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_农业论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_农业论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循环经济论文,农业龙头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循环经济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作业分散、生产力水平低下未构成产业形态而已。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在带来高效率和高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和无机物严重污染等一系列弊端。在资源枯竭、水土污染、健康危机等多重矛盾的威逼下,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个全新概念的提出,才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减少社会资源消耗、减少农业污染,引导传统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化、工业化大农业转化的思路,探讨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分析

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大农业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在资源消耗、加工生产、产品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倡导物质与能源在持续的循环运动之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农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旨在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行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二、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个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薄弱

目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已超过11万家,包括产业化经营组织辐射带动种植业面积占到全国的60%以上,畜禽饲养量占70%以上,养殖水面占80%以上。全国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7万亿元,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到全国市场供应量的1/3,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量的2/3,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5。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农业龙头企业虽然数量增长较快,但个体规模还不够大,像北大荒集团千亿元以上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而美国以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四大粮商就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孟山都(Monsanto)公司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种子生产在全球市场已占到30以上的份额。

(二)产品结构失衡,抗风险能力弱

我国大量农业龙头企业以一般性农副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业,有些企业的利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源于税收的减免以及国家其他财政政策的积极支持。比如,一些绿色农产品经营的龙头企业,其毛利率只能达到4%。投入产出比失调。虽然也有一些以外贸出口为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但是因为产品的结构太过单一,对于国外市场的依赖性也显得过大。农产品加工值在我国农业总产值之中的比重相当低,农产品加工的转换率不足50%,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已经达到了90%以上。每单位初级农产品加工生成增加值,发达国家最高可超过4倍,而我国增值仅仅为40%左右。随着近年来欧美、日本等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口国不断增设技术贸易壁垒,部分农业出口型龙头企业已遭受沉重打击。

(三)产业链条短缺,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农业龙头企业是从农业投入供应部门到农产品储运、加工和营销服务部门产业链中的完整环节。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农业龙头企业普遍缺乏较为固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只是依靠契约和订单等形式和农户之间形成较为简单的利益共同体,各环节、各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急需完善。农产品加工和原料基地之间的链条脱节严重,以至于部分农户到了收获时节不遵守协议提交产品,或因分散农户所提供的原料在品质与规格等方面无法适应加工企业之要求。产业链条短缺是循环经济中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与产量都是全球第一,但价格大起大落,形不成规模效应。如果产业链完整,在消费过剩时可生产高档的苹果汁和苹果酒等,这也是我国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高端苹果种植基地的原因之一。

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领新型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担负着消解工业造成的污染、缓解水土资源枯竭、满足人民食品安全需求的历史责任。农业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在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要建立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在买方市场,消费是生产的前导,而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则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致力于积极宣传绿色消费在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升全民绿色消费的自觉意识。

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平台,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卓有成效的农业龙头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模式,通过“公司加农户”、“合作组织加农户”、“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形式,从而服务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要不断强化对广大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其环境保护的意识。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地,不仅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正规手段进行宣传,而且还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地培训农村地区的骨干力量,从而为环境保护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要努力做到变废为宝,积极提倡对农村废弃物开展循环利用方面的研发工作。生态农业一定要有农民群体的积极参与。因此,要运用经济手段,全面激励农业龙头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之下全力参与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之中,进而发挥出运用社会力量发展循环经济所具有的积极性,引导与鼓励外资和社会力量等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实践之中。要积极探讨我国循环农业投入的市场运作体制机制,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

科学技术是用之不竭的生产力要素,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集成利用创新要素,掌握行业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在滴灌、杂交、无土栽培等成熟技术基础上,引进诸如细胞育苗、无性繁殖等世界先进农业技术,为企业的自身壮大奠定基础。要依托政府的产业政策,要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推广服务体系。政府和企业要进一步地健全与完善技术服务以及推广体系,加强乡镇和村级网络建设,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交流、推广、服务等活动,从而确保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三)借助政策扶持,快速做大做强

要建立起有利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性体系。要运用政策调整,让农业龙头企业循环运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利可图,让农业龙头企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能够实现内部化。应当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利用制度,形成污染者治理与受益者补偿的良好机制。要积极整合资源要素,开展兼并重组和跨区域经营。

国家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科技等扶持政策。农业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出政策和财政资金具备的导向性和推动性作用,要努力改革和创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型农业政策性保险体制,从而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保险方式和农业贷款担保机制。应当运用小额贷款、贴息补助和保险服务等各种形式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建设,解除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循环中的后顾之忧。还要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中国今后二十年内的生态环境压力将变得愈来愈大,如部分重点产粮区重金属污染处于严重的超标状态。形成循环经济生产评价体系,能够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监测标准,也为政府的政策性农业补贴提供发放依据。

(四)国内国际市场互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是检验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市场的总体需求有增无减,不能解决中高端的市场需求,任何形式的经营模式转化均无从谈起。一定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全球化视角,全面调整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农产品的结构,解决品种和质量的转化增值问题。

面对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龙头企业只有加强联合与合作,走集团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在满足国内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基础上,要明确产品的定位。农业龙头企业要在“有机”、“绿色”的民族品牌,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到国际合作和竞争之中,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应当更加积极地实施以质取胜和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不仅应当做大和做强传统的主导产品,而且还要持续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开拓新市场。要围绕着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地大物博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按国际先进无公害以及绿色农产品标准,为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国际社会所普遍倡导的有机食品与生态食品。要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走集群发展之路。虽然我国龙头企业发展已有长足进步,但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结束语

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供应利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营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农业龙头企业具有掌握先进科技跨区域规模经营的优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中农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追求的希望所在。

标签:;  ;  ;  ;  ;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