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论文_唐智奇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尼可地尔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方式治疗,其中予以对照组行常规的处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2周分别进行心电图的检查,观察组ST段恢复至基准线的有效率分别为54.0%、90.0%高于对照组的40.0%、66.0%;同时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4.0%,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于尼可地尔在临床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有效抑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对心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尼可地尔;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099-01

在以往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由于临床疗效的并不理想,致使该症存在较高的致死率。但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在相关的研究中,以药物实现该症患者心室功能的改善并以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稳定,致使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预后质量的改善[1]。作为心肌梗死中的一类,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主要发生于老年阶段的人群中,同时由于患者身体机能的衰退与免疫力的减弱,对于该症的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53~81岁、平均为(67.254.6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29例,年龄为55~79岁、平均为(66.853.94)岁。两组患者均经过心电图与彩超等检查后符合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一般资料比较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方式治疗。其中予以对照组患者主要应用包括抗凝、抗血小板与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方式的治疗。其主要采用由京丰制药生产的40mg单硝酸异山梨酯(国药准字:20074036)予以1次/d、1月为1个疗程的治疗[2];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由河南天方制药生产的5mg尼可地尔(国药准字:H41024517)予以3次/d持、1月为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2周心电图的检ST段恢复至基准线的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时间的发生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严重性心率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与死亡等发生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2检验。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2周分别进行心电图的检查,观察组ST段恢复至基准线的有效率分别为27例(54.0%)、45例(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例(40.0%)、33例(66.0%);同时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χ2=8.371;P<0.05。

3.讨论

当前在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临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随着临床心肌梗死等病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占有较大的比例,该症不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也不太理想。对此,关于该症的治疗主要是以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与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增加,从而实现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降低。

作为一种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制剂,尼可地尔可有效降低细胞内的钙含量,同时对血管的平滑肌起到松弛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在降低心肌肌钙蛋白I的情况下,可使心肌细胞愈加松弛,从而有效避免冠状动脉痉挛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对冠状动脉的供血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3]。关于尼可地尔的应用可使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ST段有效恢复至基准线的水平,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2周分别进行心电图的检查,观察组ST段恢复至基准线的有效率分别为54.0%、90.0%高于对照组的40.0%、66.0%;同时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4.0%,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尼可地尔在临床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有效抑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对心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郝清卿,张倩辉,苑可心,等.早期口服尼可地尔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效果[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1):101-105.

[2]黎文婷,姚朱华,庞志华,等.尼可地尔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7,45(11):153-157.

[3]邓翠云,董明慧,孙世博,等.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脏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2016,27(12):338-340.

论文作者:唐智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论文_唐智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