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究论文_谢寿龙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究论文_谢寿龙

乌兰县宏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海西 817100

摘 要:本文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为例,深入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并从水利工程的地基施工技术、防渗墙施工技术及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技术;环境保护

  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因而实施工程的影响也较大,须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防洪、渡汛等问题,水利工程的兴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洪涝和干旱对我国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水利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

1.1 稳定性、防渗性、抗裂性等性能要求比较高。水利建设工程主要具有挡水、蓄水与泄水等功能,所以对水利建设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承压性、耐磨性、防渗性、防冻性、抗冲性、抗裂性等性能要求比较高,要严格按照水利建设工程的相关技术规范,采用专业的施工方法与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1.2 对地基的要求高。水利建设工程对地基要求非常,因工程常常位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恶略的地区与部位,要是地基的处理不能做到安全可靠,就会对以后的工程运行留下隐患,工程结束后又难以进行补救,因此就需要采取专门且可靠地的地基处理方案。

1.3 有较强的季节限制。水利建设工程需要充分的利用当地水域的枯水期进行施工,有较强的季节限制与必要的施工强度,一些工程由于气候的影响还需另外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时机、合理计划、精心组织,并及时的解决施工过程中会随时发生的防洪和度汛等问题,以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2、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2.1 关于地基施工要求的分析

①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要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基本状况及地质条件,再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勘察报告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案时,要对地质特性、水源、空气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看是否适合开土动土;如果施工区域是山区,则应对其地形、岩层等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调查,以避免可能性的泥石流引起的安全事故;开挖前如果遇到公路、树林、沟壑等阻碍物时,应先进行妥善处理;对施工点的桥梁、道路等进行加固或加宽,以保证交通工具及施工机械的安全通行。

②在土方开挖中,因为会经常发生滑坡、危岩等情况,故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同时,要对轴线、标高、基槽等进行二次放线测量及校验,并做好详细记录,复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要及时处理。

③在施工中,还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区的环境进行治理,并合理设计排水坡度、排水设施等,如果无特殊要求,排水坡度应小于或等于3%;若开挖建基面在地下水位之下,则应结合施工准备工作中的地质勘察资料,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情况下,只有地下水位降至建基面以下0.5m时,才能继续后续施工。

2.2 地基的施工方法

①若地基施工范围是浅基础,则可采用以线带面法,先把基准线作为参照,分割出一条基槽轮廓线,再把轮廓线作为基点,结合大致的施工区域将周边作业面积扩大,再开始后续工作。在进行降排水施工时,必须将施工区域的状况列入综合考虑范围,并结合当地的地质特性及施工经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保护地基不被损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因为承受建筑物或者构筑物载荷是地基的目的,故要求地基必须具备较强的牢固度,以保证地基能够发挥其抵抗低温、防潮等能力。除了具备较强的牢固度外,地基还应具备较强的耐久性,以保证其牢固性,使地基变形值不超出安全范围,保证建筑物不发生倾斜、下沉等不良现象。

  3、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3.1 防渗墙技术分类

防渗墙是在修建水利建设工程或者有渗漏情况建筑物时有效防止地下水渗漏的重要手段,它在水利建设工程、地铁站和房建等基础处理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防渗墙的设计首先要保证渗透系数最低值,其次要注意控制墙体厚度要小,最后要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和柔韧性。防渗墙施工工艺多样,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工程的需求采取不同方法。

①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利用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一次多探头钻入,将水泥浆与土体本身搅拌混合,最终凝结成水泥土桩,再将桩与桩之间相互搭接最终形成水泥土防渗墙。

②链斗法主要是利用链斗式开槽机及其排桩上的旋转链斗移置土,并将排桩下放之成墙需要的深度。同时,开槽机开挖沟槽,进行泥浆护壁。

③薄型抓斗法采用薄型抓斗挖土开槽,用泥浆护壁,从而形成浇筑塑性混凝土或者用自凝灰形成的薄壁防渗墙。

④射水法成墙是利用造孔机成型器内喷嘴,射出高速水流切割土层,成型器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用泥浆护壁,循环出渣。槽孔形成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形成薄壁防渗墙。

3.2 防渗墙技术施工工艺要点

①充分发挥导墙的作用,对开挖机具进行正确导向,对槽口和承重结构进行保护。每一个槽段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因而可以采用相应的钢结构导墙,这种导墙能够进行循环使用,同时成本较低。如果为混凝土导墙,能够有效减少相应的断面面积。

②为了能够保持槽壁稳定性,在成槽过程中,应进行泥浆固壁。泥浆一般采用膨润土。泥浆可以进行重复使用,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除砂工作。在选择相应的墙体材料时,通常采用相应的一级配塑性混凝土。这种墙体材料的特点为:强度较低,变形较小,适应性较好,抗渗性能理想。

4、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要点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要有明确的环境保护目标,对于工程周边地段的环境在建设中要有积极地保护措施,防止周围草地树木等植被的破坏以及导致的水土流失。要想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一套合理有效地管理体系,无论是矩阵式管理模式还是直线式管理模式,亦或是职能式管理模式,都要有相关责任人保证环境专项保护措施的有效进行,防止那些流于形式、造假现象的发生。相关负责人要确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方案,储备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案,合理安排生产建设,做到对施工建设人员,特别是基层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管理和考核,加强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做好废弃材料的二次利用工作。同时要加强水质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沉砂池的沉淀,实现废水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达到废水回用零排放的环保要求。按施工设计与合同的相关要求合理的利用土地。对于临时施工,在完成后要及时恢复地表原有的面貌与覆土。施工中需采取加设给排水沟与完善排水系统等工程措施,达到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植被破坏与其它环境资源的目的。

  5、结束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视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不断改进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天意,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1):115-116

[2] 高淑英,试论水利建设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12):32-33

[3] 史艳梅;逯钦华;李同战;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0年04期

论文作者:谢寿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究论文_谢寿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