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郭广威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

摘要:目的:探讨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辅舒良治疗,观察组采用螨滴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34例,91.8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5例,69.4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8.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7.78%),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在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粉尘螨滴剂;过敏性鼻炎;有效性;安全性

粉尘螨是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的过敏原,是诱发过敏性鼻炎产生的主要因素[1]。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特异性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但是这种方法传统的给药方式是通过皮下注射,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高,长期注射引起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形成硬结,病人年龄大于5岁者才可使用特异性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因此,这种治疗方法不能推广到儿科领域[2]。研究发现,采用特异性粉尘螨滴剂治疗,不仅方便有效,并且适用于任何年龄患者。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患者7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在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8.02±0.21)岁。在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16±0.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满足过敏性鼻炎的判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辅舒良治疗。患者每天喷入辅舒良。而观察组采用采用螨滴剂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如下。免疫分为4个浓度,为1—4号,递增期为1—3号,4号用于维持期。在第一个星期,让患者服用1号液,第二星期采用2号液,第三星期采用3号液,第四星期采用4号液。患者首先使用1号液,每天在患者的舌头下面滴1滴粉尘螨滴剂,含服2分钟。第2天滴2滴。依次类推,每天递增1滴。到第5天时服用6滴,第6天服用8滴,第7天10滴。根据这样的方法,服用2号与3号药剂。从第4个星期开始使用4号液进入维持时期,每次服用3滴粉尘螨滴剂。在患者接种疫苗的前3—4天内,暂时不进行脱敏治疗,等到接种治疗后的2个星期,根据患者的停药时间,再让患者继续服用药物。如果患者停药时间小于2个星期,再次服用药物起始量,使患者能快速地使用药物剂量。如果患者停药时间超过2周,在2—4星期以内,处于递增期治疗阶段,则患者再次服用服药时,其剂量应减3级。如果患者处于维持量阶段,则从使用3号液10滴开始服用。如果患者停药的时间超过4星期,之前服用的药物已经没有效用,患者要从1号液开始服用粉尘螨滴剂。

1.3 疗效判定

1.3.1 治疗有效性判定

结合患者免疫日记登记的用药情况、哮喘发作的次数以及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次数。患者免疫超过3个月的疗效情况主要分为:(1)临床控制: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过敏性鼻炎完全恢复,疾病没有再次复发。(2)显效:较服药之前,患者的过敏性鼻炎炎症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小于未治疗前。(3)好转: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有所减轻,从重度转变为中度,由中度转变为轻度。(4)无效:服用药物后,患者的病情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

1.3.2 治疗安全性判定

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尿常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状况进行检测。当发现异常情况者,临床判断为异常情况。异常情况主要包括:患者疲劳、肠胃道感觉不适,出现皮疹、腹泻、哮喘以及过敏性休克情况。严重时患者有生命危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比较

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34例,91.8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5例,69.4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0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只要表现为患者局部皮疹,并且处于治疗的递增阶段,第2天给患者的药量减3级后,并对症处理,患者的预见性良好。明显,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8.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7.78%),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粉尘螨是过敏性鼻炎产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医学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是应用特异性粉尘螨免疫治疗。据相关研究发现,采用粉尘螨治疗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脱颗粒,使得肺支气管平滑肌张力降低。但是采用粉尘螨免疫治疗的方式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最为传统的免疫治疗方式是进行皮下注射[3]。长期的皮下注射会促使患者皮肤硬结,被注射的部位具有明显的疼痛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儿而言,这种疼痛感是难以耐受的,同时,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极易产生众多的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情况。而据相关资料表明,采用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治疗效果良好[4]。患者口含滴剂,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儿童。但是,需要坚持服用粉尘螨滴剂才能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谨记医嘱,按照服药的标准进行药物治疗[5]。医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患者及患者家长了解坚持服用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34例,91.8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5例,69.44%)。说明采用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8.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7.78%),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采用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有效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说明采用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毅.陈惠文.梁秀安.等.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变应性哮喘的有效性和依从性[J].广西医学,2015,45(06):36—46.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成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33(05):66—79.

[3]万义福.卢宏昌.李序康.等.粉尘螨口服滴剂与针剂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病理与治疗学,2015,79(08):69—76.

[4]庄严.王学艳.石海云.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7(14):266-268.

[5]魏玮.黄振云.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依从性[J].山西医药杂志,2014,37(22):970-971.

论文作者:郭广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郭广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