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安大略省移民教学设计为例_移民论文

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安大略省移民教学设计为例_移民论文

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安大略省“移民”的教学设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拿大论文,为例论文,文化教育论文,教学设计论文,移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多元文化教育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多元文化是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地理教育应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全球性视野和吸纳人类有益文化的态度与意识。地理教育对多元文化教育承担的责任在《地理国际教育宪章》中有充分的表述:在地理知识和理解方面,要“认识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以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关于地理与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方面,须“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宣扬关怀全球社会的前途时,应该强调知行合一,强调促进对环境的感受性、对地域和国家承担责任以及多元文化和国际观点”;在区域学习中各个学段选择区域的原则:“应包括差异较大的各种地方,各式各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人文活动、文化、社经制度和发展阶段及其持续性”。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文化,我国同样涉及到多元文化的并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宽容的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文化大量涌入,还有现代大都市中激增的外来人口(例如深圳是个很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占到了绝大多数,北京、上海等城市每年都会新增大量外地人口,还有很多来华投资的、来华工作的外商等等),这些因素促使城市中包含越来越多的多元文化内容,使得我国也应该对多元文化教育投以更多关注。在基础教育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科教育中,地理学科为学生获得关于多元文化的认识,逐步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深入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地理课程要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展现与其有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家、本地区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与合作、关心与交往,理解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文化,认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与全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形成全世界的连带意识,养成具有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并能实践。②在地理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包含多元文化信息的内容,也是地理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二、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内容

如何在地理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的地理教育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由于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多元文化特征为世人所瞩目,该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加拿大宪法规定,各省政府具有制定教育政策和在本省实施所制定教育政策的权利。考虑到各民族群体之间在文化、社会和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政府在教育上实施了一系列的多元文化教育策略,各省的教育部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传统同加拿大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政策相结合,使加拿大的教育形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格局。在安大略省,教育部只颁发指导性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材,教育部只对中学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最低限度的要求和原则性的规定,其目的就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具体的设计。所以各地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中的指导原则,根据学校所在的民族社区的社会文化、民族习俗、教育传统的特点,结合各个学校具体的师资条件和学生的学习进程等有关情况来制定的。

在加拿大的地理课程里,融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安大略省地理课程在7、8年级的“加拿大在世界”单元和9、10年级的加拿大地理的“人类多样化”单元涉及到了如下内容:了解多元文化中的有关概念,“文化”、“种族”、“人种”、“区域”、“母语”、“土著居民”和“移民”等,了解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由持各种语言、各种宗教信仰、各种习俗的人组成,了解加拿大的发展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了解加拿大土著居民的生活,加拿大土著居民的发展历程以及外来移民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分别了解他们对加拿大发展的贡献,了解加拿大有了移民政策以后人口的变化过程,知道加拿大的人口组成,知道移民的来源及原因,以及移民对加拿大社会的推动作用。下面是安大略省地理课程中多元文化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案例。③

内容:“移民”

课时:3~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了解加拿大人有不同母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生活习俗;

2.了解外来移民对加拿大人口数量的影响;

3.讨论外来移民移居加拿大的动因;

4.认识到外来移民对加拿大社会的贡献;

5.学会用简单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6.熟练从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

材料:

1.数据收集:

故事①:“一个中国移民的故事。”http://collections.ic.gc.ca/yipsang/

故事②:“东方到西方:一个阿尔伯塔省的日本移民的故事”。http://collections.ic.gc.ca/japanese/

2.地理教科书有关加拿大移民标准和移民指南的内容。

3.传统教育材料,包括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1.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介绍移民政策,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近些年来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实施移民政策是在人口数量、分布上的变化的必然结果。移民使进入和离开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了解“移入者”“移出者”的概念。(移入者:进入一个国家长久居住;移出者:移出一个国家到他国长久居住)使学生观察移民人数变化表,讨论上个世纪移民数量的最大和最小值。讨论移民人数变化与土地及经济、政策和战争的关系。

2.了解移民数量的变化,讨论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宗教、语言和他们移民的原因。了解每个移民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的贡献,多元文化社会是接受多样化的语言、文化和传统的社会。让学生讨论多元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讨论加拿大推进多元文化而不是同化的多种方法。

3.讨论人口迁移的各种各样的原因。人口迁移原因分两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移民者所在国家内部的不利条件,外部因素是新的国家对移民者的吸引条件。前者包括所在国家的战争、饥荒、疾病和缺乏宗教自由,政策原因和失业等等,后者包括良好的教育、就业、民主、宗教自由和医疗条件等等。

4.让学生调查中国移民家庭中的有关数据(http://collections.ic.gc.ca/yipsang/)或者了解日本移民情况(http://collections.ic.gc.ca/japanese/),分析他们移民的原因。

5.展示几种早年加拿大移民的照片或者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观察加拿大移民的照片(http://collections.ic.gc.ca/ portraits/docs/imm/enatimm.htm)。让学生叙述一个关于移民的故事,故事内容包括移民的原因和移居到加拿大后的新生活。

6.移民移居到加拿大后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个人生活遇到困难等。学生们叙述他们所认识的移民的生活故事,每个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本小组成员所知道的移民故事。

7.每个学生都提出一些移民所需的标准,学生们讨论哪些标准更重要,对比学生们自己拟定的移民标准与政府的移民标准的差距。

8.角色扮演:根据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些学生扮演移民官、一些学生扮演想移民的人,还有一部分学生扮演移民的担保人。扮演独立申请移民的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应对技巧,移民者必须对移民官陈述他的移民理由,否则移民官不允许他进行移民。角色扮演会带来一系列的关键概念,如:打分(points test),家庭申请、独立申请还有担保人。这些概念在角色扮演练习中会有进一步的练习,这种活动能在传统教育材料中找到。

评价:

1.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2.给学生的课堂作业“分析故事1或故事2中移民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打分;

3.给学生讲述的“移民故事”打分;

4.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

表 小组讨论中学生的表现量表④

日期: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符号:总是(A)有时(S)从来不(N)

在小组学习中提供的信息量是否大

是否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表示过置疑

是否尊重其他人的意见

是否在作决定前认真思考过

是否用论据支持观点

是否仔细倾听

在小组工作中是否坚持不懈

小组的评价结果:

三、加拿大地理课程中多元文化内容评析

结合前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加拿大地理课程中多元文化教育有如下特点:

1.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

安大略省教育部只对中学的课程设计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其课程设计的权利交给了校长和地理教师。所以,校长和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到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这对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便于以多元文化角度进行地理课程设计,用多元文化的角度组织教学,重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世界,培养学生运用多元文化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内容进行取舍。前面案例中,安大略省的地理教师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内容的共享资源库,供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选择材料时参考,“移民”的教学设计案例中就充分利用了这部分网上资源。

目前,我国对于在地理教育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总体来说,还是侧重在地理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多元文化的内容,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提出了“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⑤至于以多元文化的角度开发课程,我国“1986年9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种风格”,就是所谓的“一纲多本”。⑥目前我国各出版社出版了多种版本、不同风格的地理教材,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原来一本地理教材“统天下”,难以平衡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文化差异大的弊端。另外,地理教师也以课程开发者的角色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使得地理课程开发更加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2.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

前面案例中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各种课程资源,其中互联网资源(教师将一些有用的资源上传到既定网站中,方便学生查找)、身边的课程资源(比如,你认识的移民的故事,旧照片)等等,其中教科书只是其中课程资源之一。多元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仅仅依靠单纯的教科书的内容是无法涵盖的,或者说教科书也无法提供如此大量的信息,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挖掘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的课程资源,这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非常好的情境。在我国地理教育中,地理教师一度对教科书过分依赖,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也逐步转变观念,而且多元文化的内容贴近生活,可利用资源更为丰富,有的教师已经在多元文化的教学中注意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3.学习方式多元化,以体验学习为主

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学习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元文化的内容、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注重文化之间关系的处理,综合运用如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角色扮演、数据分析、亲自调查、画图表、填充地图、写作等个别教学、掌握学习、实验学习、独立研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们了解移民的概念、加拿大制定移民政策的原因、移民的动因、移民对加拿大发展的促进作用、移民的条件等等。通过活动使得多元文化的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生动、有趣味性,所有知识要点落实到学生容易参与也愿意参与的活动中。比如,要学习“移民的原因”内容时,让学生讲述他(她)所熟悉的移民的故事,因为这种例子在加拿大比比皆是,学生实施起来不很困难。总之,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注重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意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多元文化的含义,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多元文化社会的贡献,使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养成尊重、欣赏多元文化的习惯,培养适应和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这些多样化的措施也是值得我国在地理教育中倡导的。

4.以质性评价为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在前面案例中,教师对学生是否掌握了多元文化的内容,评价方式有多种,其中包括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在拼图、填充地图时是否准确,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能力等第,总体来说,这种评价是以质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例如,前面案例设计中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情况中的一个量表。从量表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多元文化内容,根据学习方式的特点,多以质性评价为主。栏目中提供了对学生的思维、态度等方面较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易于测量的项目,用“总是(A)”、“有时(S)”、和“从来不(N)”提供了不同的评价等第,而且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

在我国的地理教育中也逐步开始重视对多元文化的评价。例如,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也提到注重评价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⑦这说明我国地理新课程中也开始重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体验。根据多元文化内容的特点,评价也多采用质性评价为主。例如,课程标准在有关“我国的民族”内容中,通过“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这些活动,通过观察法和类似上表中的量表法来评价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重在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

加拿大安大略省地理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由于课程设计权利多在学校和教师,表现出了有本校特色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对学生的评价也以质性评价为主,希望这些内容对我国目前的地理课程改革有所借鉴。

标签:;  ;  ;  ;  ;  ;  ;  ;  

加拿大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安大略省移民教学设计为例_移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