期刊占2,3以上。另据Fulltext Sources Online的统计,已有3000种以上的期刊可供联机检索,象DIALOG,Mead Data Central,STN,BRS等过去提供书目联机检索的系统,现在都可提供全文联机检索。只是由于全文联机检索的费用过于昂贵,所以至今只能作为在急需情况下获取文献的一种手段。

另一种形式是只读光盘型的全文数据库。据报导,全文或部分全文的光盘数据库已占光盘数据库总数的37%左右。比较典型的如由一批STM(科学技术医学)出版商联合推出的ADO NIS系统,它包含42家出版社出版的400余种生物医学类期刊,一年发行50张光盘,相当于50万页以上的文字。国外有些大学图书馆已试着用它来代替相关的印刷型期刊。此外如由UMI公司发行的一批全文本数据库(Full-Text Databases)和全图象数据库(Full-Image Databases),也是以只读光盘为媒介、以期刊文献为主体内容的电子出版物,现在已开始逐步占领市场。其中,IEEE/IEE Publications数据库在国内已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订购。

第三种形式是在计算机网络(INTERRNET)上发行的电子期刊。读者可以应用有关的网络软件来查找和调用这些期刊文献,发行者也可以运用电子邮件或文件传输的方式主动将期刊的全文送到订户个人的计算机中。大部分电子期刊是免费的,小部分仅收取少量费用。根据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and Newsletter第三版(1993年5月)的报导,网络中现有240种电子学报和电子快报,还有1152种学术论坛。它是第一版(1991年7月)时的两倍半,比第二版(1992年3月)时增加了60%,由此可见其发展之迅速。

网络电子期刊对读者、对作者、对出版者、对图书馆而言的种种优缺点,在陈雪华的文章中已有详细分析[[5]],笔者不想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期刊的交互功能,即读者与作者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沟通,直接进行学术上的讨论与交流。这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学术通讯的方式将愈来愈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手段,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一般印刷型期刊所无法代替的。

4 期刊工作的专业人员:将从单纯的文献专家走向既精通文献工作,又熟悉信息技术,又掌握专业知识的“多面手”

有了前面的三个“走向”就必然会导引出这第四个“走向”。当然,这里讲的是专业人员,不是泛指一般期刊工作人员。对专业人员来说,在以文献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下,他们应当是文献专家。但随着文献的形态、文献使用者的要求、文献服务的方式乃至文献工作的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的变化,期刊工作专业人员的队伍结构和个人知识结构也必定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就文献的形态而言,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电子形态与印刷形态并存的局面外,也同时出现了以期刊为基本单元和以论文(Article)为基本单元的并行收集、整理与利用的局面。从90年代初起,美国有一批科学图书馆正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期刊采购方针:他们采取一种灵活的馆藏建设策略,即不仅收藏一种种完整的期刊,也以数据库文件或印刷品复制件的形式收藏一篇篇本馆缺藏而读者又需要的期刊论文。为了便于实施这种新的采购方针,美国有关部门还专门颁布了一个标准ANSI/NISO Z39.56(1991)。该标准规定了一个编码规则,赋予每一种期刊的每篇文章一个特定的编号,称作SICI(Serials Item and Contribution Identifier)号。这项措施得到了一批重要的科学出版商的响应,他们准备在自己的期刊上印上SICI号的条码,以便在进行文摘和索引工作时把该号也作为必要的数据项登进记录之中。这样就为以后读者的检索与利用创造了条件。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种文献形态的多重性质将对期刊工作专业人员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他们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够了。

再从文献服务的方式来说,传统的流通、阅览、复印等方式在一个时期内仍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以各级LAN、MAN、WAN(局域网、区域网、广域网)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和文献传递服务将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占有更大的比重,这也是毫无疑问的。与此同时,期刊工作专业人员作为文献/信息源与文献/信息用户之间一般“中介人”的作用将逐渐削弱,而作为指导读者在“信息海洋”中航行的“导航员”(Navigator)或“教导员”(Instructor)的作用将逐渐增强。因此,如果他们缺少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就难以当此重任。

继80年代一批图书馆学院停办之后,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有几所历史颇为悠久的大学图书馆学院又相断关闭。他们大多是在传统的轨道上行进而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学院。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图书馆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已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工作的要求了。

当然,笔者所说的“多面手”,并非不切实际地要求期刊工作专业人员人人都成为“万能专家”,更多的是强调集体的作用,强调图书馆在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自己的队伍建设和人员培养,努力改善队伍的成份结构和人员的知识结构,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这是期刊工作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收稿日期:1994-12-07)

标签:;  ;  ;  ;  ;  

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改革趋势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