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措施论文_刘,葳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措施论文_刘,葳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摘 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有关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发病时期不定,有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通过阐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急性上呼道;感染;临床;治疗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有时可引起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都可发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较多,人体感染后只产生较弱而短暂的免疫力,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人携带病毒,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是由病毒引起。其中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只占20%~30%,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因 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紧张或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

3.发病机制 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 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易思本病。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五个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 又称急性鼻炎,俗称“伤风”。好发于冬春季节。以鼻咽部卡他性炎症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出现咽痒、咽干或咽痛,或伴有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涕2~3天后变稠。有咽鼓管炎者听力减退,伴有味觉迟钝、流泪、声嘶和少量黏液痰。全身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可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头痛、不适感等。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等体征。如无并发症,经5~7天后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①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发于冬春季节。表现为咽部发痒、不适和灼热感,咽痛短暂且轻,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咽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等。腺病毒感染时常合并眼结膜炎。出现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②急性病毒性喉炎 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时咽喉疼痛,可伴发热或咽炎。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可闻及喉部喘息声。

③疱疹性咽峡炎 好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1周左右。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悬雍垂)、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④咽结膜热 好发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传播为主。病程4~6天,表现为咽痛、畏光、流泪、发热和咽、结膜明显充血。

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起病急,咽痛明显,伴畏寒、发热,体温超过39℃。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肺部检查无异常体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并发症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四、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异抗病毒药物,无并发症者注意保暖,多饮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症状明显者对症和中医治疗为主。

1.对症治疗 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鼻塞可用1%麻黄碱滴鼻;频繁喷嚏、流涕给予抗过敏药物;咳嗽明显可使用镇咳药。

2.抗感染治疗 由于常并发细菌感染,临床可根据病原菌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一般以抗革兰阳性菌为主,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吗啉胍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有一定疗效。奥司他韦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3.中医治疗 正柴胡饮、小柴胡冲剂和板蓝根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 患者以休息为主。症状严重者卧床休息。

(2)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隔离患者,戴口罩,勤洗手,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对着他人,最好用餐巾纸掩住口鼻,餐巾纸集中焚烧。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按规定消毒,或用一次性器具,回收后焚烧弃去。

(3)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4)口腔护理 进食后漱口或给予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2.对症护理 高热者给予降温,一般用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物降温,采用降温措施30min后应观察降温效果并记录;出汗后及时用温水擦身、换衣和床单,但要注意防止受凉。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警惕并发症发生,如果出现心率、脉搏增快与体温升高不相称,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4.用药护理 遵医嘱对发热、头痛者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鼻塞、咽痛者,口服银翘片等;鼻塞严重时可用1%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结

1.避免诱发因素 告之患者及家属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防止过度疲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在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戒烟。

2.增强免疫力 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及抗寒能力,进行耐寒训练,如冷水洗脸、冬泳等。必要时注射疫苗预防,如流感疫苗。

3.识别并发症并及时就诊 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或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等心肌炎症状,眼睑浮肿等肾炎症状,关节痛等风湿症状者,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董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87-88

[2]樊春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2)

论文作者:刘,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措施论文_刘,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