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方利

方利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200)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临床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间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40)、优质组(n=40),传统组实施传统基础护理,优质组进行引流管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感染、胆道出血、胆漏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理内容、心理舒适、生理舒适满意度评分较传统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患者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05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hepatobiliary drainage tube.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hepatobiliary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5 to Nov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n = 40) and the high quality group (n = 40) , High-quality group of high-quality drainage tube care intervention, contrast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nursing program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care infection, biliary tract hemorrhage and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of bile leakage in high qualit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raditional group (P <0.05). The scores of nursing operation, service attitude, nursing content, psychological comfort and physiological comfort satisfaction of high qualit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biliary surgery after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treat the complica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Hepatobiliary surgery; Drainage tube; Nurs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Effect

肝胆外科是研究肝胆管结石、肝细胞癌、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相关急性肝功能衰竭疾病的重要科室,手术是临床治疗肝胆外科疾病的重要方式。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胆管狭窄、胆管梗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1]。临床为改善患者预后,多实施留置引流管处理。但留置引流管后也易引起患者机体组织刺激,易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加重患者病情。为此,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引流管后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过程对预防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科室对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间4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了引流管优质护理干预,现将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间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40)、优质组(n=40)。传统组患者中含有男性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跨度20~74岁,平均年龄47.7岁(s=11.4);手术类型:肝叶切除术12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5例,胰十二直肠切除术13例;优质组患者中含有男性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跨度20~75岁,平均年龄47.8岁(s=11.3);手术类型:肝叶切除术13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5例,胰十二直肠切除术12例。传统组与优质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排除标准:其他严重脏器合并症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原发性全身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患者;手术及护理过程不配合患者。

1.2 方法

传统组实施传统基础护理,为患者安排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对患者进行手术知识介绍、心理疏导等;术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为患者放置引流管;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定期监测、手术状况检测,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康复指导等,并监测患者引流管通畅状况、渗漏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

优质组进行引流管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优质护理:术前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手术认知状况,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心理特点、心理压力状态对患者进行优质心理疏导、心理鼓励、心理安慰,积极疏导患者负面情绪,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流程、留置引流管的原因、手术治疗相关配合方式、治疗成功病例等,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2)术中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积极与患者沟通,积极减轻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为患者介绍相关手术医护人员,并通过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引导患者配合手术;术中护理人员需加强与医生的配合,加强器械传递准确性、高效性。(3)术后优质护理:对患者引流物进行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引流物量、气味、性状、颜色等,定期更换引流袋,定期对引流管周边皮肤实施消毒处理;加强引流管固定,使用别针辅助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床边护栏,患者处于平卧位时,需使引流袋处于腋中线以下,预防胆汁逆流;30min/次挤捏导管,定期实施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保持导管通畅;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大幅度活动,避免导管弯折、扭曲、堵塞;术后控制引流时间,2~4周为最佳;术后监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时,需将引流袋适当抬高,在胆汁回流后,需关闭流管,持续夹管处理;预防患者出现胆道出血,可对穿刺部位采取凝血酶喷洒处理,并动态监测腹部组织状况,出现败血症、胆管炎患者,需实施冲洗处理,并实施抗感染治疗;引流管中出现胆汁时,需预防胆漏出现。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并发症(感染、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状况。

(2)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实施评价,在患者出院前1d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理内容、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等,每项0~10分,评分高低与患者护理度高低呈正相关。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护理满意度,t检验。用率表示并发症发生率,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状况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感染、胆道出血、胆漏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见表1。

3.讨论

肝胆外科患者疾病类型较多,病情多较严重,患者多需实施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后极易出现胆管狭窄、胆管梗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机体相关生命活动,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过程。而留置引流管过程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肝胆外科患者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管、腹腔引流管。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时多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处理,通过留置胃管可促进患者胃肠道气体及液体吸出,有效降低胃肠道内压,改善患者术后腹胀状况,也减少患者胃肠道积液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吻合口、切口早日恢复。留置腹腔引流管多在患者胆囊床、创面、肛门、吻合口附近留置,主要用于腹腔残留积液、手术创面渗液等的引出,且腹腔引流管还可引出积血、胆汁渗漏液等,因此通过观察引流液性状可辅助了解患者胆道出血、胆汁渗漏等状况,辅助患者并发症防治过程[2]。

感染、胆道出血、胆漏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较为常见并发症,感染患者可通过切口状况、引流液检测、患者体温、血液检查等指标确定。出现胆道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腹腔引流液多呈现为引流量较大、引流液多呈现为鲜红色。确定患者发生胆道出血时,需密切监测换上腹腔引流液量状况,出现持续大量血性引流液时,提示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状况,多需对患者进行手术止血处理[3]。若术后存在持续性大量引流液时,提示患者可能出现大量腹水、肝功能不全症状。若患者术后引流液出现棕黄色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胆汁渗漏状况,需加以重视。本研究中优质组患者护理后感染、胆道出血、胆漏总并发症发生率2.5%较传统组27.5%相比明显降低,冯遹嫱[4]的相关研究中实施整体性护理模式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44.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且冯遹嫱的研究还提出实验组患者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曾维清[5]等人的研究还提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引流管拔出时间,便于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尚未了解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未来需进一步探讨。

优质护理干预是在传统护理过程基础上,对护理内容进行优化、细化处理形成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干预过程中,以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为基础,可有效提升护理过程有效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本研究护理干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术前阶段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为主,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实施;在术中阶段以护理配合和术前疏导为主,可引导患者完成手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阶段以引流管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性状监测、并发症预防为护理内容,可进一步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患者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曾维清,邓方英.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的临床疗效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637-1638.

[2]颜时年.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J].母婴世界,2015,14(14):238-239.

[3]黄秋霞,王瑞兰,韩湘华,等.3种固定腹腔引流管方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37-39.

[4]冯遹嫱.普外科肝胆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6):3317-3317,3320.

[5]曾维清,邓方英.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的临床疗效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637-1638.

论文作者:方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80例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方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