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前行,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由于近年来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建筑环境更加复杂,建筑施工中火灾频现,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建设进程。为此,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现场消防安全的管理,创建安全的施工环境。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学校建筑成为建筑领域的重点建设类型之一,尽管学校建筑较之超高层建筑而言,建筑规模不大,然而施工同样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因素较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在学校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从源头保障施工单位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1工程概况
拟建的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工程位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教育园,本项目用地面积164309.5m2,总建筑面积129363.25m2,共拟建18栋,本工程为砼钢筋框架结构,总设计高度为27.40M,,抗震设计强度为七度,设计使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1/2级。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如果在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时,疏通人流通道比较宽敞,可较快进行人群分流。消防水源根据现场的情况看,消防用水从修建的消防池中抽取。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特性
2.1施工现场明火多
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诸多明火操作,如,分割、连接钢筋、金属管道、框架,安装给排水设备、暖通设备,装饰装修等,需要使用气割、电焊、气焊等操作,这些明火操作皆是引发施工现场火灾的关键性诱因之一。这些操作过程中,会向周围散落火花、灼热熔珠等,一旦落到可燃物上,极易引起燃烧导致火灾。此外,该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需要大量用电,线路杂乱,配电设施较多,这些都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2.2易燃材料较多
为保证新学校如期投入使用,本工程在施工中常用泡沫板、木材、胶合板、乙炔气体、各类保温材料等,这些材料属于易燃材料,集中堆放于施工现场之中,有些材料更是易爆炸材料,这些都是最大的施工消防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这些材料具有极强的可燃性,材料数量极多,火灾发生后火势将快速蔓延,将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损失。
2.3施工现场救援空间不足
本工程中施工前,施工人员在现场挖出安放建材与设备的深基层,这样虽然为施工提供了方便,但影响了消防车进入施工场地之中,一旦出现火灾,消防车难以及时进入救援火灾,加大了火灾的危害度。同时,该建筑工程内部消防设备配置不够齐全,如消防电梯、紧急照明、排烟设施等,此外,楼梯、走道常安防脚手架等设备,火灾发生时影响了施工场地人员的快速疏散,同时,消防人员也难以及时进去施救,现场救援难度随之增大。
3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制度性保障。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创建安全消防知识宣传栏,组织员工定期学习消防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第二,建立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制定逐级消防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保证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加强防火巡查,做好防火记录;第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通畅无阻,完善疏散标志,配设应急照明设施;第四,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分派专职管理员负责消防设施的使用管理,并对消防设施使用状况进行管理,确保消防设施的整洁。同时,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第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施工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分派责任,并签下消防安全责任书。按照工程规模,为项目部配备兼职消防员,同时建立防火制度、危险品登记制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而言之,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上,应结合消防法规与施工现场实际,构建切实可行、具有规范性与约束性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制度,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同时,违反规章制度的应予以惩戒。
3.2布置施工平面图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重点在于做好人员疏散,这也是在火灾中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要点所在,也是消防应急中最为彻底的响应。为保证疏散效果,应绘制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碍。平面图上,明晰标注出现场各个工作区域,这些工作区域主要有施工区、办公区、明火工作区、易燃材料放置区等,各区防火距离保证在4m以上。此外,平面图上设置消防车道及停车区域,确保发生火灾消防车及时到达火灾现场,并及时开展救援。在消防车道的预留上应根据消防车同行标准设置通道高、宽等。
3.3完善施工现场消防给水设施的配置
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是最有效的救援措施就是喷水灭火,因此,完善消防给水设施的配置尤为重要。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室外消防用水主要有临时消防水池、天然水源供水,供水时间一般为1h,秒出水量为30L。第二,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由于本工程在建单体>10000m3,按照建筑工程场地消防要求,应配设临时消防给水系统,该系统布置环状给水管网,给水管道管径>DN100。第三,室内消防用水,主要由水源、供水管道、临时水泵组成。在供水设施建设上,首先,应确保各层配置两个栓口,其直径约在65mm,同时确保供水管道直径>100mm,单支水枪水柱应确保可达到场地每个角落。室内消防给水设施使用时间按照施工时间而定,保证两个时间相同,确保消防给水设施有效发挥其作用,保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为发挥消防给水设施作用,应配置应急照明设施,设置指示标志,临时应急照明系统连续供电>1h,照度值≥0.5Lx,指示标志清晰明确。
3.4应用信息化监控手段
引进新型信息化监控系统,例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型火灾报警信息显示系统、智能型疏散指示系统,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上可依托上级建设部门及公安部门。对本工程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消防重点区域进行智能化、可视化监控。监控装置的设置上应以便于工作人员观看为基准,同时保证一旦发生故障可以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倘若监控装置主机小,在安装上采取壁挂方式,并将其置于消防控制室中。消防控制系统可结合图形呈像技术,确保建筑全面显示各个区域消防装置电源状况,为消防监控人员的故障处理提供方便。
3.5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是施工人员自救能力差,为此,建设、施工、建立单位应担负其安全管理职责,开展安全救援演练。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进一步保障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程各方应加强组织施工人员的现场消防安全演练,构建应急处理预案。安全演练可分两步走,第一,组织消防安全人员初期灭火,主要借助现场灭火设施;第二,组织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同时报警。通过消防安全演练,提升施工人员自救能力。
3.6引用新型安全管理办法
在本工程中引入BIM安全管理技术,借助BIM可操作性、虚拟性、定量化、数字化等特点,开展交互式安全管理,模拟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及存在的风险,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例如,基于BIM技术进行模拟施工,划分危险区域,施行动态模拟,创建危险源辨识报告。同时,利用可视化模拟技术,对建筑工程危险程度进行识别,建立模型,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划分,不同颜色标注危险等级,更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结语
综上,结合学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实施中,建设、施工单位等要提高重视程度,建构科学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全方面防止消防事故发生,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减小火灾损害。
参考文献:
[1]马文丽.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22):229-230.
[2]赵庆江.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0):165-166.
论文作者:冯其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消防安全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